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趣谈     
[编者按]为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到达寓教于乐之目的。本刊从这期开始新设了《闲趣园》栏目,将选登有关统计、经济、数字方面的史话、典古、诗歌、杂文、随笔、幽默、笑话湘声等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来稿要求文笔流畅、语言诙谐,内容健康向上、富有知识性和幽默感。(一)数的观念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数字学家比达哥拉斯曾说过“数字万物之本”,假如没有数,世界必定混乱不堪。O至9,这十个数,是统计、会计工作须臾不离的工具和朋友。看似简单的十个数却变幻无穷,且妙趣横生。一、数字的语言美数字,从它…  相似文献   

2.
数字俗语的语言美文\施燕祖人们最熟悉不过的了,有人把它看成是世界上最枯燥无味的。从一到十,一般都应用在数学等领域,意义单一古板。其实数字不仅是逻辑思维的益友,而且是形象思维的常客,数的活用,超越了一般数的范畴,形成数字俗语,约定俗成具有丰富意义的修饰...  相似文献   

3.
数序诗趣     
数序诗趣孙日泰数字本身是单调枯燥的,它一旦进入语言、文字领域,则另有情趣。把“一”到“十”或“十”到“一”的数字,依次联句而成的数序诗,更是构思严密,浑然一体,瑰丽多彩,妙趣横生。纵观古今数序诗,可分为顺数序诗、倒数序诗、正反数序诗三类。一、顺数序诗...  相似文献   

4.
十、数字前后有关词语的用法□陈郁从事统计、会计、金融工作者,经常要用数字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水平等。虽然常用,但实践中对数字前后的一些修饰词运用不当也比较常见。因此,这里就此问题不妨概谈一、二。先谈谈表示数字增加或减少方面的有关词语...  相似文献   

5.
(三)三、数字的妙用(-)以数为名数字地名:一平浪、二连、三江、四平、五台、六合、七星岩、八泉、九江、十家堡、百色、千阳、万县。数字姓名:我国古代,有人以数为姓。明代蒿明县丞叫一善,唐朝宫中一中尉叫二从直,元代云南行省右丞叫三日八,战国时代蜀汉后主朝中的谏议大夫叫五梁,明代永春县训导叫七希贤,礼部主事叫八通,唐初一翰林学士叫九嘉,宋代一进士名十华,明代有著名学者百志坚。也有全部用数字作姓名的:清代一文人叫六十七,乾隆年间一进士叫七十一,乾隆封的江宁将军叫八十六,嘉庆年间广西提督姓九名十。植物以数…  相似文献   

6.
商业零售企业租赁承包后零售额计算办法二则当前一些零售企业租赁承包后不能主动.真实上报数字,可采用以下方法对零售额进行评估推算。零售额一(租赁承包费十税金)/利润率(l)零售额一(租赁承包费十税金十工资十水电费十房屋租金)/毛利在(2)两种计算方法中利...  相似文献   

7.
数字巧对妙趣异常江苏省金坛冶厂殷嘉福工作之余,读书看报是我的唯一爱好,数字文章更添趣味之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以极为平常的数目年在对联中运用奇巧,能收到异常的妙趣。人们经常提到的吕蒙正一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一”少“十”.寓“缺衣少食”...  相似文献   

8.
三、十数概说(上)□陈郁0到9这十个数字,总是自由组合,人人都用,时时都用,但每位数的个中含义却并不是人人知晓。这里以平时搜集的有限资料,分别简介,以飨读者。“0”。0在十数中处于首位,我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0的出现。始于三千多年前西周的筹算,就...  相似文献   

9.
翻开天镇县近十年来经济建设的统计资料,一串醒目的数字令人振奋。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年递增14.6%,工业总产值以7.5%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6.8%。……这些数字记录了这一塞外贫困县十年改革的成就,同时也记下了这个县统计部门为全县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份辛劳。由此,县统计局在原雁北地区综合评比中,曾获第一名一次,第二名五次,第三名四次,并先后五年获全省统计工作年报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解读62000     
晓玉 《中国统计》2002,(10):13-13
自去年公布了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查出违法行为62000多件的结果后,我就一次次领略了何谓“捕风捉影”。 先是有我们的同胞,一见62000,不知是晕菜还是喷血:“哇,这么多,中国的数字简直是假到家了”。可我反问他,你凭什么认定这62000就太多了?中国有几千万个企事业单位,每个单位报送数十(有的上百)种报表,每种报表包含数十或上百个数据,有的数据还分为月、季、半年填报,如此粗框算,统计源头数据量至少是数万亿这样的天文数字,62000还叫多?其实这62000不过是我们查出的,没有查到查出的肯定比这要多得多,即使多10倍,统计违法…  相似文献   

