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2年 ,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4月26日 ,中共汕头市委统战部、汕头市文史与学习委员会、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举办了“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40周年座谈会”。会议收到论文17篇。与会者一致认为 ,郑成功是明清之际的抗清名将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他出生于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的多事之秋 ,深重的民族灾难 ,使血气方刚的郑成功义无反顾地离开他就读的南京国子监 ,投笔从戎 ,走上爱国御侮的道路 ,一举收复我国宝岛台湾 ,建立了千秋功业 ,值得后世永志纪念。郑成功是在清兵入关 ,推翻了明王朝 ,并大肆杀伐中原人民 ,…  相似文献   

2.
武汉史学界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举行了学术讨论。讨论中大家认为,郑成功在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是有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同时,大家就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王瑞明讲师的《论郑成功》一文,在两个问题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我国各族人民一起开发和建设了宝岛台湾.但到郑经继位后,面对清朝统一台湾的形势,郑氏集团企图进行分裂活动.清朝政府坚决反对分裂,派施琅率水师攻取台湾,台湾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4.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人物。他收复台湾的壮举,一直以来被国人津津乐道,传颂千古。至今大家仍不断赞扬郑成功的民族大义,认为他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郑成功及郑氏家族所代表的海商集团,更是全球大航海时代的深度参与者。郑氏父子两代建立的海商集团,顺应历史大潮,以贸易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海上力量,并最终称霸东亚海域。到了郑成功时代还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由此可见,郑氏海商集团引领中国在全球大航海时代初期便深深参与其中,并一度取得辉煌的成就,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缺席了世界大航海时代。  相似文献   

5.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侵略者。在日据台湾的50年里,祖国大陆人民并没有忘记遭受日寇蹂躏的台湾同胞,尽己所能,开展对台湾情况的介绍与研究,为中国最终收复台湾做了必要的准备。笔者查阅图书、报刊资料,试图对日据时期祖国大陆台湾研究状况作一述评。祖国大陆对日据下台湾研究的草创(1895~1927)20世纪初,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创办了许多杂志,介绍西方的新知识,鼓吹资产阶级革命。他们利用在日本的有利条件,开始关注台湾问题,如《浙江潮》经常刊发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文章。《江苏》杂…  相似文献   

6.
张文彪 《东南学术》2003,(6):151-158
在台湾的佛教历史上 ,早期荷兰、西班牙占领期间 ,其信仰领域主要充斥着混合的“泛灵信仰”,谈不上典型佛教的特色。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时大量中国南方汉人的迁入 ,带有浓厚福建闽南色彩的佛教也随之进入台湾 ,但那时期的佛教性格仍然带有三教(儒、释、道)混合色彩 ,并在相当成份上与民俗信仰相混杂 ,一般也还看不出非常专门的佛教思想。1895年满清战败 ,割台湾给日本 ,从此台湾佛教随着民族命运的变化 ,多了一种殖民政策下的“日化佛教”影响。战后的台湾 ,佛教也随之回归祖国 ,尤其是国民党败逃台湾时带去了不少不乏德学俱优的僧侣 ,这为台湾佛教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事实上在台湾“解严”之后 ,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也随着其作为台湾的最大宗教派别的地位不断得到突显 ,台湾佛教越来越多地加入到全球佛教所面临的“现代化”问题的思考。一些新思想、新思维 ,有别于传统的新体制、新风格、新组织、新活动正在层出不穷地涌现。  相似文献   

7.
郑成功,这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在维护祖国统一、开发祖国海疆中的伟绩,已永载史册.今天,在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民思亲人、盼统一的时候,重温这段历史,可以共叙民族情怀."江洋大盗"的开拓精神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福建泉州南安县人,18岁渡海到日本,以卖鞋为生,娶日本女子为妻,生郑成功.当时,日本是德川幕府统治,政治腐败.中国留日少年颜思齐、郑芝龙等28人,结为盟好,  相似文献   

8.
三卷本的《新桂系史》终于出齐了!翻阅由程思远先生题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仍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书,屈指算来,此书从策划到出齐已整整十年了,正应了所谓“十年一剑”的俗语.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学术研究的开放度也越来越加大,在中国现代史研究中素为难点的新桂系史研究,遂成为热点,电影《血战台儿庄》的放映更是把人们对新桂系研究的兴趣从学者的书斋中引向了社会.所以1990年当《新桂系史》第一卷出版之后,人们就翘首以待二、三两卷的出版.今天,这套洋洋90万余言的巨著终于出齐了.拜读之后,为全书详尽的资料,严谨的立论所折服,深感十年磨成的这一“剑”——《新桂系史》,确实是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新收获.新收获之一,是《新桂系史》填补了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学术空白.一部中国现代史从其基本内容来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斗争;再合作,再斗争,直至全国解放,蒋介石败逃台湾的历史.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偏重与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国共两党合作和斗争历史的研究,对国民党的研究一向较薄弱,而对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斗争的研究则更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9.
从1987年抗战爆发50周年到1997年抗战爆发60周年的十年间,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被大大推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北京研究会和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相继成立.1991年9月,中国抗战史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抗日战争研究》创刊.两会一刊的创立,大大促进了抗战史的研究.近十年间,有关抗日战争的论文达2000篇,专著也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出版的论著性、纪实性丛书主要有三套:一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册数达50种之多的大型丛书“抗日战争史丛书”.这套丛书从政  相似文献   

