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文大辞典》系台北“中国文化研究所”编著的百科全书的首卷。这套大辞典于一九六二年由“中国文化研究所” 同台湾官方的“国防研究院”合作,成立《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由张其(目匀)任主任委员监修。林君、高明任副主任委员监修,并聘辞书专家杨家骆等为顾问。实际从事该项辞典编  相似文献   

2.
我想就《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提供几点探索性设想。一、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两部书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是我国科学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在历史上,百科全书对推动一些国家科学文化的发展曾经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类书被人们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记载,编辑类书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大小类书多达四百多种,这些类书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历代科学文化典籍中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受到中国和世界学者的珍视。但是,较早的类书大部分散佚,我国的类书起源于何时,类书对中国文化起到了什么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百年一词的嬗变──“百科全书”定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中国“百科全书”定义问题,通过梳理它的来龙去脉,思考一下中国文化出了什么问题,笔者认为很有意义和价值。“百科全书”一词在百年前来到中国,并非“中体”所生,因而词意内涵应该干净,以中国人的聪明,只要认真去看看,给出一个“名正言顺”的定义,应该容易做到;此外,本研究是以文化学为本,一个专用词的膻变过程,就是文化演进的过程,百年一词的膻变过程,就是民族百年文化演进的一种轨迹。(一)百科全书概念传入中国中国和日本古代没有“百科全书”这个概念,而在20世纪的中国读书人,恐怕没有不知道有百科全书的了。但是…  相似文献   

5.
广西文化事业的一个丰碑──《广西百科全书》编纂出版评介王寿山作为中国地方百科全书系列的《广西百科全书》(下称《全书》即将问世。它是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编纂出版的。从1991年10月底开始工作,经过三个寒暑的撰写和编纂...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岛内“台独”势力日益猖獗,他们一方面重新“诠释”了台湾区域文化,声称“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台湾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另一方面企图把中国文化与荷兰、日本等殖民文化,福建闽南、客家及台湾高山族等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同并列起来,削弱、贬低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把中国的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及在与其他国家交流交往中相互间吸收的某些文化内涵,人为地拔高、扩大“台湾本土文化”等同为主体文化,以此来拼凑所谓的“台湾文化是在台湾产生的文化,是台湾人共享的文化”,“台湾本土文化是属于所有台湾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林安梧,哲学博士。1957年生于台湾台中。现任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暨所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通识教育学会理事、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前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暨研究所专任教授、南华大学哲学所创所所长、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思与言》学刊主编、《鹅湖》主编暨社长。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编辑的文化抉择与文化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的文化选择过程中,编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的文化选择,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选择框架的制约。对外国文化的借鉴和选择,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传统这一根基。编辑的文化抉择摆脱不了特定文化环境的制约。编辑学是中国编辑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当代中国编辑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
“文化台独”是“台独”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政治台独”共生并为其服务。“文化台独”倡导台湾文化的“主体性”,鼓吹“台湾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其终极目的就是企图从文化体系上把台湾文化从中国文化中剥离出去,进而为台湾脱离中国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罗建新 《云梦学刊》2008,29(1):54-56
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及中国屈原学会主办的"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于2007年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已故楚辞名家姜亮夫、汤炳正、林庚、褚斌杰、郭在贻诸先生的卓著贡献进行了探讨,表达了后学的追愐与景仰之情.代表们还就屈宋及其作品、楚辞与文化文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以下问题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第二届国际赋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届国际赋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香港举行,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和日本、美国、韩国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带着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的赋体文学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现根据学者们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和发言,概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繁花似锦,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华民族文化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在祖国西南历史文化名城昆明举行。来自台湾的14名学者和云南的28名学者相聚一堂,就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问题,切磋琢磨,深入探讨。 海峡两岸隔绝已40年。4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  相似文献   

13.
1、《德国统治时期胶州湾地区地政资料》([德]威廉·施密尔著中文译者周龙章) 2、《萧铮回忆录:土地改革五十年》(台湾土地银行董事会主席萧铮著3、《中国农村经济史问题: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年》(台湾朱树德博士著) (以上三本研究新作均为1980年台北“中国地政研究所”出版) 最近几年,中华民国(台湾)出版了许多回忆录和多种研究著作。其中有三本由“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所”(按即台湾的“中国地政研究所”——译注)出版发行的研究著作,应该特别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为这三本书包含许多诱人的第一次发表的重要资  相似文献   

14.
台湾和香港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在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20世纪下半叶台湾人类学与民族学界研究的分期、高山族及平埔族的社会与文化研究、台湾汉人的社会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与文化研究、海外华人研究、社会科学中国化研究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元节饱含着中国祭祖与鬼信仰文化的传统,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了中国文化真善美的本质特征。张燕玲的散文作品《此岸,彼岸》将台湾中元节倾城倾家、非凡热闹的祭祀场景与台湾大陆老兵苦海无涯的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描绘,穿过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台湾中元节,展示出台湾人与台湾大陆老兵深层的文化乡愁以及作者深广的文化乡愁创作情怀、对生命哲学关怀的创作精神和对文学真、善、美的创作追求,《此岸,彼岸》由此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20多年后,《台湾民报》作为反抗日本文化“同化”而在当时台湾仅存的中文报刊。它宣扬中国文化,支持祖国大陆民族革命,声援大陆的抗日战争,1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民族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7.
首次台湾、香港文学学术讨论会于6月10日至16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港文学研究会、暨南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华南师院中文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编辑部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北京、上海、福建、广东以及吉林,山东、四川、湖北、甘肃、广西等省市的台湾文学研究、教学、出版工作者60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香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任客员讲师期间,我曾经与友人合翻译过一本题为《世俗与超俗》(台湾书店1992年11月版)  相似文献   

19.
1996年访问台湾文史哲研究所时合影,左起第三人为邓绍基研究员。1996年摄于台湾花莲,时访台参加学术会议。1993年北京举行’93国际中国古代小说学术讨论会期间,接受记者访问。邓绍基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台湾社会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台湾前途。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回归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