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阿新兰和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对短蛸(Octopus ocellatus)消化系统各器官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将粘液细胞分为红色(Ⅰ)、蓝色(Ⅱ)、紫红色(Ⅲ)和蓝紫色(Ⅳ)4种类型.短蛸口膜、口球、胃盲囊、肠、直肠、肛门侧瓣、前唾液腺和后唾液腺均有粘液细胞分布,而食道、嗉囊、胃和肝胰脏没有粘液细胞分布.口膜外上皮内粘液细胞较多,多为Ⅱ型;口球中副舌腺内含大量粘液细胞,多为Ⅱ型.胃盲囊侧褶基部粘液细胞较多,其中Ⅰ型最多,Ⅱ型次之,Ⅲ型和Ⅳ型很少;侧褶中部小褶上的粘液细胞全为Ⅱ型;侧褶游离端粘液细胞全为Ⅰ型.肠、直肠和肛门侧瓣粘膜上皮内均有大量粘液细胞,多为Ⅱ型.前、后唾液腺内均存在大量粘液细胞,其中前唾液腺中多为Ⅰ型和Ⅲ型,后唾液腺中Ⅳ型最多,Ⅱ型次之,Ⅰ型和Ⅲ型较少.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是由腺组织与纤维肌性组织组成的实质性器官,围绕在男性尿道起始部。按组织成分可分为纤维肌肉间质及固有腺体两部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好发于尿道周围的腺区,前列腺癌主要发生于外周区。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观察证明了以下事实:首先,在小肠的细微结构中,成体大熊猫与其他哺乳动物有显著的不同,例如,长而密的小肠绒毛,非常细长的粘膜上皮细胞,数量庞大的分泌细胞,绒毛内具发达的平滑肌,丰富的“李贝氏”腺和“布利昆氏”腺及宽厚的肌层等。其次,大肠中具非常发达的“李贝氏”腺,其细胞组成大部分为杯状细胞.所有这些,是与大熊猫摄食的质和量相适应的。因此,我们认为,由于大熊猫的食物单一且奇特,而在其肠结构中,引起了一些适应性改变。大熊猫原属食肉类动物,也具有不长的消化道,然而在我们所观察的小肠结构中,出现以下显著特点:即扩大吸收面积,丰富的肠腺,肠壁肌发达增强肠的活动力,以及良好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从而使其消化道长度上的不足而得到弥补。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身体中动脉管壁内有大量脂质沉积,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缩小的一种病变。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血脂增高、动脉内压力增高、动脉壁本身运动失调所引起。具体说来,过多食入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类、酒类食物,高血压、肝炎、肾病。糖尿病、吸烟、年老都是本病发生的原因。本病在临床上主要以受累器官不同程度的缺血为主要表现。如冠状动  相似文献   

5.
沛其 《老友》2005,(11)
吃——深秋,天气逐渐从凉爽转冷,气候干燥,常会令人感到口唇干燥、咽干、皮肤发涩。这是由于燥气消耗了人体的大量津液的缘故。故此,这时节,一定要注意养阴。在进食的调理上,除遵照原有的荤素搭配、平衡膳食的原则外,要注意少食辛辣的食品,如辣椒、生葱  相似文献   

6.
人的眼球内有一个重要的透明组织,叫做晶状体,它的形状很像圆形的凸透镜,其直径为9~10毫米,厚度为4~5毫米,位置紧贴于瞳孔的后面。晶状体是由许多排列成层的、透明的纤维组成,在这一团纤维的外面还包有一层菲薄的膜,称为晶状体囊膜,它包围着整个晶状体。在晶状体的赤道部还有许许多多纤细的悬韧带附着在囊膜上,将这个圆形“放大镜”悬挂和固定在眼球壁内的环形睫状体上,就像自行车的车轴通过辐条固定在车轮上一样。晶状体是一个富有弹性的组织,通过睫状体内环形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牵拉悬韧带,能够改变晶状体的厚度。当眼球看远处的目标时晶状体变薄,看近处的目标时  相似文献   

7.
探讨腮腺恶性淋巴上皮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该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呈大小不等的团巢状分布,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和上皮膜抗原阳性.该病是一种差分化鳞状细胞癌,好发年龄40~49岁,其形成与EB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褶纹冠蚌外套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外套膜主要由内、外表皮和中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外表皮主要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内表皮中夹生着不同类型的腺细胞:粘液细胞和小分泌颗粒细胞,结缔组织较丰富,由多种形态的细胞组成。边缘膜腹缘有三个突起,分别为生壳突起、感觉突起、缘膜突起,其结缔组织中有两条粗大的肌肉纤维束纵贯其间。  相似文献   

9.
在锌表面获得了多种不同颜色且具有金属光泽的不溶性Mo(W)-S-Zn簇合物转化膜,所获膜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加热处理后颜色将发生变化,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膜耐蚀性最佳。FT-IR、FT-Raman、XPS和AES分析表明,该膜层厚度约为60nm。钼在膜表面的价态为+6价,而在膜内则以+6、+4价共存。从AES深度分布曲线可知,其组成为32.5%Zn,19.3%Mo,39.4%S,8.5%O。膜为多分子层组成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时枣尺蛾性信息素腺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尺蛾性信息素腺体住于腹部第八、九腹节之间的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上皮腺褶,呈背囊状;囊体表面布满圆丘状和刺状突起,凹凸不平,具有大量纵向的皱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