10.
近日出版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共收入论文13篇,序言一篇,共13万4千字,是“院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甘肃代表的部分阶段性成果。该书由甘棠寿、王致中、郭维仪主编,内容仅限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延安精神、边区历史地位及作用等方面的研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党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出于当时军粮供应紧张,以及为实现其匡复大明江山的战略目标,在台湾推行寓兵于农的屯垦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既发展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军民粮食之需,也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进步。军队的屯垦区形成许多村落、城镇,促进了闽南文化与社会族群在台的移植及生成;而在明郑军队垦殖过程中,衍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地名,留下郑氏军队当年筚路蓝缕、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印记,成为台湾开发史上特有的人文现象,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闽台之间同根同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基地”和“坚强堡垒”的作用;对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对于研究普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和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笔者根据调查和建国以来各种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的搜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情况作了初步整理,现略述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台湾史学家连横的《台湾通史》,是研究台湾历史的基本工具书.但由于连横所处的时代之局限,书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有些错误已为研究者所指出,而大部分还未被订正,有些甚至仍被错误地引用.对于这部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著作进行全面辨误,显然是十分必要的.邓孔昭近著《台湾通史辨误》一书(台湾历史研究丛书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的出版,对于进一步推动台湾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台湾通史辨误》(以下简称《辨误》)全书约26万字,共订正出《通史》中的错误600余处.上自明末倭寇之乱,下至清末日本  相似文献   

14.
余坦坦 《学术界》2007,(1):233-239
刘绪贻教授是我国史学界研究美国史的大家。从1945年他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关注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开始,到1964年他奉命在武汉大学负责组建当时在全国仅有两个之一的武汉大学美国史研究室,再到本世纪初由他与杨茂生教授共同担纲主编六卷本300万字的《美国通史》出版,刘绪贻先生不仅开创了被史学界视为畏途的美国史研究的先河,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新规律,而且对最为纷繁复杂的战后美国史研究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台湾,但中国人民从未承认这个不平等条约。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失地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否定《马关条约》对中国政府的约束力,将对日清算追溯到1895年,坚决反对战后国际共管台湾,驳斥美国部分人士染指台湾的设想。中日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国民政府难以派军队攻克台湾,如何收复台湾考验着蒋介石的政治智慧。在开罗会议中,蒋介石促成美、英支持中国在日本战败后收回台湾,而台湾的军事由占领军负责。日本突然宣布投降打乱了美军占领台湾的计划。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其行使主权,不但以“盟军代表”身份接收台湾军事,更是以中华民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行政。“中国代表盟军占领台湾论”完全是对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的无知。  相似文献   

16.
一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在郑成功病逝后成为统治台湾的第二代藩主。郑氏祖孙三代统治台湾的二十三年中,台湾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郑成功至台后不到一年即殂谢,台湾的开发主要由郑经及其长子郑克(土臧)经营。郑克(土臧)被杀之后,郑克塽上台,不久就降清。因此,对郑氏政权开发台湾的历史作用的评价,主要应以郑经治台之时的贡献大小来论定。 郑经在他执政的十八年里,农商并重,台湾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提高,跟上了清代整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郑经在台湾开发治理方面取得  相似文献   

17.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台湾从郑氏集团统治下回归祖国怀抱,清廷完成了统一大业,其关键在于人心所向和正确的政策。 人心所向 1661年(顺治十八年),郑成功驱逐了侵占台湾三十八年之久的荷兰侵略者,收复了祖国领土台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清政府对全国统治的确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便成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郑氏父子在台湾,分裂国家,就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自古以来,就与大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人民很早就开始了频繁的通商贸易往来。本文就清代台湾与闽南三角地区经济交流作些探讨。 1.台湾经济的繁荣得力于大陆移民的辛勤开发。明末清初郑芝龙、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掀开了台湾地方史的新一页,谱写了福建与台湾关系的新篇章。此后历时二百多年  相似文献   

19.
郑成功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忠君报国的品质大为赞赏。而他跨海东征,收复台湾的壮举也被认为是近代亚洲反殖民斗争的伟大胜利。关于这些学术界已经对此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但是除此以外,其实郑成功也是我国海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郑成功及其代表的明郑海商集团,有着明显的海洋性特征。郑成功出生于日本,在国内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后又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并在台湾病逝。所以在日本、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地区都有许多郑成功相关的遗迹遗物。本文拟就目前在日本、福建所发现的两处关于明郑集团代表人物——郑成功的碑刻、墓志来对这一海洋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进行相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继续明朝的政治制度,在岛上分府置县,立官设职,建立封建政权,加强自己的统治。他自己仍称明朝的延平郡王,实际上成了全台湾岛上的最高封建统治者。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孙子郑克(?)等相继在台湾统治了二十二年。在此期间,郑氏父子一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