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有其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族体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作为客观存在,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另外,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倡导者和杰出的领导人之一。957年他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他关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光辉思想的生动纪录,是我们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今天,重温《讲话》,尤其是其中有关民族繁荣与经济改革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民族地区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尽快改变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促进各民族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同志一生为中国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作出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几十年间他具体地领导和组织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胜利。在这个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特别是他关于民族区城自治,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方面丰富系统的理论思想,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族的视角,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辩证关系,认为当前民族差别尤其是各民族地区经济差别的扩大并非社会主义本质所派生。相反,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差别,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发展不平衡与各民族共同繁荣杜玉亭发展不平衡与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命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发展中的一对潜在矛盾。它是一个逐渐明显的实际问题,也是一个政策和理论问题。发展不平衡是云南民族问题的一大特点,但它在不同时期的内容是有本质区别的。总的说来,本世纪5...  相似文献   

6.
试谈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纪元,第一次建立了各民族劳动人民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始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时期。在此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日益增长,将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民族自我意识有所增强,也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必然现象。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 民族共同因素日益增长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时期是过去受压迫的民族完全解放的时期.是确立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时期,是逐步消除民族间相互猜疑、隔阂和不团结,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但决不能据此就把社会主义时期看作是民族融合的时期.我们必须树立民族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思想,做好民族工作,促  相似文献   

8.
民族融合问题是过去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和理论研究,现在大家已基本一致地认为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时期,而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这一认识从总体上来说是合乎实际的,完全正确的。但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还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回答。比如社会主义社会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条件?这  相似文献   

9.
文萃与信息     
费孝通谈民族共同繁荣问题 费孝通先生说:我们要吸收世界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解决好民族问题。我们大概要找一条社会主义时代民族平衡、共同繁荣之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对于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是受不了的。发展水平不同的民族要生存和繁荣,还得靠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承认民族间经济文化上的差距,而主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这和资本主义主张起点不同的民族自由竞争是根本不同的。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条路子。只要是我们这块土地上的民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成员,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我们不要民族  相似文献   

10.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根源。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铲除了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正确选择,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消除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和内容。实现我国各民族地区和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是新的历史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上。要解决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应该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立产业经济群落,选准民族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只有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而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历史上长期以来造成了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互相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又比较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因而,要缩小以至彻底消灭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不平等,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首先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而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振兴,又首先是和教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重视民族教育和改革民族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民族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阐明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二是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三是提出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四是规定民族工作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些观点均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民族政策向来与思想路线相关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遵循这一路线,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实际出发,充实民族平等和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政策,不断完善党的民族政策的内涵,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反贫困的主战场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而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则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现实障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邓小平同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等一系列理论指导下,我国的反贫困斗争进入了攻坚战阶段,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为各少数民族摆脱贫困走上共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各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国家整体利益、生产力这三者与民族关系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才能逐步地完满地解决。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个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而民族的发展繁荣又与人口问题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拟就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人口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谈一谈人口与民族繁荣的关系问题,以求教于人口学界和民族学界。 泾源县属我区南部山区,位于六盘山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民族理论,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族理论: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实质是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2、民族问题关乎国家统一;3、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4、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指出:“进一步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原则,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科学地总结了建国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决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深刻地揭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各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共同奋斗目标,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汉族先进地区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所谓共同性,就是说,它同我国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和要求是一致的,这是问题的主导方面;所谓特殊性,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正确地认识它的特殊性,把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