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欧洲社会在经过整个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持续的进步之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陷入了深刻的文化危机之中,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了汹涌之势。其时,一些思想家苦思冥想,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摆脱危机之路,胡塞尔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所开创的现象学自本世纪初兴起以来,很快就成为了作为一种国际思潮的“现象学运动”。在胡塞尔看来,不能像非理性主义哲学家那样,将欧洲的危机归罪于理性自身,因为欧洲危机绝不是理性本身导致的,理性本身并无过错。他所谓的“理性”是本源意义上的希腊理性,其天职…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认为,欧洲文化的危机是与人们对古典理性的偏离不可分的,这种偏离的直接后果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所以,所谓欧洲文化危机的根源其实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危机,而要拯救这种危机,唯一的出路就在于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一种“超理性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认为 ,欧洲文化的危机是与人们对古典理性的偏离不可分的 ,这种偏离的直接后果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所以 ,所谓欧洲文化危机的根源其实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危机 ,而要拯救这种危机 ,唯一的出路就在于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建立一种“超理性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形而上学是无意义的”,这是现代西方哲学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论证。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新实用主义者乃至海德格尔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意义标准,并用以界定意义与无意义的界限。各派哲学在区分意义与无意义和批判形而上学无意义的不同观点中,显示出现代哲学的一个共同趋向,这就是主体性原则和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维特根斯坦绝非偶然地说过“唯我论是正确的”。在胡塞尔看来,这种对意义的限定就是对理性的限定,这是一种狭隘的实践态度或自然态度的理性原则,是一种片面的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它也正是欧洲哲学,科学乃至整个欧洲文明危机的真正根源。因此,弄清意义与无意义这对关键性的范畴不仅是理解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关系的枢纽,而且是对隐蔽的人类理性信念的揭示,从而也是对当代人类文化的一种总体批判。  相似文献   

5.
李朝东 《社会科学》2006,(4):138-142
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理想是指导和规范纯粹科学的探究,但哲学的历史发展却无力完成严格科学的要求,理性知性化彻底动摇了它们赖以奠基的整个真理的意义或存在的意义,使欧洲科学陷入了危机。胡塞尔致力于把先验现象学建立成一门对其他具体科学具有“奠基”作用的本质科学或观念科学,即用一个“系统完善的理论统一”为经验的、事实的科学提供最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欧洲近代哲学的主旨是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本我”在这里是一个从属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范畴 ;“理性”在这里则意味着在理论与实践之奠基关系意义上的理性奠基观。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哲学中 ,这两个取向首先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而得以彻底化和严格化。它们使人得以看到欧洲近代哲学的问题所在。在此之后 ,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经历了多方面的修改。这些修改在某些角度上看是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乃至整个现象学运动的批判而完成的。所谓二十世纪是一个“过渡的时代” ,是指从本我中心主义和理性中心主义向另一个完全不同方向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在独立于欧洲大陆的现象学运动情况下,维特根斯坦曾经在1929年初重返剑桥大学之际提出了一个他自己的“现象学”版本。那么,他对于“现象学”的界定是什么? 他的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并如何形成的? 这种思想在其哲学转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相关思想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自从斯皮格尔伯格在1968 年发现所谓的“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以来,国际学术界已经提供了不少诠释维氏这一思想的方案。本文将对这些海外学者业已取得的成果作一番梳理,以彰显研究维氏“现象学”问题的学术意义以及这一研究自身的客观难度,并为中国哲学界介入该话题的讨论提供基本的学术背景。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的问题是在近代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对“现代性”的解构也必然伴随着对近代传统哲学的解构。而在对近代传统哲学的解构运动中,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德里达在出发点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为他们都非常注重“解构”的方法,虽然他们在对“解构”一词的理解上有着不断深化的趋势。但就其“解构”的最终目的来看,他们之间又有着根本的区别。一、胡塞尔的“解构”1900年,在哲学史上发生了两个重要的事件:一是尼采的去世,二是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的出版。如果说尼采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给当时以及现在的欧洲文化制…  相似文献   

9.
追求绝对价值观念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动机。追求绝对价值观念的理念通过“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这一哲学观及欧洲的危机来表达;通过批判自然主义、心理主义、历史主义等价值相对主义来确立;通过先验现象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孙亮 《理论界》2007,(2):183-184
晚期胡塞尔切入现代性批判的问题之一,是对现代性根源——科学技术进行了反思。他对科学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1.残缺不全实证主义科学观,导致了欧洲文化危机。2.“技术化”抽空的自然科学,远离日常生活世界。3.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先验意识关联项”试图解决认识论之谜。  相似文献   

11.
胡塞尔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影响成龙胡塞尔现象学对欧洲哲学、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英美分析哲学都产生了强烈影响。它为当今西方人文哲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笔者试图通过对现象学与现代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哲学流派之间逻辑关系来说明这一问题。一从“现象”到“在...  相似文献   

