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在古代汉语中是谓词性成分,表示“时间、空间距离上的经过”,突显客观义。“不过”是否定词“不”与“过”构成的否定结构,前后属状中关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过”发生了词汇化,由“不超过某一限制”引申出“仅仅”、“只”等表示说话人态度、情感的主观义。在前后小句语义方向不一致的语境中,“不过”衍推出转折义,由副词转变为连词,是说话人用以调控听话人认知状态的语言手段,体现交互主观性。从否定结构到副词再到连词,“不过”经历了一个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副词"也"的主观性获得做出了解释,认为"也"字的功能多义性是说话人对"比较"框架主观识解的结果。也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三种句法形式,对应"也"字主观性的不同程度表现。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语气副词"也",虽然"类同"义已经淡化,但"比较"框架还在起作用,作为程序信息,它引导听话人把话语前提和现实事件进行比较,得出说话人对现实事件的评价态度。  相似文献   

3.
疑问副词“还”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句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言环境,"复、又、仍然"义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义基础。正是在疑问句语境中"还"的"复、又、仍然"义弱化乃至丧失,"还"变成了一个疑问副词。这种虚化轨迹可以得到类化机制的支持。疑问副词"还"开始表示询问语气,后来主观性增强,具有了反诘语气。  相似文献   

4.
《老乞大》四种版本依次反映了元、明、清三代语言的使用情况。对其中因用词不同而造成的异文进行比较,考察语气副词的更替演变,可以从侧面勾勒出元、明、清三代语言的发展变化。《老乞大》四种版本语气副词的历时更替,既能反映其词义演变规律,也能反映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相较于元、明时期,清代语气副词由隐而显,使用频率增加,这表明当时语言的使用更追求严密性,更突显说写者的主观性,讲究交际中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一旦"最初用为数量短语,意思是"一个早晨或一天"。先秦时词汇化为"短时、顷刻"义时间名词,两汉时语法化为兼表情状的时间副词,意思是"忽然、一下子",魏晋南北朝时又进一步虚化为具有连接功能的时间副词,义近"如果、假如",并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整体转指部分的认知转喻机制是促使"一旦"发生词汇化的主要动因。认知隐喻、语义虚化、主观性强化、句法环境扩展是促使"一旦"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动因。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中关于"一旦"或副词或连词或副连兼类词的争议,"一旦"或表未然或表已然的分歧,都可在历时分析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动结构是介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之间的一种特殊语态。从句法上来看,中动结构表现为主动式,而在语义上又隐含着被动的含义。评价理论的观点认为中动结构具有评价功能。从评价理论的视角分析中动结构的评价意义,研究发现中动结构的评价意义是通过副词体现的,分别是介入、态度和极差意义,并同时在语势上可以加强或弱化。因此,中动结构可以实现说话人的主观性,体现了语言具有主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说话人在使用现代汉语语气词表达主观意义时的主体差异。研究表明:表达主观意义的语言手段多种多样,说话人为了实现交际目的需对其进行选择,这种语言选择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和话语功能的影响。文章尝试以语言主观性为理论基础, 建立现代汉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分析模式,然后对《雷雨》中语气词意义主观性的主体差异进行了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英语中不定期频度副词的代表, always体现了一定的客观意义。然而追溯至十七世纪,always体现为更强的主观意义。本文基于十七世纪至二十世纪的英语语料,考察了always的主观性演化情况,涵盖了 always与人称代词、认知动词和否定算子等语言因素的共现情况。结果发现: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always不仅体现出客观化趋势,还出现了范畴分化的现象。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的主观性现象以及意义演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主观性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中日人称代词都是语言中的主观性标示,但二者的用法却不尽相同,这同说话人的认知方式有着内在联系.日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日本人习惯从主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而汉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反映出中国人的识解方式比较灵活多变,时而从主观时而从客观识解方式出发认识客体对象,听话人也要根据具体语境不断作出调整才能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的表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客观地表达命题式的思想,还表达言语主体即说话人的观点、感情和态度,因此语言具有表情功能。语言的表情功能是语言主观性、主观化的具体表现。本文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从认知角度重点探讨了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并分析了主观性、主观化的心理认知机制(视角、说话人的情/移情、认识程度)及动因(语用推理和语境顺应)。  相似文献   

11.
受语言学家Dixon核心动词/非核心动词假说的启示,把这一理念用到了副词强化词中,提出了核心强化词/非核心强化词的设想,通过对不同种类强化词的讨论,认为very和much两词强化程度适中,中性,搭配宽泛,常常用来释义其他强化词,因此,是两个核心强化词.其余是非核心强化词,又分为最高强化词、融义强化和其他强化词,对语言的丰富表达同样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研究人的主体性的心理结构出发,探索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问题。本文认为,主体性在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结构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人类实践活动能力,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3.
译者地位的变迁与人类知识图谱的演变密不可分,人类知识图谱的演变始终制约着译者的主体地位变迁。人类知识系统经历了神学知识系统——物理学知识系统——生态学知识系统的变迁更替,译者的地位也相应经历了仆人式译者——隐身的译者——彰显的译者的升降起伏。  相似文献   

14.
近代人类主体性的张扬以及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本文结合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以及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自然的主体性意蕴,完善人类的主体性,消除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关系,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主体研究是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焦点,是学术界较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主客体问题的实质意义是探讨和确立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教学主体研究的重要性是基于主体性理论对人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着教学主体研究的未来走向,即走向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汉语中副词强势语的认知分类和语义特征为根据,对汉语中尤其是一些报刊和口语中流行的"副词+非度量性形容词化名词短语"的表达法从副词强势语的语义含义、"误用"现象的认知分类和语义表征以及"误用"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及理论依据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种表达法虽在语法类属上出现跨类"误用",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又具有合理性;虽为误用,却很流行,给语言增添了多样性和新奇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围城》中的隐喻为例探讨隐喻的主观性。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少总是包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近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给予充分的关注。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必然具有主观性。隐喻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隐喻表达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 ,主体性作为以强调人的精神能动性为宗旨的哲学范畴 ,在唯心主义阵营中徘徊和嬗变 ,而与唯物主义哲学无缘。费尔巴哈曾试图占有主体性 ,并且在通往主体性的道路上付出过艰幸的努力 ,但始终没有跨越主体性这个“卡夫丁”峡谷。马克思深谙主体性对唯物主义的巨大价值 ,以实践作为中介 ,胜利地完成了从唯物主义本体论向主体性的跨越 ,从而结束了唯心主义在主体性领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主体“人”。品德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育对象主体“人”是否在内心服膺道德和在行动上是否实践道德。因而品德课程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体人,,来进行。然而在传统的品德课程与品德教育中,我们的失误之处恰恰是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对主体“人”主体地位的漠视与淡忘。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品德课程改革中,应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英语强势词语义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里使用频率很高的强势词主要有very、completelye、xtremely、exceedingly、absolutelyf、rightfully等。还有一些词也可用来强调程度,这些强势词根据语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强势词进行研究,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