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已经显示了它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成效。目前,在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上,正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所说的那样:“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我们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入总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省技术市场管理规定》(全文载于《南方日报》1986年8月10日第二版,以下简称《广东管理规定》)现已正式公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项法规对于广东省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胡耀邦同志作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以专业承包、联产计酬为特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在广大农村按照中国的具体情况,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真正实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对我国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充分的肯定。专业承包、包干分配做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一种形式,同其它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一样,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4.
邓子恢在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工、包工"、"三包一奖"和"四固定"、"四包"、"新三包"、"包产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以下放基本核算单位和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为中心,对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和经营组织形式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这方面的探索,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弥足珍贵,为新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业发展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4月6日,广东省社科联、广东中国文学学会和《学术研究》杂志社联合召开了纪念座谈会,《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均派记者出席了会议。20多位专家教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气氛中,回顾和评价了《讲话》对革命文艺发展的历史作用和指导当前文艺工作及  相似文献   

7.
<正> 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积极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使干部群众进一步澄清了思想,统一了认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责任制的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管理上的大呼隆状况,有力地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推动了生产队自主权的落实,使主观主义瞎指挥得到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迅速发展,最近中央转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宣布:目前,全国农村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9.
2006年,根据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有关文件精神,茂名市地方税收研究会积极参与《依法治税和贯彻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渭雄 《学术研究》2001,3(12):69-70
为了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 ,广东省社科联近期分别与广东哲学学会、广东党建学会、《南方日报》理论部等单位联合组织了系列研讨会 ,最近召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研讨会”引发了一些问题的讨论 ,现将部分发言予以刊登 ,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推动政治发展的创新,始终坚持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上推进政治发展,始终坚持运用渐进改革的方式逐步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始终坚持在推进政治发展过程中保持政治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发展的主要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深入推进我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升我国政治文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习仲勋主政广东时期制定了广东的改革开放政策。他敏锐发现广东改革开放的政策问题,迅速确立广东改革开放的政策议程,明确提出广东改革开放的政策目标,亲自设计广东改革开放的政策方案,高度重视广东改革开放政策的效果预测,全力推动广东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广东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典型地体现了习仲勋的政策制定思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几经创新,从农村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十四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建立,到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再到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农村改革前进的新号角。对四次创新的经验总结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进一步审视“改革开放”在党的基本路线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对邓小平开放理论作更加深入的辩证思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开放理论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如果“开放”仅“对外”而言,就缺乏了“大开放”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开放”就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全过程,它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它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了改革开放;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了改革开放。因此,解放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大致经历了探索、发展以及深化三个阶段。在党中央的科学指导之下,我们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对外发展体系一系列的成就,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坚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正确方针以及坚持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相互衔接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地制度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认识不足、重经营权改革轻所有权改革、“一刀切”等误区。目前,我国各地在实践中推行的多种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既有利又有弊。因此,结合本地实际,推行符合当地情况的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路径依赖”的有关思想,在制度变迁中,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路径时,也应该了解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惯性与趋势,在总结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一条适宜的农地制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和回答"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群众观。这一群众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南方谈话,是第一阶段,形成了以"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为核心、以"改革"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召开,是第二阶段,形成了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核心、以"执政"为主题的群众观;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第三阶段,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发展"为主题的群众观;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是第四阶段,正在形成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核心、以"圆梦"为主题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增长.本文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得出财政分权所带来的政府激励、所有制改革所带来的生产者激励以及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全方位激励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同时,在分析消费者的激励制度时,得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或许是一种最优的制度选择.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所带来的消费者激励或将带来下一拨的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大批国有企业一直与经济效益低下相连系.国企效益低下原因复杂,其中非经营性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是改革的重点.经过20多年三大阶段的不断改革,虽前期效果不够理想,但也提供了不少可贵的经验教训.党的十五大以后,国企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走出困境.国企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