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  相似文献   

2.
我们已深陷在集体无意识里,似乎没有多少人“顾及”一个叫顾准的人。2005年7月1日,是杰出的思想家顾准诞辰90周年。这一天,我翻遍了我家所订阅的十多份“主流”报纸,找不到顾准两个字。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在呼唤我:写点文字,纪念顾准;我已说过,我心获救。可是以我这样的千字文,称之为“顾准九十年祭”,该不是我的不幸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集中了1973年至1974年间顾准和他的六弟陈敏之通信中写下的"笔记形式的学术论文"。顾准在这一时期思考与写作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1这里显示的,是  相似文献   

5.
把顾准还给历史——顾准的诞生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思想史上,顾准的诞生首先是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事件,特别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当代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精神事件。思想顾准成为精神事件,是其在当代中国思想学术界的地位及其内容所致。随着顾准的诞生,争论也随之而起:是否有“两个顾准”?顾准思想中的学术性问题?顾准是怎样的思想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抑或民主社会主义?学术争论是应该的,但,那些脱离历史的、简约而单向的表白不仅无助于对顾准的研究,更无助于对当下思想学术界讨论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顾准的民主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民主与中国古代的重民思想不是一回事,中国古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不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来源.其次,在民主与科学的关系上,他认为二者虽然须臾不可分离,但却不是不分前后.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牢靠的民主;而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乃是民主的基础,它们不是依赖于民主才能存在的.再次,民主的现实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议会政治,而"批评"乃是民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顾准把民主从高调的乌托邦拉回到具体应该怎样操作的人间,从而成为政治学领域的"先知".  相似文献   

7.
1952年,顾准在"三反"运动中被撤职,由于当时没有清晰地向外界公布被撤职的具体原因,使得外界和顾准本人产生了各种猜测。其中影响最广的一种说法是,顾准因与财政部在税收方法上存在争论而导致撤职。实际上,顾准被撤职的直接原因是他在"五反"运动中存在着"过火"的想法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经济理论研究、会计审计研究、税务理论研究、中外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央党校读书期间,顾准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本文仅就顾准在这一时期的所思所考,作一简单的评述。一刘勰《文心雕龙》称"神思"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顾准(1915──1974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这不是说,顾准的思想都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说,研究顾准的思想对于我们具有独特的启示和价值。我们当然不能说,现在研究顾准的客观条件(政治气候、学术氛围、资料积累)已经完全具备,但毫无疑问,顾准已经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感召力的历史研究对象。尽管,我们目前还不可能描绘出顾准思想的全貌,但至少可以初步勾勒出顾准历史思想的基本轮廓。在我看来,顾准历史思想的核心问题就是重新探讨从黑格尔到马克思一直深恶痛绝大加讨伐的“东方专制主义”究竟何以可能在东…  相似文献   

10.
《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是作者顾准和我在1973年至1974年两年间通信中进行学术讨论,作者应我的要求写下的笔记形式的学术论文。1966年底作者从房山监督劳  相似文献   

11.
一、从顾准说起最近,一位经济学教授十分郑重地向我推荐《顾准文集》①,说这本书值得一读。顾准,1915年生,1927年12岁时开始当会计事务所的练习生,1934年19岁时出版了第一部著作《银行会计》,195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2月起与孙冶方认识并共事。1943年去延安。解放前担任过中共中央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后担任过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1952年“三反”中撤职。1956年、1962年两度入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7年、1965年两次戴上右派帽子,长期下放劳动改造。1974年12月去世,1980年2月平反。《顾…  相似文献   

12.
后革命与传统中国政治——再读《顾准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革命与传统中国政治——再读《顾准文集》俞可平在不同的眼光中,顾准的形象很不相同。对于老同志来说,顾准是一位革命的实干家,他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历任要职,曾任中共江苏省委职委书记,解放初又担负上海市人民政府财政局局长兼税务...  相似文献   

13.
高梁 《云梦学刊》2015,(3):9-13
顾准是新中国初期一代经济学人中的佼佼者,因最早主张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而著称,也因坚持独立探索的科学精神而在中国思想界享有盛名。顾准于1915年出生于上海,1930年代即为会计学界的知名学者。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在苏南、苏中、山东解放区做地方财经工作。解放初在华东军政委员会和上海市担任财政领导工作。1953年调建筑工程部,1955-1956年  相似文献   

14.
顾准生于1915年7月1日,靠天分和自学成为会计学的专材,1934年在上海组织马列主义秘密团体"进社",主动联系并服从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毅然离开名高利重的职位,赴新四军工作.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任上海财政局局长,并兼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有陈毅、潘汉年、方毅等7人)、华东财政部副部长;1952年,在"三反"运动浪潮中,以所谓"思想恶劣阻碍三反"的罪名被撤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为超前的经济学观点和其他言论被打成右派并开除出党;1974年12月因癌症逝世.  相似文献   

15.
<希腊的僭主政治>的作者是英国的乔治·格罗脱(George Grote.原著为History of Greece,可译为<希腊史>),<希腊的僭主政治>是<希腊史>中的一个章节.我这里读的是顾准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顾准是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的市场经济思想对中国20世纪中后期的改革开放在思想上产生有重要的影响。比较分析顾准的市场经济思想及与奥地利学派的代表性人物米塞斯和哈耶克的经济思想,对于总结20世纪中后期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的变迁以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军人.和众多军人家庭一样,我的小家一直安在我父母那个并不宽敞的大家中.我离家千里,妻早出晚归,带小孩"顺理成章"地落在了已退休的父母身上.7年来,在父母精心的培育下,我儿子"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在此,我把父亲教育孙子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也借以表达我对父亲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18.
顾准思想的继承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准生于1915年7月1日,靠天分和自学成为会计学的专材,1934年在上海组织马列主义秘密团体“进社”,主动联系并服从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他毅然离开名高利重的职位,赴新四军工作。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任上海财政局局长,并兼任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有陈毅、潘汉年、方毅等7人)、华东财政部副部长;1952年,在“三反”运动浪潮中,以所谓“思想恶劣阻碍三反”的罪名被撤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为超前的经济学观点和其他言论被打成右派并开除出党;1974年12月因癌症逝世。顾准失去官位后,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19.
PART 1 "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蒙面的古代男人.我环顾四周,可是迷雾缭绕,什么都看不清.这里应该只有我们两个人. "我是你的守护天使."那个人说. "守护天使?守护天使不是应该有一对美丽的翅膀,头上还应该有一圈金色的光吗?"我理直气壮地顶嘴道.  相似文献   

20.
顾准在研究古希腊史的过程中曾出现了"卡壳"情况,而且一"卡"就是两个多月,乃至要为此毁弃旧稿而全部重写。他原先想通过研究希腊城邦的历史来反思中国为何产生不了民主和科学,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又感到希腊的城邦制度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进而对中国的传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他对西方的研究始终是在中国的思想视域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