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春林区在“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困境中,实施林权改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政策面临着林业生产效率与社会稳定的两难选择,需要引入低息贷款和国家保险政策来缓解矛盾。鉴于基于主体的政策仿真方法对政策复杂性有更强的解释能力,采用基于主体的仿真方法对伊春林区改革政策进行分析,着重介绍了领域模型、概念模型、可操作模型,提出针对低息贷款政策和国家保险政策的研究假设,通过仿真模型得出林户数变化情况的仿真结果。通过分析,认为低息贷款和国家保险政策可以在提高林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持社会稳定,但是需要付出较高的政策成本。  相似文献   

2.
关于公共政策研究范式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问题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其研究范式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支持了不断试错的进化主义认知理念,支持了基于仿真环境的群决策方法,由此还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行未来场景的推演和校正,这些构成了新的公共政策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西方借鉴与本土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它由政策输入、政策转换和政策输出三大环节构成。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以金登的多源流分析(HS)、萨巴蒂尔与杰金斯的支持联盟框架(ACF)、政策网络理论等为代表,而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则是基于群众路线的中国特色政策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规则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以工作流和过程建模技术为基础,研究CRM系统的建模,是CRM系统的建立和顺畅运行的关键。因此,将动态过程建模的思想引入CRM系统的建模过程中,按照逐层分解的建模方式来简化系统的复杂性,并采用事件驱动的、基于扩展业务规则的方法进行CRM系统的过程建模和系统性能评价,是针对CRM系统进行建模的有效手段。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建立出全面支持CRM系统运行、监控、仿真和性能评价的过程模型。根据该方法建立的CRM系统的模型经过仿真实验和企业实际应用,证明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利益分析研究方法,构建政策利益分析框架,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与利用政策安排进行梳理,得出农村宅基地公共政策的创新和完善应着眼于政策利益的增进和分配2个层面:政策利益增进层面应做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环境利益的协同增进,并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增进;政策利益分配层面则需做到保障基本合理利益、维护核心公共利益、补偿受损合理利益、打击非法失常利益、促进主体利益契合,从而形成均衡的宅基地公共政策利益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6.
将产品属性抽象为各类参数并依据实际经营目标进行数学规划求解,是产品族设计的核心内容。作为现实问题与数学规划模型的中介,概念模型是一种服务于数学建模的分析框架。产品族设计流程分解是构建概念模型的基础。通过细致研究各阶段决策重点对于数学规划模型四类基本要素的影响,构建并完善了面向产品族优化设计的概念模型。最后,通过某PCB生产企业BUM产品族设计过程中数学建模的简化实例,对概念模型的使用做出了形象阐述。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主政治下的公共政策行为是一种责任行为。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政策主体必须对其政策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文章提出了公共政策责任概念并初步分析了其含义与构成。公共政策责任是笔者基于政策科学视角所作的责任分析与界定。强化公共政策责任是中国当前提高公共政策绩效的关键,这包括强化公共政策责任意识、完善政策监控机制和对失责者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研究方法的重大突破.针对当前经济-能源-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所表现出的复杂性特征,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角度进行重新认识,重点阐述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过程需关注的交互作用和涌现、自适应学习机制、分叉与突变等重要主体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主体可计算经济学在经济-能源-环境建模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9.
移动无线信道特性的建模和仿真对于现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无线信道建模仿真方案,并对三种具有普适性的冲激响应信道模型进行了从模型转换、参数设计到图形建模等环节的模拟实验,建立起统一的、一体化的信道建模仿真实验框架,为移动无线信道的建模仿真分析和传播预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政策方案、执行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对于公共政策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公共政策的规制和引领,政策目标的形成过程首先要分析政策主体的需要和政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明确政策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博弈。通过协调政策子系统之间的低碳政策信仰、构建政策主体之间及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低碳对话机制、引导低碳舆论融合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生活呈现出复杂性,随之而来的大量公共政策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对一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了解主要的政策分析模型以及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我们做出科学的公共政策分析的技术支撑。因此,本文将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各种理论模型进行评述,以期为现实的政策分析提供模型借鉴。  相似文献   

12.
常欣 《国际公关》2023,(9):83-85
公共政策连续性体现在公共政策的阶段稳定性、公共政策变动过程以及变动前后内容的连贯性等方面。每个公共政策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环境都有不同,各种环境因素都在随时发生变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外在因素影响。政策运行需要一个过程,政策连续性需要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在实践中针对各种可能影响政策连续性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环境、利益关系等权变因素做出合理调整。本文基于政策权变性反思,从公共政策运行规则和程序、干部人事变动、政策目标等角度提出了强化政策连续性的权变性设计,以期对提升政策连续性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助学政策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问题.我们必须对高校贫困生助学政策这一具体问题从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视角,运用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对其产生背景、变迁过程以及存在问题作深入细致的探讨;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给出进一步完善政策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中的信息监督是保证政策信息真实、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公共决策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基于博弈论模型,论文分析政策系统中的各方政策主体的利益诉求,从官方主体、半官方主体、民间主体三方面入手,构建政策主体关于政策信息监督的博弈模型,分析其博弈行为与均衡条件.在理论求解的基础上,为改进政策信息监督机制提出合理建议,认为激发政策信息监督行为可以从信息公开、政策学习、奖惩激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被组织成员所接受,进而成为组织共享价值观,是一个组织内价值观自顶而下、由点到面的扩散过程。从组织视角研究价值观扩散的概念模型与扩散过程问题,将组织价值观扩散现象分为组织认同和价值观冲突、"网络结构对等"视角的价值观扩散和非正式组织的价值观扩散三阶段复杂系统决策问题,提出了组织价值观扩散过程模型—DMOV概念模型,并通过多主体建模技术ABMS实现了组织价值观扩散的数据模拟与过程仿真。  相似文献   

16.
基于系统工程建模语言(SysML)与高层体系架构(HLA),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系统虚拟样机(VPCS)的开放式协同仿真建模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VPCS中各类学科异构模型的集成和协同仿真。将VPCS划分为顶层模型、联邦模型和领域组件模型,并分析了VPCS的模型调度机制;利用该方法,对某型无人机的飞控系统虚拟样机进行协同仿真建模,结果充分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多层次、多粒度、多领域的VPCS仿真建模。  相似文献   

17.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模与多主体社会仿真实验,分析研究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对事态演变的影响。首先,构建了地方政府部门与社会弱势群体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了地方政府部门机会主义行为将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次,基于昆明螺蛳湾商户聚集事件事态的演变过程,运用多主体社会仿真方法检验演化博弈理论模型的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案例结论。将社会仿真实验方法应用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的研究结论表明,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态扩大趋势,同时也延误了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经济转型期公共政策的现状与特点,探究政策文化对政策制定与执行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我国公权主体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公平与公正性、有效性与绩效性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政策评估已成为政策科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基本主题。政策评估主体在整个政策评估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会对评估结果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概念及类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体系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自政策科学产生以来,公共政策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在其基本分析单位——公共政策的认知及本质上仍存在着巨大的歧异。从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入手,对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性质、目标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它的公共性,并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时如何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