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刊载了王树伟同志《爰釿两考》一文,作者对我国古代的重量名称爰、釿、两作了详细的考证,读后有所启发。但是,作者对爰的考证和我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今就管见所及,提出来和王树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来稿摘登     
本刊80年4期发表曹锦炎、吴振武两位同志《关于‘爰折两考’一文的商榷》后,收到原文作者王树伟同志寄来论文。要点如下: 1、在楚国爰即寽,可通用。北方大爰相当楚爰20倍,有实物与文献可证。 2、先秦货币文字中的“全”,肯定是“金”不是“百”。有魏国货币“共屯赤金”两枚,一作“全”、一作“(?)”可证。  相似文献   

3.
<正>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的解州两池盐年产量,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解州小池瑞盐旬(十日)产量,是研究十一、二世纪经济史——特别是研究宋盐史的重要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宋会要》,最早保留了这些数据,其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被保留的珍贵统计数字中,存在不少问题。兹考订如次。一、天圣年间解州两池盐年产量《长编》卷一○九天圣八年冬十月壬辰条载: 陕西解州解县、安邑两池岁为盐:百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九石五十斤。以席计, 为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六十斤。这里提供了两个数字和一种衡制。以石斤计,年产盐1,256,429石零50斤;以席计,则年产655,120席;1席=160斤。两个数字所反映的,实际是同一产量,只是因计量单位不同而有异。若将“石”与“席”均折算为斤,它们应该相等。今考宋代解盐(颗盐)衡制,“以五斤为斗”(《长编》卷九七,天禧五年),“每五十  相似文献   

4.
李孟存、常金仓二同志在今年《晋阳学刊》第6期发表的《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对拙作《晋作爱田考略》(见《晋阳学刊》今年第3期)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看了很受鼓励.我认为对这一学术问题展开认真讨论,将会推进晋国史以及春秋战国史的研究.两位作者认为我对晋作爰田一事评价太高了,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和关鍵所在 兩汉史籍上关于黄金的記载,曾引起許多学者的注意和整理。顧亭林在日知錄卷十一、趙翼在廿二史剳記卷三均曾做过这一工作。馬非百在秦汉时代的货幣制度一文中更曾列表加以統計,其中的西汉赐金一覽表列举西漠十帝和王莽的赐金九十项,其中的西汉馈金一覽表列举王侯將相私家饋金十八项。馬乘風在中國經济史第二册中引錄馬非百文时曾加补充,彭信威在中國货幣史上册中也曾詳加分析比較:在西漢各帝赐金表中累計西漢十二帝(除了新莽)赐金总数为89万余斤,每次賞赐平均約为8,995斤,以十三帝計算,每帝平均赐与21,268公斤。  相似文献   

6.
去年,林鹏同志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认为晋作爰田是“取消公田”、“改八夫一井为九夫一井”、“改在公田服劳役为征取什一之税”。这就是说“八夫一井”、“九夫一井”曾经是井田制递相发展的两个阶段,而晋作爰田就成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生姜一斤(500克),大枣半斤(250克),盐二两(100克),甘草三两(150克),丁香、沉香各半两(25克),茴香四两(200克)。上药共捣粗末,和匀备用。 用法:每次三五钱(9—15克),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  相似文献   

8.
《晋阳学刊》(1982年第3期)刊载林鹏同志的《晋作爰田考略》一文认为,晋国作爰田是“取消公田”而赏给了国人,因此使晋国的土地制度由原来的“八夫一井变为九夫一井”;使晋国的削剥方式“由古助法(籍)变成了新助法,即由在公田中服劳役变成交纳谷物,名曰什一之税。”从而在奴隶组织,行政区划,百官食禄、以及在晋国的对外政策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所以,晋作爰田“这件事情是一个大界限,我们就把它叫做划时代的变革也不为过。”既然问题被提到这样的高度,那么这个颇带标志性的  相似文献   

9.
﹁作爰田﹂注释新探屈友贤古今史学家、注释家,对我国春秋时期晋国“作爰田”的解释,各有所见,众说纷纭。本文试从“作爰田”的历史背景、目的意义及其实施后的反应等方面来探讨,并提出新的见解。一、“作爰田”的历史背景公元前645年,晋国与秦国交战于韩原(今山...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黄德馨同志的新作《楚爰金研究》(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我认为是楚文化研究中一项新的收获,因为有关楚国经济方面的研究,一向是个薄弱的环节。这方面研究的同志较少,论著不多,这是第一部研究楚爰金的专著。楚爰金研究之所以重要,因与楚国的经济直接有关:爰金盛行于楚国的中后期,楚国的经济也在其中后期达到了高峰。历代的学者注重楚商业及其  相似文献   

