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赖章云 《老友》2011,(3):60-60
你也说《老友》,我也说《老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体会:就是谁读《老友》谁受益。我读《老友》十多年,深感《老友》是本好杂志,她能教育人、警示人、启发人、鼓舞人。读着她的文章,与她那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同行,使我走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老友信箱     
《老友》2006,(8)
《老友》助我养天年我自1996年开始读《老友》。这份期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贴近老年人离退休生活。连续十年多来,我读《老友》获益匪浅。我不仅喜爱欣赏书画,更爱读刊中记叙革命故事和人伦道德的文章。在十年阅读《老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4,(4)
正我从2006年开始订阅《老友》。8年来,《老友》伴我度过退休生活,成为我每天的必读之物。我从《老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大。我觉得《老友》有四大特点:一、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使读者了解国家大事。《老友》始终坚持把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放在重要位置上,《时事纵横》栏目刊登的新华社记者撰写的《十年党建成就辉煌》《十八大开启新征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等文章都体现了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传递了党中央的声音。读者学习后,精神振奋、受益匪浅,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认清了形势。  相似文献   

4.
老友信箱     
《老友》2005,(8)
致《老友》我与《老友》相识十年了,是《老友》这位良师益友伴随我走过了十个春夏秋冬。春天,你化作鲜花,增添我们的政治气质。夏天,你化作甘露,滋润我们的生命。秋天,你化作硕果,滋补我们延年益寿。冬天,你化作火炉,温暖我们的心房。我的情感需要你来填充,我的精神需要你来支  相似文献   

5.
老友信箱     
《老友》2002,(11)
美哉,《老友》今年,是我订阅《老友》杂志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对《老友》每篇文章都认真阅读,每到年底便装订成册,妥善保存。《老友》杂志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放眼国家大事,记录国际风云,使读者特别是离退休人员能从各方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知识  相似文献   

6.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7.
老友信箱     
《老友》2006,(11)
《老友》伴我走好人生路《老友》,自创刊的那天起,我就与你相识到相伴相依.已十多年了,一直是你的热心读者,你是我的最好老师。你的风格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8.
雷雨田 《老友》2010,(1):64-64
我与《老友》结缘整整13个年头。读了13年《老友》,也陆续向《老友》写了一些稿子。13年中,《老友》共刊登了我39篇文章。13年来,我心目中《老友》的编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热心为作者、读者服务的团队。  相似文献   

9.
彭江 《老友》2012,(2):68-68
我与《老友》相识近20年,现在我已古稀有五,每当读到《老友》倍感亲切,我和《老友》相知、相爱。《老友》使我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写几句,以表心田:  相似文献   

10.
黄存垣 《老友》2012,(1):63-63
《老友》专家门诊: 我患阴囊湿疹10余年,经多方治疗一直未见效?请问:此病应怎样治疗?  相似文献   

11.
刘向前 《老友》2014,(8):69-69
正最近,我认真阅读了2014年《老友》第2、3、4、5期《读者信箱》的《回音壁》。细细品味后,我深深感觉到《回音壁》是《老友》杂志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是进一步办好《老友》的新举措。《回音壁》把编辑、作者、读者拧成了一股绳。几十年来,我读过不少报刊,但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精彩的《回音壁》,编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给读者回音。不少刊物的《编读往来》只有往没有来,偶尔见到《编者的话》那也多半是"开场白",唯有《回音壁》具体而又直  相似文献   

12.
廖勇 《老友》2010,(1):64-64
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也是《老友》的受益者。自2003年退休后,我就订了《老友》,至今已和她共同度过了6年多的美好时光。6年来,《老友》使我身心受益。现在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14,(5)
正我与《老友》结缘已有11个春秋。我之所以对《老友》情有独钟,是因为《老友》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可圈可点之处每期都有,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修养很有帮助。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和受益者,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有时我突发灵感,便跃跃欲试,提起笔来学学写稿。令我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14.
赖世炳 《老友》2009,(8):64-64
我与《老友》结缘已有十几个年头了。通过阅读《老友》,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受益匪浅。同时,我经常给《老友》写稿,得到编辑老师的帮助和鼓励。时下,有些报刊社拒收或冷落手写稿。然而《老友》的编辑让我感动。我写了这么些年的稿件,都是手写稿,寄出后我还发现稿件有词句不通、有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3,(1):56-56
遂川县老干部局为我们每个退休干部都订了一份《老友》杂志。我每月一收到《老友》后,先认真读,自己读了几遍后,再把《老友》放到我办的农家书报亭里供大众阅读,于是我的这份《老友》成了大众的《老友》。由于《老友》办得好,大家都喜欢看,不仅有许多中老年读者喜欢读《老友》.而且一些年轻人也经常到我家来看《老友》。横圳村的大学生李勇,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到我家来借《老友》杂志。  相似文献   

16.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7.
饶华浪 《老友》2009,(9):64-64
我自1999年退休以来,就和《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订阅至今。《老友》与我相随相伴,不离左右。前不久我不幸被车撞伤,是《老友》陪伴我度过了人生最难熬、最痛苦的37天。  相似文献   

18.
黄存垣 《老友》2010,(1):57-57
《老友》专家门诊:口臭病已困扰我60余年,吃了芦根煎水和陈皮煎水,效果都不理想。请问:我这种口臭病应怎样治疗?高安市·黄××黄××同志:  相似文献   

19.
李年发来信     
李年发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总编:您好!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九江浔阳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时,我经常向老同志推荐《老友》这本好读物。《老友》已成为与我们老同志们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友》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全省及全国各地老同志的心田。我认为《老友》的最大特色是短、精、活、多。短,《老友》上  相似文献   

20.
刘国龙来信     
吴作兴 《老友》2013,(7):70-70
尊敬的编辑同志:我的工作是在县委老干局值班室值班并负责收发《老友》杂志。我发现许多老同志对《老友》杂志情有独钟,他们每月都翘首期待《老友》的到来,往往是这一期《老友》刚刚被领走,就有许多老同志跑过来问我:"新一期《老友》到了没有?""《老友》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