11.
翻番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报纸或杂志上经常见到"翻番"一词,如某矿钻井速度翻番,某企业利润翻了两番,某县工农业总产值十年翻了三番,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翻了十几番等等.但是人们对"翻番"一词的理解是众说纷纭,对其具体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不一.这样不但会影响数字资料的准确性,而且会给数字资料的使用者造成决策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2.
情牵数字     
为一名统计工作者,也许是出自职业习惯,日常生活中,我十分留意与数字有关的轶文典故、诗词佳句,细细琢磨,有些竟也十分的有趣,虽然未必与统计工作有什么关系,但对于我们这些对数字情有独钟的人来说,倒也平添了许多亲切感。如相传有一首描写春天生气勃勃的数字风景诗曾这样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应该说,这首数字诗上连用了10个数字,将江南水乡的一片美景写得跃然纸上,看后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则更将其丰富和深化了。据说有两位爱好对联的统计工作者相约去看戏,当听…  相似文献   

13.
近日,我在<瞭望>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莫当"六拍"干部>的杂谈深有感触.文中谈到"一是拍脑袋干部.这类型的干部有三个特点:决策时不调查研究,不以事实说话,而单凭主观臆断,任意发挥,不计后果;汇报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不乏添油加醋,无中生有;上报数字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突出政绩为第一要务,将十个阿拉伯数字信手拈来,任意组合得恰到好处.……"联想起自己十多年来统计工作的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4.
数字漫谈六、数字使用原则陈郁为了帮助大家更确切地使用数字,使数字起到应起的作用,这里根据人们使用数字的实践经验,就撰写各种数字分析文章时使用数字的原则谈点认识。一是数字要准确。这是使用好数字的前提。特别是对用来表示事物量和质的数字,使用前一定要认真审...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62年开始做统计工作的.二十年来,一直和十个阿拉伯数字打交道,在工作中,经历了一个从勉强做  相似文献   

16.
××百货商店统计员在统计—九五四年十二月份铅笔进贷数字时,误将13,860打写成1,386打,因而大大减少了期末库存数字.当财务股调拨员从统计报表上看到这个数字後,认为铅笔库存量太少,仅能维持十天的供应,因此,便立即追加700罗的要货计划(即8,400打).要货计划发出後,统计部门才发现铅笔进货数字少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个数字不简单,乾坤纵横在其间。巧手弹奏天籁音,采撷春秋谱新篇。(二)统计之春花满园,园丁恋花情意绵。肩担重任握彩笔,描绘鹤城新容颜。(三)数海破浪扬满帆,百折不回意志坚。求实奉献苦与乐,硕果累累醉心田。(四)日日电脑敲键盘,天天分析与调研。国民经济晴雨表,无尚荣光统计缘。(齐齐哈尔市统计局统计工作者赞@郭永齐$齐齐哈尔市统计局~~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平台、新业态和新场景,如何在数字经济涉及产业频繁变化的情况下准确核算数字经济增加值,完成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等数据投入要素和产业数字化这一产业融合成果的增加值结构分解,对于探索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范式意义重大。文章采用产业范围界定与假设提取法相结合的“两步走”方法核算了全球50个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完成了数字经济增加值结构分解,分析了三类数字经济规模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界定和理解差异是造成不同研究方法之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核算结果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明确三类数字经济对实现产业链现代化多元目标的具体作用,有利于增强数据要素投入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新金融业态,不仅完善了金融体系,也改变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和投资行为。基于2011—2019年上市实体企业数据识别并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动机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助推了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进而提升金融化程度。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则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化水平;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只有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数字金融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才显著为正。进一步,基于“数字金融—加剧金融化—抑制主业发展”逻辑链条,发现企业的套利动机驱动了数字金融的企业金融化效应,数字金融不仅抑制了企业的实业投资和主业业绩,还削弱了数字金融的就业提升效应。文章拓展了企业金融化驱动因素和数字金融经济后果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和政府政策制定者深刻认识数字金融对企业长期发展乃至宏观经济发展潜藏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为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推进金融服...  相似文献   

20.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行得通江苏省沛县化肥厂邓芝芳《中国统计》第5期刊登了王毅同志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行得通吗”一文。读后笔者认为王毅同志的观点只是表面现象和大道理而已。我想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供参考。首先,从统计管理体制来看,是条条管业务,块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