11.
《左传·僖公十五年》、《国语·晋语三》都载有春秋时期晋国“作爰田”之事(《国语》作“作辕田”)。历来对“作爰田”的释义异解纷纭,迄无定说。近时有屈友贤先生《“作爰田”注释新探》(载《学术研究》1997.8),结论为:“作爰田”即“作援田”,是晋国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如我们看到的二里头文化和夏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和洛河河谷那样,而商文明可能发祥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陕西渭水河谷乃是周的摇篮。据记载,周的第一个统治中心建在岐山下的周,这样称呼可能是因为周平原北部主山上有两个主峰。关于周营建第一个都邑的情况,在《诗·绵》中有生动的描绘: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乃慰乃运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博物馆现藏的洪英纶夫妇彩色画像两幅,每幅长210厘米,宽95厘米。这两幅画像的上方,均有洪秀全的题诗一首。在洪英纶的画像上方题诗及序云:“我大(太)祖英纶公妣氏徐,原居嘉应州石坑,次由石坑迁居花县福源水。创业维艰,积功累仁,总之不离忠厚传家者近是。兹四大房子孙等追绘宝像,爰作诗以  相似文献   

14.
<正> 两晋的赋税制度,主要有户调和田租两大项。由于资料简缺,要说清楚这两项制度的内容,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户调制正式创立于曹魏建安九年(204年),那时规定“户出绢二匹、绵二斤”。魏末晋初,增加为“绢三匹、绵三斤”。及至太康元年(280年)西晋政府统一全国以后,又颁布了形式完整的户调制度。《晋书》卷二六《食货志》称: 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夷人输賨布户一匹,远者或一丈。  相似文献   

15.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乌孙的几个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是甘露三年,而甘露元年和甘露二年;卑爰疐杀乌日领和归义西汉王朝的年代,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孙建袭杀卑爰疐的年代应在公元8~1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七月中在浙江参观并学习农业生产大跃进中的各种新鲜事例。浙江全省在这时已收割的早稻,平均亩产660斤,而去年却只有321斤,增加一倍以上。至于各级试验田的高产数量:慈溪的棉花指标,是籽棉一万斤以上;诸暨早稻已收割的是4,080斤,番薯指标是30万斤。在全国范围内的试验田高额产量,乃就更加惊人:湖北麻城的早稻最高产额是36,956斤。河南西平的小麦是7,320斤,明年预定指标为15,000斤。山东寿张的玉米是20,125斤,小米(谷子)10,546斤15两。四川泸县的高粱为5,333斤。福建漳浦的花生米是24,176斤。这不但打破了中国历史上的纪录,也打破了世界历史上的纪录。“这样高速度的跃进,不只是粮食问题,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是我们党的总路线的胜利。”这一胜利,粉碎了许多曲说,也牵涉到若干理论问题,必须予以继续澄清。十九世经末,俄国的修正主义者企图用土地肥沃性递减律来复活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他们说:“贫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一点通     
菜籽油有一股异味,很多人都不喜欢食用。用我介绍的方法可使其变香,您不妨试一试。 将菜籽油2500克(5斤)放在热锅中,烧热后改为中火,投入拍碎的生姜和蒜瓣各50克(1两)以  相似文献   

18.
<正> 此凤头斤(图一)、“暗纹”矛(图二)系1982年12月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兖石线筑路过程中发现于临沂市相公乡王家黑墩凤凰岭春秋晚期墓葬中。该古墓除墓室外,尚有车马坑,器物陪葬坑;出土遗物三百余件,墓室内殉人十四具。凤头斤发现于四导殉人足下部,“暗纹”矛发现于陪葬坑。凤头斤凤首,鼠形冠,鸟尾,斤由凤咀中吐出,刃部圆饨,椭圆形銎,内有残存木柄。斤刃至尾部长20.7厘米,冠顶至銎底长11.6厘米,斤宽2.9厘米,长11.1厘米。凤头斤造形奇特,制作极为精致,又刃部圆钝,从形制特征分析,此物骀非实用兵具,应是墓主生前所用权杖或仪仗一类用具。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新出土“田产争讼爰书”为我们展示西晋时期我国基层民事纠纷解决的样式,通过对爰书结构的分析,重点对涉及的诉讼盟誓、民事纠纷解决模式的分析,认为西晋时期虽存在诉讼盟誓但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民事纠纷注重调解,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询是金源一代在书法上有代表性的人物,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年间,曾享有“当时第一”的声誉①。金代书法一向不大引人注意。本文简略考察任询的生平,并介绍他的两件书法作品及有关书评。以见金代书法成就的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