12.
自工业文明以来 ,全球范围出现了科学危机、技术危机、环境危机和生存危机。国内外学界已经展开了对这些人类性问题的思考。无论是“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还是“普世伦理学”都体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哲学努力。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思考往往只从现象出发 ,没有凸显这些人类性问题所寓于的现代性境遇 ,因而不能充分挖掘“时代危机”的深刻根源。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时所指出的“无蔽状态”;胡塞尔在分析欧洲科学危机时所提出的“生活世界”,可以说是对现代性境遇的集中阐明。通过这一现代性境遇可透视“发展伦理学”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3.
张彤 《北方论丛》2011,(5):136-139
胡塞尔晚年提出了生活世界学说。这一学说批判了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片面化发展,揭示出科学奠基于生活世界基础之上。科学是在人的生活世界基础之上历史性地发展起来的方法的产物,但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以遗忘了生活世界为代价,从而导致欧洲科学的危机。然而,胡塞尔更加看重的是生活世界的不变的先验结构,这就使得生活世界学说服从于先验现象学,因此,与其说胡塞尔批判近代科学,不如说他在维护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哲学,从而坚持其从一而终的先验立场。  相似文献   

14.
在胡塞尔的哲学生涯中,前期注重对先验意识的本质结构的分析,后期则转向对生活 世界的探讨。这一理论转向不仅意味着胡塞尔本人研究方式的转变,而且具有巨大的理论穿透力, 对整个现代哲学也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现代哲学中的语言哲学和马克思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受到 胡塞尔这一思维动机的影响而发展出他们自己的观念。胡塞尔的“后期转向”不是偶然的,它实际 上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并从一个侧面凸现了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的巨大超前性及其当 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夫即本体”这一命题是黄宗羲本人对哲学与学术思想史的总结;又是对王阳明“心即理”的阐发。它贯穿了黄宗羲对宋元明整个学术思想史的诠释,蕴涵着他的学术思想史诠释观。  相似文献   

16.
以“逻辑实证论者”闻名于世的英国哲学家艾耶耳,在国际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一生对分析经验论这一哲学传统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他一生中始终贯穿的“反偶像”的精神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同时也令他们所敬仰。知识问题是文耶尔一生中研究的中心问题。1936年出版了他的头一部著作(语言·真理与逻辑》既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一本重要的著作。这本书系统而且详细地阐述了维也纳学派的基本思想,被认为是一部阐述和解释逻辑实证主义的优秀教材。这本书也奠定了艾耶尔的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最为可贵的是,这本书对以往的…  相似文献   

17.
寻求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始终伴随着相对主义.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分道扬镳的时代,无论是弗雷格的分析哲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以确定性为其哲学目标.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心理主义.心理主义一度在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并成为实证主义的基础,而弗雷格首创反心理主义.在弗雷格的影响下,胡塞尔由心理主义走向反心理主义,并试图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去建构一种纯粹逻辑学,这种纯粹逻辑学充分反映了胡塞尔将哲学建构为"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之理想目标.然而,被胡塞尔视为继承人的海德格尔却背离了这个理想,虽然海德格尔声称他的哲学仍然是现象学,但其非理性主义的哲学走向显然用存在主义这个名称来表示更为合适.从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胡塞尔"结构自身的存在规定"这个缺陷入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使哲学消解为一种"怎么都行"的游戏哲学,彻底背离了胡塞尔纯粹逻辑学的理想.然而,德里达的这个背离却代表了整个后现代哲学发展的路径,正是在这种背离中,德里达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殊途同归搭建了桥梁.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现象学将“存在”信仰作为从属于整个内意识之内涵的东西,从而顺从了传统哲学对存在的理解,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生存论分析,无疑是对胡塞尔及传统的主体性哲学的消解,就此来看,勒维纳斯对海德格尔的误读在于:把存在之思处理成存在概念的思维,武断存在优先于存在者的暴力,仍然是传统哲学的将“他人”还原成“我”的路数。然而,实际上,存在之思是任何勒维纳斯意义上的他者伦理的始源,对于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公正解读,还须深入其“共在”学说,发微其对本真性共同此在的呼唤之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19.
闻一多的庄子诠释,除了他对庄子文章字义的一般校正、释说之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庄子人生态度的诠释,认为他的“避己”式的逃避主义,本质上是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哀,是没有出路的无奈之举;二是对庄子之学与神仙之说相通的诠释,认为庄子确信有“神”的存在,从而体现出庄子的宗教崇拜和理想的寄托以及对凡俗的超越;三是对庄子文学的诠释,认为庄子是一个“情种”,情感的浓烈使他的哲学与文学相融莫辨,并开拓了文学的境界。所有这些表现了闻一多庄子诠释的特色和他思想的新锐。  相似文献   

20.
当代意义上的现象学(Phaenomenologie)于2 0世纪初由胡塞尔创立,其后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中产生重大影响。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当代欧陆哲学提供了一个较严格的方法论“工作平台”,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于弗雷格对英美分析哲学的贡献;由此与生命哲学、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心理学一起激发了一大批第一流的哲学思想家,比如舍勒、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布尔特曼、阿多诺、哈贝马斯、布洛赫、阿伦特、萨特、梅洛-庞蒂、莱维纳斯、利科、福柯、利奥塔、德里达等,甚至结构主义的思想先驱雅各布森也受到胡塞尔学说的吸引。而且,现象学方法的思想效应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