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证农民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在出现工伤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保障部6月1日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通知》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维护工作。要将  相似文献   

2.
记者: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中农民工参加人数最多的险种。尽管如此,有专家指出,建筑企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率不容乐观。请问,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主力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愈加重视农民工的健康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迫在眉睫。其中,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制度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应通过规范用工制度,设立专门通道维护事实劳动关系;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工按项目参保的执行力;发挥社会力量,确保按项目参保资金落实到位;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企业和农民工的参保意识;重视工伤预防,建立扎实的制度保障和人才保障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制度,从而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健康保障问题,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19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进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的通知(川办函[2006]80号)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快推进农民工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按照劳动保障部在全国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现将四川省农民工“平安计划”实施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快推进农民工特别是矿山、建筑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我部决定在全国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现将农民工“平安计划”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请各地于2006年6月20日前将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的具体工作方案报我部。实施中的有关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我部工伤保险司。  相似文献   

6.
运用公平理论和工伤保险理论,立足于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指标体系及相关原则,分析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公平性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存在工伤保险、雇主责任制和商业保险三种基本方式,并会长期存在,相互补充,其中,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并不断完善之中。针对三种方式,本文着重讨论了我国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探索在中国情境下实现保障公平性的系统路径,并建议在全社会倡导尊重农民工健康和生命,完善劳动法制体系,加强工伤保险制度建设,真正实现农民工职业伤害保障实质公平。  相似文献   

7.
<正>问:2008年,我市有位建筑领域的农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发生了三级工伤,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伤残津贴。由于该农民工年龄偏大,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现已达到退休年龄60周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定,是否可以停发他的伤残津贴?  相似文献   

8.
由于农民工群体所从事的为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且经常从事高危行业,特别是建筑业作为我们海门市支柱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更是备受关注.作为经办机构在改革发展新时期探讨农名工工伤保险问题,既要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又要有效降低相关企业的工伤风险,就成了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国家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和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以及省制定的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意见,进一步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劳动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下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的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尽快实现有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全覆盖,特制定农民工“平安计划”(二期)工作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将达到4600万。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上获悉的。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孟昭介绍,2007年是实施平安计划的第二年,各地积极拓展工作思路,重点加大推进建筑业和煤矿企业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为规范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依法维护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近日,浙江省东阳市出台《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在东阳市行政区域内承建工程项目(新建、扩建、改建、拆除及装饰装修等)的施工企业必须为其全部的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13.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4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省中央在川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进展顺利。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36)规定精神,切实做好中央在川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南充市积极实施建筑、非煤矿山等高风险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切实研究解决高风险企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少,农民工参保几乎为空白的突出问题,鼓实劲,想实招,求实效,有效地扩大了建筑等  相似文献   

15.
劳社部发[2007]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中切实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的要求,积极做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工  相似文献   

16.
川劳社函[2007]664号《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4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省中央在川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进展顺利。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落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  相似文献   

17.
建筑行业就业容量较大,建筑企业中绝大部分职工属于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农民工在建筑行业中从事着最危险与劳动强度最大的劳动,其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最高,不仅给建筑工程进度的按时完成带来影响,而且还产生了较多的劳资纠纷,因此加强对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的重视非常具有必要性.本文先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再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措施,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①,遍布全国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总体上他们还是弱势群体,在社会政策、劳动权益及个人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还不尽完善,覆盖面相对低下。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约占外出农民工的21.4%;2011年6月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约占外出农民工的42.7%,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农民工,约占外出农民工的14.1%。鉴此,按照国务院农民工办的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会同部养老司、失业司、医疗司、工伤司、农保司、社保所等单位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课题组分析了当前农民工各社会保险项目的政策与实施情况,全面了解了北京、重庆、浙江、安徽等11个省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并前往广东、福建、山东、江苏4省进行了实地调研,召开了由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期刊发的这篇研究报告,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专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期望对各地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陕西省、江苏省和深圳市的1145份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参保行为滞后于参保意愿;农民工参保行为受到个体特征、工作状况、养老认知、政策认知和市民化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年龄与农民工参保概率呈倒"U"形关系。基于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参保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通过调研,就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