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现代性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现代性的具体展开则是通过这两个基本维度渗透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产生深层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市场经济为参照系的社会系统、政治管理的理性化操作和大众文化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把理性看作现代性的基础,但理性在发展中发生了扭曲,使现代性产生了难题。为了寻找解决现代性难题的途径,哈贝马斯考察了西方近200年来现代性批判的两种传统,认为以往哲学家们之所以未能解决难题,是因为他们的思路局限在意识哲学范式内。他分析了在意识哲学范式内无法解决难题的原因,认为意识哲学的范式已经枯竭,解决难题必须拒斥意识哲学,重建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哲学的伦理化,即哲学经过古代的宗教化和近代的科学化之后而进入道德和伦理之域。哲学发展的这一重要趋向给当代哲学提出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是"合理的现代性"的塑造和构建,特别是重建价值观和整个价值体系,为人自身的需要和欲望立法,从而有效解决科学性与价值性这一现代性的根本矛盾和悖论。这对于当代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现代性"的塑造和中国现代化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批判哲学是当今现代性论争的焦点之一。现代性重建派只强调康德哲学中的知性立法的一面 ,而忽视了理性的规范作用。后现代主义则与之相反。其实 ,双方都歪曲了康德有关知性立法和理性规范的论述的本意。康德是要指出知性立法和理性规范是相互制衡的 ,也即互相渗透和互为解放力量的。因而 ,现代性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化 ,这只是表面现象 ,而在于知性立法和理性规范之间互相制衡的机制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5.
从哲学转向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早开始“拒斥形而上学” ,并实现由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哲学派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以“绝对本体”为依托的直观地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诉诸实践 ,回归现实的、感性的生活 ,世界、存在被理解为不断生成和显现的过程 ,并以此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我们应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 ,并从中领悟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就是它的实践性。这一理论特质在中国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实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文章从对阶段性时代特征、历史基本问题、发展路径选择、思想认识路线和辩证法丰富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在中国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现代性的背景之下,管理学和哲学的融合成为“显学”.管理哲学自20世纪末问世以来,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管理哲学的现代性嬗变入手,叙述了管理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新时期企业或机构管理科学的新趋势,提出了将“人本主义”“人的价值”等哲学观和方法论,渗透到管理科学体系中去的基本观点;并在策略研究和现代性意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性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提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有特殊意义。中国的现代性和现代化虽受西方的影响与之有相似之处,但中国现代性和现代化与西方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性形成中有塑造作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指导作用。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现代性,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伟大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研究科学哲学领域里后现代思想的起源及其基于理性的反思计划,指出后现代科学哲学所固有的现代性本质,同时提出后现代科学哲学是在科学与历史、科学与其他文化关系上对现代科学哲学的精致扩展,其目的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科学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的世俗化结果对哲学带来了挑战,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无疑构成一个迫切的历史课题。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反思的意义上说,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两大事件即"哲学的终结"和"语言学的转向"实际上构成哲学思考的两个误区。其次,关于普世主义问题,虽然理性的多元化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借助于公共理性的培植与成熟,人类能够在根本的价值观念上形成共识。再次,随着"公共性"、"公共领域"日益上升为哲学的重要范畴,公共哲学对于建立公共生活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面对世俗化和工具理性的盛行,哲学人性论应当为人们敲响警钟,哲学应弘扬人性中的光辉、批判人性中非善的一面,以此来提振人的精神,重塑人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过程,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内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然过程之为哲学范畴却较少引起当代学者们的关注,研究过程思想的文献寥若晨星。过程思想的实质是辩证法,恩格斯把过程思想誉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它贯注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之中,开掘马克思主义过程思想资源具有深厚的现代价值,对马克思主义过程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以期推进其学术研究进展,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提供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信息本质是"物质在时空存在的尺度"的观点,并作出了信息坐标、信息域、信息空间等一系列假设.  相似文献   

13.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西方传统的意识性哲学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乃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该哲学不仅从身体出发以其突出的此在、性感和历时的性质而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其哲学的整个历史亦循着一种迥异于西方哲学史的理路而展开。如果说西方哲学史是一我思之于我思对象不断逼近的线性论的历史的话,那么中国哲学史则体现为一根身的道体一辟一阖的循环论的历史。就其大的脉络而言,先秦哲学标志着身体的挺立,宋明哲学则意味着身体的退隐和与之相偕的心识的觉醒,而明清哲学则代表着向身体的回归的运动。这一中国哲学史的内在理路的揭示,既历史与逻辑一致地是对身体而非心体这一中国哲学本体的真正澄清,又对于我们把握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以一种历史的辩证法为我们表明,正如西方的意识哲学的启蒙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现代文明那样,在后现代日行日近的今天,对中国古老的“身体之书”的重新解读,也必将使中华文明再次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发展动力,作为新工具、新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了政府公共行政效率,并潜移默化地改善了现有生活方式,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工智能由"主体"人创造,人对技术的发现遵循着自然律,但是日益进步的技术导致人主体理性膨胀,出现了现代性困境,人对技术依赖度越强,越受技术奴役,形成"人与机器的二元对立关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人类应理性使用新工具,运用哲学的思维规范AI伦理、拥有AI思维。  相似文献   

15.
在19—20世纪之交的时候,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性主要显现为几个主要文学流派:哲学上的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美学上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分别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它们共同揭开了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序幕,鲜明地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美学是人类在追求乌托邦理想的历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的美学哲学地位也翻开了新的一页。美学的现代性,不断被自觉的前卫艺术所更新,审美的内涵和内容都发生着变化。现代美学一边摆脱陈旧的规范,一边实施现代化转化,从而达到美学和艺术的完美联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现代性的角度和后现代的文化视野对闻一多的文艺思想和诗学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闻一多诗学在20世纪中国诗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先驱者的意义,他在跨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对现代诗学作了全面的融会与打通,从形式美学、艺术人学、历史诗学三个方面完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建构,成为本世纪中国诗学的巨大丰碑。  相似文献   

18.
新感觉派作品中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图从赞美都市,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肯定现代文明带来的进步,肯定科学关注科学,打通科学与文学的界限这几点上说明新感觉派作品所具有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从英美法系判例制度的哲学前提即经验主义的思维模式入手,对经验主义在判例制度的事实发现和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作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判例制度对实证主义法哲学的促进进行了研究,对判例制度与经验主义哲学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阐释.作者认为判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经验主义哲学的支持,经验主义为判例制度提供哲理基础而成为判例制度的合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施蛰存是上世纪30年代一位颇有成就的编辑大家,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他存有偏见。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推介了一大批现代派作家,也培养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还为左翼作品提供了发表平台。《现代》杂志的商业运作模式,自由精神所表现出的包容性、开放性,充分展示其特有的现代意识。值得编辑同仁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