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他明确指出:“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后,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只能向市场要效益,而不能再向上伸手,等、靠、要。这是  相似文献   

2.
企业私营化浪潮从1981年起,英国政府就开始大规模地推行企业私有化政策,到1987年底,已将英国电信、煤气公司等20多个大型国营企业(职工总数60多万)私有化;1986年,法国政府计划将65家国营企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私有化,到1987年底已有13家大公司被卖给私人经营;1985年3月,西德内阁批准财政部将5家公司部分私有化的计划,其中有著名的大众汽车公司;日本已将国铁交由私人经营;美国甚至出现了私人管理的监狱.私营化运动被西方称为一场真正的经济改革.它把企业真正推进了市场,刺激了其对效率、管理和技术水平追求的热情;并且把政府从沉重的负担和具体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政府更有力量从宏观上推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如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在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政府要采取措施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企业要不断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练好内功,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国营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作为基层外贸如何走向市场,转换机制,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要改革基层外贸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活化企业生产要素。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统的过死,卡的过紧,责权利高度集中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自我管理、自主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生产要素达不到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动力不足,活力匮乏,举足维艰,制约了内部潜力的发挥和发展,为此,必须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活化企业生产要素。其一是把企业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也就是按照经营的特点,业务性质,划细核算单位,确  相似文献   

5.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状况,要增强企业活力,切实搞好大中型企业,必须按照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下决心把企业推向市场,以此带动和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这样企业才有出路和前途。如何把企业推向市场?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择其要者,提出一些粗略的构想。 首先,必须帮助企业牢固地确立市场意识。市场意识是指人们在市场经济关系中应当具有和遵循的观念,强化市场意识就是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有无市场意识,市场意识的强弱状况如何,这对企业能否进入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实质上是企业挣脱政府怀抱、走向市场,从政府的附属物转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的过程;是企业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中走向  相似文献   

7.
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重点从放权、让利 ,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 ,积极推行承包租赁经营责任制 ,再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把企业推向市场 ,无一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有益探索。直到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表明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以企业制度创新为特征的新阶段。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了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经营制度和…  相似文献   

8.
国营商业企业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改革后,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企业活力,使国营企业从市场疲软中解脱出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银行信贷资金是国营商业企业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商业企业经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效益和货币收支计划的完成,而银行信贷资金的限制或扶持,又直接影响着商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根据商业企业“四放开”改革的实际,银行要积极主动地做好配套服务,以适应商业经营改革不断发展深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新的时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国营企业推向市场,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人们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实践中发现,新旧经济政策导向的矛盾、摩擦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种种不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政策障碍还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笔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6月3日—12日,我们在常州、镇江两市进行了本专题调查。调查所涉及对象为:两市的体改委,计委、经委、科委、外经委,部分主管局,银行系统,不同类型的大中型企业,总工会和部分工人代表。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一、把企业推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营企业正在摆脱以往行政机构附属物地位而向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转化,但企业与政府的脐带并未真正切断,这使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并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把企业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形成的一个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11.
一、国营企业改革的困难 我国国营企业改革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不能说没有成绩,成绩是不少的,但改革的目标还远未达到。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困难重重,说明改革的成绩确实不够理想。为什么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原因很多,除主观原因外,还因为企业改革存在着很多客观困难。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国营企业改革的困难。但对存在哪些困难说法甚多。有一种说法,主要难点在于;①大中型企业处于“一肩双挑”的超负重状态,既有企业经营目标,又有社会目标;②企业积累与财政增收存在突出矛盾;③改善内部管理受企业经营条件很大的制约。另一种说法认为,国有企业搞不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有12,000余个,它们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据去年初的调查,全国国营企业的亏损面平均达35%左右,有些省市竟达50~70%。为此,从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要求与条件出发,深化国营企业改革十分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力的内涵一般来说是指: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活力的发挥有赖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营环境,也依存于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因此,探讨企业活力必须从这两个层次入手。一、宏观经营环境从国际上来看,目前国际环境虽然难以出现50~60年代那些刺激经济的偶然因素,但从总体上来说,整个国际环境还是比较有利于各国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 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农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中介企业,务必要随着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而转换,因而也必须同样参与市场竞争。这就客观上要求农行实行企业化经营,以商品一货币经营者的角色进入市场,以利润为经营目标,增强自身活力,使之成为“真正的银行”。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就是在经济活动中要坚持效益性、自主性、平等性和竞争性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现阶段农行在经营上存在着某些不利因素和问题,主要有: 一、观念上不适应。长期以来,银行部门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行始终拖着行政化,机关型,政策性的影子,经营意  相似文献   

14.
三月上旬,安徽省副省长龙念约请省内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座谈企业改革,会上大家较多议论了企业改革的深层问题,纪要如下: 一 要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把企业推向市场 理论工作者:改革的目标是把企业推向市场,这一点现在已经形成共识。为什么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并不自  相似文献   

15.
一、不平衡的改革与改革的不平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理论上已经明确,即建立以“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特征的新型市场经济模式。但是,从九年改革的情况来看,目前的经济体制与理想的市场经济模式还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混沌状态.我国前九年的经济改革偏重于搞活企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都围绕着企业这个中心展开.显然,这是一种不平衡的改革.在传统的产品经济中,由于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方面都没有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认为,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企业要克服许多困难和障碍,才能从旧的体制和经营模式中脱胎出来,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企业是否有发展活力,取决于它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而要加快推进企业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充满竞争活力的企业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研究企业行为的理论也随之诞生发展起来。它的诞生与发展,大大丰富了改革中微观经济学的思想宝库,同时也对改革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背景概述根据改革的进程,人们习惯把1984年以前的改革称作改革的准备阶段,而此后才是改革的起步阶段。1984年,国家推出了两项企业改革的重大措施,其一是当年5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在规定中,扩大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等十项自主权。其二是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关于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的报告的通知”。它使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更加规范和稳定,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经营机制决定企业的活力,企业活力又是经营机制的反映。具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要求我们更深入地进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这里就“完善经营机制”这一问题谈我厂的一些实践及探索。一、转换经营机制首先要转变经营思想,作出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是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市场环境建设滞后,不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所以必须下狠功夫推动广西市场化改革,把民营经济市场环境建设推上新台阶.政府在这场市场化改革中,应做有效的政府和有为的政府,实质是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用政府“强力的手”,以最快的速度促进市场要素的生成和发展,以最有效的手段弥补市场空缺,以最有力的措施提供优质的市场发展环境,以最务实的作风转职能促市场化向纵深发展,强力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从而使改革真正步入完善成熟的市场经济,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概括已经完成了。今后的任务,就是在这一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更加扎实地推向前进。令人欣慰的是,自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以后,我国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在城市正沿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以及政府转变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