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之一,它在"五四"新文化传播潮流及其新式副刊发展历史上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对<晨报>副刊在社会文化启蒙、编者个性和副刊与正刊的关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特色及其对当今报纸副刊的启示进行一些考察,旨在从另一个视角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晨报>副刊.  相似文献   

2.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异文化的民族,通常是通过"拟似"、"驯化"、"创造"这一模式来受容异文化的.本文通过<怀风藻><万叶集><日本灵异记><三教指归><十住心论>等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对这一文化受容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何炼成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对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看法进行了激愤的点批.这种点批,实际也是维护计划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因为,<资本论>第三卷正是从作为使用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脱离市场而人工计算的思路中,设想消灭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可以说,<资本论>的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就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后来,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开头实际已经否定了它.在我国已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际,在党的十六大后,何教授持续张扬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论《易传》之“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对<老子>、<庄子>所论"象"范畴描述的基础上,集中对<易传>中的"象"范畴加以分析.指出<易传>中"象"与其对应的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是模拟象征天地万物变化的卦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审美意义,但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审美形象.因此<易传>中的"象"在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转化的中期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性(理性)其情至情其性(理性),再至情性合一的自我抒情和个性张扬.本文将分析在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记>、陈裴之的<香畹楼忆语>、蒋坦的<秋灯琐忆>、余其锵的<寄心琐语>等五篇文章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世俗之情的肯定和张扬,同时又不失儒家的"中庸之道",因此可视为"情性合一".既有对传统观念的突破,又有不能免俗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两汉的"式"制取"样"的意思,一种制度的标准模式,与"品"制结合,谓之"品式",构成"汉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品式"普遍化,一般事务均有"品式"的规定.<户调式>是西晋赋税"品式"中"样"方面的规定,用作划分户等时比照和折算的基样.北魏<丘井式>是户籍编造的样式.<输籍样>仿自<户调式>,也用来"定户上下".<通典>不懂"品式"制,把<户调式>中修饰"样"的形式方面的规定,即"占田"、"课田"从"式"中抽出,当作土地制度归入<田制>;把<丘井之式>中的"均田"幌子当真,视其为由国家分配土地的"均田制";把<输籍样>解释为"轻税"之法,目的在于挖"浮客".<通志>、<文献通考>继承了这些错误,并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和<辞海>对表示"诛杀"意义范畴的"枭"的解释均有待完善.表示"诛杀"意义范畴的"枭"的释义和义项排列顺序应为(1)"悬挂(首级)示众";(2)"斩(首)".  相似文献   

8.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的代表作.读<死水>,只有纠当时人不重其思想内涵之偏(<死水>是一首愤激的爱国诗);也纠闻先生辩解自己"没有技巧"之偏(<死水>贯彻了诗人"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歌主张),才能真正领会<死水>的审美价值.在借鉴西方诗歌绘画理论的同时,闻先生又提倡恢复"对旧文学信仰"及中国古典诗画意境之传统,因而在重新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及局限(全盘西化而导致传统文化断裂的今天,闻先生的主张更见其卓越之处.  相似文献   

9.
与原有的<会计法>相比,新<会计法>强化了市场取向和责任取向,使之成为一部比前者更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法>.其市场取向并不彻底,责任取向也不全面,因而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0.
是<石头记>,还是<红楼梦>,其含义是很不一样的.这不仅是<红楼梦>这一名字的文雅、迷离,不似<石头记>的质朴、显露,更因为<红楼梦>一名契合了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如梦"的儒道哲学思考--与小说空、色、情这些主题架构相一致,从中不难看出,"梦"在语言和文化的所指和能指,远非类似把玩的"石头"所能比肩.  相似文献   

11.
位青 《东方论坛》2003,(4):33-36
本文认为 ,在一个世纪以前 ,于 1 872年 4月 30日诞生于上海的《申报》 ,作为解放前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 ,其文化内含对于开启国人的思想解放之门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变革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培养国人法治观念 ,发展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从而促进中国走向世界 ,均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2007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三年期间《广州日报》所刊登的青少犯罪新闻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笔者发现《广州日报》的青少年犯罪新闻报道具有既追求市场效益又坚持舆论导向的鲜明特征。文章认为,《广州日报》青少年犯罪新闻报道的特征是由其党报性质和市场导向经营方针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义乌是依靠市场办会展的典范,近年来义乌会展业蓬勃发展,促进了义乌市场功能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形成了市场与会展互为依托、互动融合、互促共荣的关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欧美国家消费模式调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国内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面临着大规模出口难以持续、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受限的挑战,义乌小商品市场要想发挥其在我国商品流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战略作用,必须以会展业为一个着力点,通过搭建专业交流和展示平台、大力发展专业展会、拉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市场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4.
《亚细亚日报》通常被认为是袁世凯的御用报纸,通过对大量早期北京《亚细亚日报》原始材料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与已有观点存在差异的研究点。通过原始史料的论证,首次确定了该报的准确创刊时间为1912年3月10日。进一步研究了该报创刊宗旨的嬗变,从该报版面内容的分析总结了其在新闻业务上的特点。通过对早期北京《亚细亚日报》的考察,期望可以从多角度认识这份报纸及袁世凯的舆论策略。  相似文献   

15.
江晓军、张培琳所著《多媒体融合——以湖南日报为例看党报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对《湖南日报》改革和发展路径的探究,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党报如何走出困境、做大做强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党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与现实的镜鉴。  相似文献   

16.
从都市报的转型看社会新闻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都市报,不仅给中国报业家族带来了新面孔,而且也推动了新闻观念的演绎,社会新闻的流变当是其中的突出之点.  相似文献   

17.
报业厂商在发行市场与广告市场上经营行为的相互依赖性,使报业市场的垄断厂商均衡明显不同于新古典的垄断厂商均衡。即使具备市场势力的报业厂商在广告市场的边际收益等于其在广告市场的边际成本①,但是,不需要任何条件,报业厂商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收益小于其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成本;若具备一定条件,甚至连报业厂商的发行价格也小于其在发行市场的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18.
《榆林日报》是榆林市委机关报,它作为陕西北部的地方性的报纸,在其创建多年历史中,对陕北民歌及陕北音乐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报道,对榆林民间音乐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榆林地区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对榆林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在对陕北民歌等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它也在榆林地区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性特色。本文通过对《榆林日报》进行简单介绍,对其陕北民歌及陕北音乐文化宣传和报道版块的现状、特点、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特色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又与其同级别报纸《延安日报》的类似版块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彭翼仲是清末北京地区一位活跃报人,他致力于民间报业,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启蒙画报》、《京话日报》、《中华报》三种报纸,以《京话日报》最负盛名。《京话日报》初创时有所赔累,进入乙巳年(1905年)开始兴旺,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报纸定位的显著变化。论文探析1904年8月到1905年7月期间该报定位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浅析旅游商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是一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朝阳产业,但目前旅游商品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旅游商品市场不良现状的主要根源,通过建立相应的效用函数模型,分析信息不对称在旅游商品市场中的表现,探讨规避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