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出现过的失误,都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权力运转有关.总结一下党在权力运转中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取得更大的成就,不无神益.一、权力运转的动态结构(-)权力正向运行的程序权力正向运行程序是由信息综合、决策立案、执行操作和结果评估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动态的、递进的系统.1.信息综合.这是权力运行的第一个环节。所谓信息综合.就是对权力客体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其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理性判断,即上…  相似文献   

2.
廉政建设的关键在于完善权力监督体系。目前,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存在着诸多缺陷,比如:内部监督有力,外部监督少力;注重事后追惩,事前事中监督不力;自上而下监督有余,平行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不足。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以下思路值得重视:首先,要充分估量健全完善权力监督体系的重要性;其次,必须注重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必须考虑到权力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第三,要向公众公开权力运行的过程,要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第四,要切实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最后,要切实发挥民主在权力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健全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必须按照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制度有效的权力运行原则在党内权力授予机制、党内权力运转机制、党内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4.
权力清单制度自正式提出和实施以来,在实践中有效制约和监督了行政权力的运行,产生了良好的制度功效。但若以制度的规范化运行为评价标准,则不难发现权力清单制度仍然在制定、执行、监督等环节上面临着一些困境。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实现权力清单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可以通过明确权力清单的制定主体与制定程序、形成上下一致的权力清单编制模式、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与配套制度、强化权力清单制度的严格执行、建立权力清单制度的动态管理机制等方式对其加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法院行政事务管理权从司法权中分离伊始,便是带着维护审判公正与效率的使命。遵循权力运行规律和体现法治精神的权力配置,才能为司法行政权的践行之路提供保障。目前我国法院行政事务管理权分别归属于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和政府综合部门,导致了行政管理权对审判权的干涉。法院行政事务管理权与司法权相分离,符合权力制衡、程序正义理论和权力运行规律,借鉴国外的司法行政权力配置模式,结合现实国情,我国的法院行政事务管理权可进行二元化构架:大部分司法行政事务由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外部管理执行机关予以管理;少部分需便捷、专业的管理形式的行政事务由法院内部自治管理。  相似文献   

6.
1978~1992年改革开创期党的权力运行中之所以出现腐败现象,从政治生态学维度看在于权力运行的内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迁,相应地滋生了诸多特殊化劣变生态因子.在内环境上体现为“文革”中所形成的“病变化”权力运行体系的“遗毒”影响,复归的传统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环境变迁不同步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部分和不完善环节等.这些特殊化劣变生态因子导致了改革新条件下反腐败形势及其任务的艰巨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乡村组织行为与乡镇企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镇企业一直运行在市场和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环境中 ,这期间乡村组织拥有获取要素、组织交易和规避风险的权力资本。这些权力资本必须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结合才能实现其价值。同样 ,企业家也必须有乡村组织的保护才能将企业经营成功。权力资本与人力资本形成套住效应 ,成为关系专用性投资极强的资产。本文认为 ,乡村组织和企业家将选择总体上投资扭曲最少、盈余最多的合作方式。因为不同地区乡村组织所控制的资源不一样 ,而且不同行业对权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有不同需求 ,于是 ,现实中的乡镇企业就有集体所有制与私有制之别。集体产权安排不仅在一定时期内有效 ,而且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将会在长时期内并存。  相似文献   

