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的标志.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思想前提.一、实行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本世纪初期,世界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之后的长时期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政治制度共存,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共存,并且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都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都暴露出各种弊端.尤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迫使人们认真思索:处于相同生产力发展阶段而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否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实践的结论,而是十九世纪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16年的改革开放,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过渡期。改革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的质变,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是邓小平所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的转型表现为: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尽管在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既不在市场上进行,也不服从经济规律,而是服从行政权力导向,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现代  相似文献   

3.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已经显示出灿烂前景的发展阶段,引起举世瞩目。邓小平是中国经济制度创新事业的奠基人。他领导中国实行经济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无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制度文明建设史上,都十分富有特色,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制度创新是以一场成功的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作为先导的。计划和市场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配置经济资源和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还是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是动世纪全世界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政府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经济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各项行政活动的总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要求作为经济和社会调控枢纽的政府积极合理地改善其行为,以利推进中国的经济从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因此,改善政府行为,实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行为对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在政府行为的转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体制转换时期新…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正在兴起。全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转型的时期。其中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转型更加值得人们关注。本世纪之初,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世界上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之下。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了它固有的一些制度上的缺陷,主要是管理体制过于集中、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难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体系、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和价格体系等。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最终被放弃。在20世纪的末叶,一大批计划经济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也…  相似文献   

6.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速发展到后来跌入低谷,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的后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和体制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正是以此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和现实情况,实现了对传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贫困山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奉恒高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河池地区和全国一样,对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存...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哲学上审视实际上就是处理历史主客体相关性的历程。从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建立历史主客体的相关性,进而提高和加强主客体相关性的正效应,避免其负效应。通过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主客体问题,可以揭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失业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里是不应该出现失业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确实存在着“隐蔽”的失业现象;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农村和城镇则出现了公开的失业。由于体制因素、技术因素等原因,我国目前还不能消灭失业。社会主义制度与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却是最终解决失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第一个成功突破苏联模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毛泽东时代留下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传统和极不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文化素质中能商善贾的历史传统,都是中国突破苏联模式的有利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潜力耗尽以前,“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领导是中国成功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学60年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建设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建国60年来,我们在经济建设与改革方面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准备阶段、计划经济阶段、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引入市场机制阶段、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相似文献   

12.
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初期实行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是受传统计划经济理论影响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以改革创新精神进行艰苦探索,对原有集中型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渐进式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曾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严重威胁,一个时期以来,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遭受挫折。究其原因,在于经济上的失败,进一步说,在于具有细技未节修补性质的经济体制的失败,中国改革的成功强有力地捍卫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的关键是,通过不断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而最终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教训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振兴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日益突出.这在理论与实践上急待着人们去探索解决的新课题.我们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通路,就必须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使社会资源、劳动力得到合理而又高效的配置,这样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稳定和均衡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经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在这个历史转折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民族充分利用地缘、人缘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广泛开展了团结、互助的民族交往,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赋予了新的内容,民族交往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经济与克服官僚主义王莉,杨英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种社会运行机制的转换必将引起人们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任神状态的重大转变,也必将冲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观念、领导体幻和领导作风.随着适应市场经济的各种新...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爱国主义徐安莉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共中央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时期,由于成长起来但并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本身的因素及仍然发生作用的并未根本改变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因素,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而突显,社会公正问题尤其受到各界的关注,政府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公正问题的社会调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改革的现状、难点和途径陈清泰根据国情,中国采取的是渐进式改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中,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十分注意动态地把握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平衡点。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以批评经济学家为特征的质疑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思潮,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指出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市场化改革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均有其内在逻辑;认为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