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目前,国内外对这个《决定》都非常关注。近几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人为本”的要求下.相继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新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全会又为构建和谐社会一系列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出台纲领性的文件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合力共建和谐社会的总动员.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从理论建构变成了现实行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关系。在这三大关系中.前两大关系都是从生产关系上讲的.而企业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如果企业劳动关系失调.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职工的生存权由此而受到威胁.企业劳动关系陷入紧张和尖锐的冲突之中.怎能说是和谐社会呢?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转型遭遇瓶颈之时,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人民呼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适时地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能力之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制定的第一份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决定》从目标和理论两个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新的定位,是我们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重大成果,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了新的推进。对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几个概念前后相继,其关系大致是:小康社会发展的社会理想状态是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之一,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目标,内在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中,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河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效率观》一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社会的视域重新审视效率,阐述了效率与和谐的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倡导确立科学的效率观。建设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责任与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一文,针对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与市场缺陷两大问题并存的现实,提出应在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公民的多维关系中认识政府责任,并切实履行其责任。《构建和谐中原重在培育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一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转变河南干部群众原有的思维方式,培育和谐发展新思维,同样是构建和谐河南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河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效率观》一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社会的视域重新审视效率,阐述了效率与和谐的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倡导确立科学的效率观。建设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责任与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一文,针对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与市场缺陷两大问题并存的现实,提出应在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公民的多维关系中认识政府责任,并切实履行其责任。《构建和谐中原重在培育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一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转变河南干部群众原有的思维方式,培育和谐发展新思维,同样是构建和谐河南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党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其中处理好与宗教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通过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各个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的考察,指出三代领导集体各个时期的宗教政策是当时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抉择。  相似文献   

10.
政府责任与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河南,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效率观》一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社会的视域重新审视效率,阐述了效率与和谐的正相关性与负相关性,倡导确立科学的效率观。建设和谐社会,各级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政府责任与经济社会生活秩序》一文,针对市场经济的不发达与市场缺陷两大问题并存的现实,提出应在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公民的多维关系中认识政府责任,并切实履行其责任。《构建和谐中原重在培育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一文指出,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转变河南干部群众原有的思维方式,培育和谐发展新思维,同样是构建和谐河南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淑芬 《南方论刊》2006,(11):19-20
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关键阶段作出的关键决定。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其中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勾画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  相似文献   

16.
罗美云 《学术研究》2007,(12):109-11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源头活水,它的生态伦理观主要表现出一种"和合"的精神。这种"和合"的精神对于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国和国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将“不断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中国共产党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执政能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中,应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2)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提出了“政治文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标志着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现代化战略的进一步完善,为现阶段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努力方向。社科理论界应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认识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