8.
推进党内权力配置的科学化,是现代政党政治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启示,是遏制腐败现象的现实需要,对于优化党内权力结构、促进党内权力良性运行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有关党内权力划分和监督制约的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体系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党内权力配置体系改革,必须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党的委员会制度、建立科学的党内监督领导体制和制约有效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等方面寻找着力点,努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完善的惩防体系,江苏实施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其通过优化权力流程,“绘制运行图、找准风险点、明确操作人、落实监控法”,以达到权力在内控中规范,在阳光下运行,在网络上监督.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具有诸多的正面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部门主要领导游离于监控之外,监控机制被喻为“手电筒”——对下不对上等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大内控体系,解决控不住、控不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增加行政透明度,破除审批过程中的“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0.
权力运用和权力制约是权力运行过程中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权力运行是国家行政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在权力运行中不仅注重权力运用的客观规范性,更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本文通过对中西监督制度的比较研究,探讨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监督制度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现状、缺陷以及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一分一离”、“一分一脱”的结构变迁后,构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组织新体系,但现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仍存在缺陷。本文先就其现状和缺陷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国外代表性国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窦凌 《学术论坛》2003,(5):39-43
世界各国在权力制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法律法规对权力的制约以及调动社会力量对权力的制约。国外关于权力制约的实践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的权力监控体系有重大启示。我国在建立和健全权力监控体系的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对"一把手"的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在遵循现代政党政治规律和领导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更为科学有效地实现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和引领。“党的全面领导”所要求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不同于“党的一元化领导”在特定历史阶段呈现的权力高度集中形态,对“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概念理解,也应避免以阶段性实践代替概念本身的倾向。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及工作机制的实践,既不意味着党的机构直接取代政权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也不意味着党背离民主集中制原则单向度发号施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进一步完善纵横两个维度差异化的领导体制,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组织运转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政治发展和时代变迁的视角,来阐述腐败及其反腐败的发生、发展趋势,总结出当今中国腐败现象的几个时代特征,并分析了造成腐败现象出现不同时代特征的原因,以及当前我国权力监督机制所表现出的诸多不适应,提出了今后我国权力监督机制在主体、客体、运转方式、运行状态、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特色之一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配合有余、制约不足.这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诉讼公正.赋予法院对强制措施、强行侦查措施、不起诉和起诉的形式裁判权,是实现权力制约的有效途径.如果我们纯化法院的功能,改革法院体制,增加对法院人力、物力的投入,就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5,(9):143-1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通过对十余年来我国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进行简略梳理,我们可以得出司法改革的设计和推进应当引进系统论的结论。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顶层设计必须关注这个系统工程的价值起点、时序性、整体性和有序性,妥善标定司法改革的目标、选择司法改革时机、采用司法改革的整体推进路径、推进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今后审判权力机制运行改革应当遵循司法规律,对审判权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对审判管理事务和法院行政事务采用科层制管理模式,实现"裁判的归裁判,管理的归管理",促进权力配置和运作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本文认为,中国法院系统正在进行的对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对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及顺利运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改革的背景在于审判工作的功能转移和法院在社会体系内的地位变化,改革是法院在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新的条件下对民事、经济审判中效率性问题和正当性问题作出的一种反应。作者导入了“调解型”和“判决型”这两种关于程序结构的理论模式来分析审判方式改革所具有的含义和面临的困难。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在于调解过程和判决过程的分离及重新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8.
有限权力的法治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的永恒主题是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法律关系的调控 ,其中以对权力制约构成法治核心。确立有限权力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要实现这一要求 ,必须以民主法治化为基础 ,完善能够体现民意、维护民权、保护民利的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对权力强制性、等级性、保障性在实施过程中有可能背离人民意志向反向运行进行制控 ,使有限权力成为民主法律规定的权力 ,是民主选举代表代行的权力 ,是受到国家主人监督控制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国际体系由其内部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而结构形成,结构单元的性质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决定了体系结构和体系模式。在国际体系中,主权国家作为主要结构单元彼此之间互动,对国际体系的内部权力分配产生影响并作用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权力模式形成于行为体间的互动关系之中,表现为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和行为上的可预期性。特定的权力模式,建构起国际行为体间特定的关系形态,从而实现了国际体系中权力与生产性要素的分布态势与流动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从宏观的体系运行态势还是从相对微观的行为体互动结果来看,对权力模式的理解与分析都可以成为透视国际政治迷局的重要的理论钥匙。鉴于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导结构单元,人们可以通过对主权国家持有的国家权力规模和其他主权国家间权力指向冲突与利益关系的分析,对国际体系的特征做出基本描述。国际体系结构单元的权力互动主要体现为大国间的权力互动过程,在互动过程中,大国的权力欲望伴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积累而持续膨胀,进而产生对已有国际体系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安排进行调整和改变的企图和行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政府干预虽然在法律上具有先定力,但不具有终局性的法律效力,因此,法院对政府干预进行司法审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键的问题在于,法院在对政府干预进行司法审查的过程中,应当秉承何种审查标准和审查态度.这构成法院司法审查的司法理念.在一般意义上,关于政府干预的形式合法性问题的司法审查,被认为是法院固有的权力,但对于政府干预的实质合法性问题的司法审查,法院存在两种明显对立的态度,并由此形成司法能动主义和司法节制主义两种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