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茜 《民族论坛》2010,(2):25-26
乡村生态旅游既能提升和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又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极。大湘西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本文就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本届政府急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生态旅游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生态旅游具备承担这一历史性责任的条件。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 分别从甘南州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四方面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为政府主导、突出四大功能、突出地方特色和转变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曹钰涵 《民族论坛》2012,(24):80-83
生态旅游如今已成为旅游业中倍受瞩目的焦点。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对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激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发展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生态旅游视角下社区参与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然后简要说明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社区参与的主要内容,最后对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具体激励方式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生态旅游发展却比较缓慢.随着民营旅游企业的投资经营,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介于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域特殊性和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景区旅游的主观盲目性,通过探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民营化生态旅游的宏观和微观背景,结合自然保护区民营化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自然保护区民营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民营旅游企业制定企业规划,规范景区经营;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人才机制;开发旅游产品,整合营销策略;创建企业文化,带动社区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随着环境危机背景和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消费生态旅游席卷全球,迅速得到普及和流行.阿里地区是我国的最西部内陆地区,深居西隅,是青藏高原地势最高、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实施生态旅游尤为重要.对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区划,并根据各个分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其目的就是为实施科学的规划和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奠定基础,提升当地旅游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保护与发展是青南高原藏区面临的困境.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解决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这是基于当地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居民对发展的强烈意愿.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区最突出的特点是社区居民全民信教(藏传佛教),宗教对社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社区居民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信任基础,也是社区和谐或冲突的主要因素.问卷调研显示,研究区大部分社区社会资本比较高,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较融洽、居民之间信任度较高,社区内比较和谐.进一步完善社区信任体系和规范体系,强化社区内外的参与和合作,培育社区网络是推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方兴未艾的生态旅游文/向子欣生态旅游是世界上新兴的具有强大生命力而内涵丰富的旅游活动体系,近些年来,生态旅游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时尚旅游活动项目,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倾心于生态旅游,人们为了从繁杂喧嚣、污染严重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得以暂时解脱,回归大自然、亲近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事业蒸蒸日上,纳家户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是全中国为数不多的典型回族聚居型社区.为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求,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分析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旅游的优势,初步提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路,旨在为纳家户生态旅游开发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西藏生态旅游产业研究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中层困境""社会剩余"和"双态错位"。文章从中观层级下的8个维度和微观层级下的4个维度回应这3个问题,有助于促进西藏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林芝桃花节生态旅游案例和"神鱼"生态文化案例则提供了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0.
陈赖嘉措  覃建雄  宋慧娟 《中国藏学》2023,(2):155-162+219-220
西藏南部山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和山南市,该地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景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旅游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被公认为是该区域发展的最优途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阐述了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指出当前西藏南部山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研究区域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提出了促进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西藏南部山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并助力维护边疆安全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将旅游者生态足迹用于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出发点,是把地区的旅游生态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探讨与旅游活动相关的生态消费水平与地区生态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其2000~2007年旅游者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评价了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在可能改善的领域进行分析,探讨促进与改善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西藏以独特、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在旅游开发的持续推进中,也存在种种令人深思的问题.实施文化产业“外向型”发展的战略有助于克服旅游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对西藏生态的破坏,做到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西藏高校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打造,可以发挥其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的优势,同时还能创造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缓解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西藏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未来青藏高原应该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区。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件最重要的大事必须做到:一是保护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二是保护继承藏族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必须同步进行,这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文章论述了藏族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文化传统衰退的弊病,提出了整体保护藏区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的原则、方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丰富,特点鲜明,具有重要的审美、象征、情感、建筑学、生态等方面的意义,也具有重要旅游价值。中国园林景观一定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5.
杨建春  朱桂芳 《民族学刊》2022,13(2):27-34, 136
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既是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客观要求,又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只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完善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导。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发展和产业共享发展五个维度评估了包括旅游创新机制、城乡协调、产业资源共享等在内的15个指标层级和32个具体指标的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可以初步掌握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利用质量及效果,及时反映出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情况,从而精准民族村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靶向。  相似文献   

16.
仪式历来被认为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在生态和谐方面,仪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仪式为人们制造了神圣的时间与空间。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的密枝山祭祀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仪式与生态的依存关系,以及村民们如何在仪式实践中实现与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环北部湾经济圈具有瑰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是环北部湾经济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环北部湾经济圈内壮、瑶、京、黎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护,以及少数民族旅游品牌的构建、区域旅游合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灿平  姜豪 《民族学刊》2016,7(5):71-75,120-122
Tourism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Ganzi Prefecture,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y-level tourism industry in Ganzi Prefectur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indicator system of evaluat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from four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 con-ditions.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of Ganzi prefecture in 2013 via the entropy method, and then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unty’s ca-pability to alleviate poverty through tour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of all, the various counties’ capability to alleviate poverty through tourism in Ganzi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eastern counties are relatively strong in this area, the northern counties are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and the southern counties struggle. Secondly,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lated industri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and that the counties generally have shortcomings in their transport conditions. Thirdly,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y tourism industry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strateg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rmulated with regard to these issues.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 Various counties in Ganzi prefec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research into and promo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basic infra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transport condi-tions;2 ) the counties in the east of the prefecture should increase investment into transportation, op-timize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service sector; 3 ) the counties in the north should develop their own po-tential, strengthen economic construction, improve GDP per capita,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industry, including restaurants and hotels; 4 ) The counties in the south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iz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rand of tourism, im-proving their brand awareness and popularity. In summary, Ganzi prefecture should take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 chance to innovate a meth-od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tourism, improv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promot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its counties.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态畜牧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态畜牧业进行了理论探讨 ,论述了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含义、界定范围及其生态学思想 ,指出生态畜牧业是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中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草畜矛盾而提出的 ,因而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认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必须注重草场生态系统的平衡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不仅是一务政治线、经济线,更是一条文化线,一条朝圣旅游遗产线.本文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旅游学、文化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主要以青藏线西宁至格尔木段为例,对青藏铁路周边多民族文化遗产的类型、生存现状、价值、旅游开发利用程度等进行了描述及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多民族文化遗产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如何利用多民族文化遗产这一特有资源打造青藏铁路世界级旅游黄金带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