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2.
时讯快递     
浙江省落实救助安置政策着力孤儿保障工作浙江省现有孤儿近1万人,其中有3000多名孤儿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孤儿保障工作,近几年来,通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不断提高孤儿保障水平。一是不断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  相似文献   

3.
周文  袁仿来 《社会福利》2008,(11):24-25
成年孤儿安置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儿童福利机构发展的瓶颈,本文对10年来上海成年孤儿安置模式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一些在安置成年孤儿回归社会过程中需考虑和探讨的问题。文章分别对儿童福利机构在成年孤儿安置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上海市成年孤儿安置的具体做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有益探讨,为国内儿童福利机构的孤儿安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国现有57万孤儿,其中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10.9万,社会分散抚养的40多万。如何既做好散居孤儿的保障工作,同时又不断提升机构的养育水平,实现两者兼顾,一直是民政部门着力探索的内容。自《国务院办公斤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发布以来,全国各地如江苏、湖北、浙江等地已经开始依托儿童福利机构成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旨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提高儿童福利水平。2013年6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3]33号,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保障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分散抚养孤儿的权益保障做出制度性安排,也为进一步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9,(3):60-60
浙江省现有孤儿近1万人,其中有3000多名孤儿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孤儿保障工作,近几年来,通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不断提高孤儿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首先,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系统化的思维所谓系统化,就是把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的工作纳入到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中去思考,去设计和推动。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有两大支撑:一是各类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主要包含儿童福利的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它是以津贴的形式,通过现金发放到困境儿童或其监护人手中。二是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主要包含基层福利服务机构、站点、人员和其他专业化服务机构,解决提供服务的问题。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纳人中国儿童福利体系这个大框架中去定位和思考,在政府制度性保障的基础上,着力提供福利服务,发挥补充作用。其次,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规范化的举措所谓规范化,就是民间机构要像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一样,规范运行、按章办事。为此必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理念要规范。对待养育孤儿、弃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思路之一:儿童福利保障的范围.坚持福利机构供养的孤儿与社会散居的孤儿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的儿童福利对象尽管包括了孤残儿童,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限于社会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  相似文献   

8.
儿童福利政策的重大突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于2010年11月出台,国家第一次直接通过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制度性保障,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儿童福利的观念和认识发生重要转变。从福利理念上看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福利保障对象的范围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而逐步拓展的,从孤儿到困境儿童最终目标是所有儿童,儿童福利呈现从补缺型向普惠性不断转型的轨迹。过去,儿童福利仅限于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在已进入了以全体孤儿为福利保障对象的新时期,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已将机构内和社会散居孤儿统一纳入,并确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贯彻国办精神,努力构建完善的孤儿福利保障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拓展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加快中国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徐建中 《社会福利》2013,(10):15-17
儿童福利机构是孤儿保障工作的专业机构,是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在儿童福利事业总体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切实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儿童福利,从广义上讲,包括负责儿童社会福利工作的组织机构、儿童生存和母婴保健措施及机构、有关儿童工作的法律和相关保护政策、儿童受教育权益等保障措施。从狭义上讲,主要指政府为收容“三无”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而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儿童福利机构作为孤残儿童福利的主要力量,机构不断扩大发展,职能也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2.
健全救助制度 构筑新型模式 工作重点:构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结合的新型儿童福利模式 对于孤儿的救助,绝不能等同于低保,它是政府对特定群体的特殊保障,本质上是一项福利制度。在2008年底召开的全国民政会议上,李学举部长明确要求:“对孤儿,要根据儿童发育成长的需要,科学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养育标准。”为此,民政部制定并颁布了两个标准,即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安排部署加强孤儿生活保障和推进儿童福利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甘肃省民政厅于2011年7月25日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孤儿生活保障儿童福利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推进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出席,并对甘肃近年来孤儿生活保障和儿童福利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启动迅速、进展顺利,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发展较快、一些机构规模令人振奋,专项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卓有成效,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强调,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全面体现了三个最早;最早以省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孤儿保障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最早启动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工作的省份之一、最早开展儿童福利信息系培训班和利用信息系统上传孤儿信息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标任务】 全面建立健全孤儿保障制度,确保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省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都建成1所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30万人口以下的县(市、区)都建成1个在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内部设立的儿童部。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是沈阳市辖区内惟一一所儿童福利机构。也是辽宁省规模最大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养弃婴、弃儿、孤儿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380名,其中,90%以上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残疾或患有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16.
儿童福利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构照顾又称为机构收养,院舍照顾,福利院照顾,或福利院收养,是儿童福利的一种替代性服务,是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的收养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的福利性机构,如儿童福利院、育幼院、孤儿院、 SOS儿童村等。机构照顾是儿童福利照顾的主流,在世界各国广泛存在。   中国的儿童收养机构有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中的儿童部、孤儿学校和 SOS儿童村等。诚然,自建国初期至今,儿童福利机构照顾的生命力一直在持续发挥和发展,并且不断有新的内容予以丰富,但不可否认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1.无法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现有孤儿8741人.城市孤儿3499人,农村孤儿5242人;城乡社会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孤儿2027,社会散居孤儿6714人.有残疾的约2400人,占孤儿总数的 27.4%.全省现有城市儿童福利机构18个,其中省本级孤儿学校1个,市级儿童福利院(部)14个,县级儿童福利院及联办儿童福利机构3个,共有床位1725张.  相似文献   

18.
张华 《社会福利》2012,(9):28-29
2011年6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明确机构供养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等福利政策的同时,第一次在省级规范性文件中提出了“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将“困境儿童”纳入到福利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新时期,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国儿童福利事业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春天”。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做出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重要批示,民政部会同中央综治办等15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同时,民政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和完善集养护、教育、康复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怎样适应新时期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孤残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孤儿救助”——福利特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救助工作是指对孤儿群体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各项权益的全面保障。我国的儿童福利具有补缺型特征,这里的“补缺”是指福利保障对象是补缺的,不是覆盖所有儿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局限于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阶段逐步扩大到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但儿童福利的标准和内容不应是补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