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应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剖析,说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应与实物资本一样享有股权分配的权利,特性又决定了它与实物资本参与股权分配的形式不同。本文在对人力资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股分为管理型人力资本股和技术型人力资本股,对这两种股权提出了各自的分配模式。指出必须运用有效的股权分配机制,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企业的效益,并实现与国际人才制度的接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国内企业理论研究中形成了一个人力资本崇拜逻辑.这个逻辑合理地解释了一些现象,但是也制造了诸多理论疑点.该逻辑有如下一些理论缺陷:笼统地宣扬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重要;将人力资本的"独立"当作一个普适性话题;认为"独立的"人力资本可以获得"理想的"企业所有权;说人力资本的"独立"和"升值"就是要实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两个所有者的合二为一;强调人力资本所有者会演变为企业所有权主要的拥有者;提倡人力资本股权化应该成为当前中国企业的普遍选择.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激励对象固有特性关注不足导致传统人力资本激励方式激励效应有限。欲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必须充分结合人力资本固有特性建立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动态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机制包括人力资本股权初始确认机制、人力资本股权动态调整机制、人力资本风险担当能力强化机制和基于动态产权的收益分配机制四个子系统,它能将人力资本存量、质量、实际输出量与股权份额进而经济利益有机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价值创造积极性,释放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4.
从所有权角度界定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和股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在企业激励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产权与所有权的角度来定义人力资本产权,并据此来分析企业内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出发,要克服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信息非对称的存在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的有效激励方法应为股权激励。但企业内人力资本依据其“资本”属性可以划分为企业经理和技术人员等核心人力资本和企业普通员工等一般性人力资本,不同的人力资本其激励措施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股权化的理论基础 ,阐述了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实践 ,并对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本股权化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建立多层次股权激励机制 ,实现国有企业人力资本股权化 ,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长期持续高效率运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任何经济的运行都离不开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两类资源的配置。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资源可以通过行政性的计划指令调节分配,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资源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功能发挥得以配置。物质资本由于其“物质性”特点,其所有权有其转让性特点。而人力资本具有不可转让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必要对人力资本参与价值分配做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对人力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营与物质资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巨大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特别合约。企业资本有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分,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拥有企业的产权,同样有权参与企业剩余的索取,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是企业所有权的重要构成。对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来源、实现依据及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论人力资本产权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俄国在进行物质资本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必须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产权的激励、收入分配及配置等重要功能,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有效利用,这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实现现代化目标、赶上发达国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既要有合理的定价方法对其自身价值予以认可,又要有合理的激励措施来引导其有效投入.高校人力赘本的定价,不仅要从投入角度考虑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而且要从产出角度考虑人力资本的运行规律.高校人力资本的激励,应该以人力资本的定价为基础,体现人力资本的主导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本与现代企业产权激励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产权具有动态演化性,清晰的产权界定将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分享制下,不仅是实物资本,而且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是企业投资人,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共享企业剩余,这正是分享制区别于雇佣制的本质特征。为了顺利构建并实施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分享制,需切实加强对人力资本营运产权的价格测评和配套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人力资本积累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因此,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教育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从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转变思想和加强对教育行政主体的监督方面提出了教育发展中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韦伯职业分层的三个标准,认为再就业经济地位(收入)是衡量失业者再就业职业地位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保定市300名失业者的实证研究,着重考察了失业者拥有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其再就业经济地位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集中在嵌入的网络资源)对失业者再就业经济地位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资本却出现"失灵"现象.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保定市在正式制度"缺位"的社会结构转型期须重视社会资本对再就业经济地位的效用与局限性、应进行正式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加强再就业培训等人力资本的更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内涵往往局限于人的体能资本和智能资本,并由此展开相应的人力资本投资。在参考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刻思考,探索性地扩展了人力资本的内涵,认为个人的人力资本除了智能和体能资本外,还应包括人的信誉、个人魅力、社会关系和公共知名度等。研究人力资本理论对今后企业和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企业人力资本成为实现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时,不仅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知识、能力的投资,也要注重对其人格培养的投资,要将人格要素纳入企业人力资本的概念中。同时,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和企业人力资源加以比较分析,并在企业人力资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企业人力资本具有的功能,并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与运作提出相关意见,可以为人们充分认识企业人力资本,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的价值是其定价的基础,体现在为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实践中,人力资本的价值由于缺乏显现的指标信号及由配置主体认识的局限性而形成错误的配置等原因,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征。在对影响人力资本定价的两个核心要素——人力资本的价值性与独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人力资本的属性特征,选择与之适宜与匹配的定价策略,可以实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对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及人力资本收益结构的有效安排。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配置机制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及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中国人力资本计划配置的低效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力资本的配置逐步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 ,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加快人力资本市场的培育 ,完善人力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及相应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7.
企业作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一个特别合约,人力资本是否应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分享企业所有权是当前学术理论界讨论的焦点。文章侧重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企业所有权的客观因素。这些客观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价值显现的动态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专有性以及人力资本的团队特征,认为人力资本的上述特征在客观上决定了其获得企业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理股票期权性质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它是负债还是权益;它应不应该费用化。针对这两个问题,文章深入分析了经理股票期权的产生、本质,认为:它是现代企业为了实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这一效率最大化原则而采取的最为突出的一项激励措施,应属于权益而不是负债;它可以看作企业接受经理以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即他需付出比从前多得多的辛苦和努力才能满足行权条件,故企业须在受益期内将期权的价值摊销为费用,因为行权后经理就变成以物资资本进行投资的投资者了。  相似文献   

19.
滨海新区的人力资本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必然需要人力资本的参与,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也需要把握这样的机遇。由于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需要联结的纽带,人力资本运营的目的恰在于联结供需双方,从整个社会看,能够节约成本创造更多价值。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应突破以往只关注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的视野,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整个社会及市场环境下运营,致力于构建滨海新区人力资本运营系统,提高滨海新区人力资本的运营效率,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