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概念纳入到旅游营销战略体系中来,从意境角度来构建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等战略和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等策略是现实可行的。这种试图营造一种能吸引旅游者的意境之营销尝试有助于在旅游者中形成显著的差异化形象和品牌感知,最终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意境营销战略是有现实依据的营销创新,是典型的中国式营销理论,其理论内涵与逻辑维度、战略行动步骤与框架及相关影响变量显著异于其他旅游营销理论。 相似文献
2.
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旅游目的地在争夺游客的激烈竞争中,必须采取适宜的竞争战略来获得并保持竞争力,企业集群战略是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目的地营销主题的判断与提炼,营销思路的选择与实施,直接影响着该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快慢和市场前景。假如一个民族旅游目的地要想在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或独树一帜或长盛不衰,那么,就必须在民族旅游目的地主题的打造、口碑的获得、网络的利用等方面,做认真的调查分析和策划。 相似文献
4.
会展旅游目的地营销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的知名度,以及吸引会展活动的组织者、参展商和催生大量的旅游者。跨文化营销策略的提出对会展旅游目的地营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跨文化视角下构建会展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准确把握会展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打造国际化会展旅游产品;创新会展旅游促销方式,拓展分销渠道的文化选择;增强当地居民的跨文化意识,消除文化偏见,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营销对于推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积极介入其中,但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导致市场失灵的准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三个主要因素来看,政府部门参与旅游目的地营销存在必要性,然而由于成本与收益分离、内部性标准等问题,政府也会“失灵”.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政府行为应处于一定的行为边界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保障目的地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营销模式,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开发建设等技术方面,对系统建成后的运营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运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66-68
旅游目的地营销是当前业界和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旅游目的地营销出现了诸多误区。如,旅游目的地定位有误;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方面只从供给角度而没有从接收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营销范围过大却忽略了特定的细分市场;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强度超过旅游目的地能力建设;旅游目的地只重视前期宣传而忽视后期管理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理念的误读而导致实践盲动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旅游目的地公共营销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营销主体多元化现象日益明显,应辨析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国际组织(区域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各营销主体的职能,重新确定政府在多主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山东省旅游公共营销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营销主体单一,公共投入不足。为获得旅游市场竞争优势,山东省应构建多元化的旅游公共营销组织,整合各营销主体的职能、优势,统一山东省旅游营销诉求,制定山东省旅游市场营销规划和旅游公共营销行为规范与细则,建立山东省旅游公共营销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旅游营销圈是一个以珠三角大型组团旅行社为中心,集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地接社、媒体和客源组织等为一体的立体营销体系,它的形成,宣告了旅游营销实践层面上已经开始走向客源市场与旅游目的地营销一体化。赣州是一个以珠三角地区为其最大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也是此类旅游目的地的代表。对接珠三角旅游营销圈,尽可能把自己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摆到珠三角旅游市场的"货架"上,直接、迅速地得到客源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是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旅游营销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提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转向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用于定性研究的提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具有四种不同的特征。本文认为旅游目的地文化产品有不同的类别,而影响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有游客体验、居民参与、当地政府以及旅游企业的运作。文章也对如何寻求增强旅游目的地文化真实性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现代旅游的流动频度和广度都较传统旅游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它要求旅游目的地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为各行业部门及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数据库及系统基本结构模块,并进一步阐述了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功能(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等);最后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应用作了探讨,诸如旅游设施选址、景观模拟、旅游线路选择、辅助旅游决策等。 相似文献
13.
良好旅游形象的创立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形象的推动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亚旅游目的地现象,是我国各省市旅游业在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瓶颈,也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梳理了“旅游资源阴影区”、“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相关定义,并进行对比分析,站在旅游者角度,提出亚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特征.随后,以四川省精品旅游路线(“九黄线”)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对线路上六大景点的游客消费和偏好特征进行调研,前瞻性地提出鉴定亚旅游目的地的方法,即线路设计鉴定法及综合因素评估法,并针对亚旅游目的地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考量旅游资源的核心指标,是科学评价这些资源在一定地理空间上是否能够同旅游专用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其他条件有机配置,成为旅游者停留和活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目的地的吸引强度和辐射能力的大小.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构建一种新型的以旅游目的地为导向的"H-CSSR"资源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资源,有重点、分主次地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最优化,打造竞争力强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测评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自从1980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力模型之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就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相关研究的追踪和分析,归纳现行主要测评指标和方法的特点,尝试寻求更准确地衡量旅游竞争力的模型和方法,从而使得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从业人员目标更为明确。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测评方法从定性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发展到多元定量分析,日趋客观和精准。从而使得在评估现实竞争力的基础上,准确研究和考量旅游潜力成为现实,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也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再定位策略--以桂林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旅游者需求发生变化等原因,传统旅游目的地需要进行营销的再定位。桂林是我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典型代表。综合桂林旅游产品的情况和旅游者需求的特点,对桂林旅游的新定位是观光胜地,休闲之都。 相似文献
18.
对贵州旅游目的地发展小型旅游经营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相当区域的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是由小型旅游经营组织提供的,这些组织绝大部分为个体经营,没有企业的身份.小型旅游经营组织伴随着贵州旅游产品的开发而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构建我国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满足旅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生活质量意识。在新的时代,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传统的乡村旅游的同时,只有构建新的营销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作用,更深地融入体验经济。 相似文献
20.
韩虔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9):60-61,85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中文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策略问题。提出作为在国外市场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支撑要素之一,旅游翻译必须考虑旅游部门形象定位要求、外国游客接受方式和中英文本类型差异等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策略,译文才能成功地实现辅助旅游部门对外推广的目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