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之间动态关系的一门学问,故此有“社会学=社会现象关系学”之说。 按照逻辑上的要求,欲要解说清楚此一定义,首先便要求说明“社会现象”概念意所何指。按说,这个概念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最高的概念之一,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要科学地将其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楚,我却感到实在不是那么容易。参考各家定义,本文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学正处在一种既热门又充满争议、既有吸引力又没有令入信服的理论根据的状况之中。在这种自相矛盾的状况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我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来研究社会学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企业社会学是研究企业组织的内在社会机制和外部社会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并认为这一定义既体现了社会学研究企业的特殊视角,又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其学科特点、界定其学科内容和说明其学科历史。此文既论述了企业社会学与企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等具有相同研究客体的学科的区别,又论述了企业社会学与经济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等具有相同学术视角的学科的区别。本文认为,企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或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即“企业中的社会”和“社会中的企业”;企业社会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轨迹,即独立发展轨迹和混合发展轨迹,而中国企业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应该走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看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应该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整体状况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简要地说,这是由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具体历史任务决定的。其具体理由、依据主要如下: 第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学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众说纷纭,各视其是。问题的症结主要还是在于各派社会学家都有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依笔者所见,社会学在其发展历史中,各派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对象有三种不同的出发点:第一种是从社会出发,第二种是从人出发,第三种是从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出发。上述出发点,是导致社会学研究对象及其定义产生种种分歧意见的主要原因。笔者提出深入讨论一下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以便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笔者持着后一种出发点,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客体现象所作的一种区分,它是社会学学科存在的基础,也是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相区别的基础。社会学的理论,是对复杂社会现象的一种系统认识,它是社会学学科的主体和主要标志。本文就我们学习、研究和教学的体会,试图对界定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原则、内容,社会学理论的总体模式、主要内容、特点等发表一点肤浅的见解,与社会学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7.
老年社会学的对象、领域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发展,老年学在兴起。老年学的研究,首先是从医学和生理学开始的。继之而起的是心理学领域。至于老年社会学的抬头,则是晚近以来的现象。 “老年社会学”这一术语,是1943年首先由 E·J·斯蒂格利茨(E·J·Steiglitz)所使用。与此同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的社会调适研究会主席E·W·伯吉斯(Ernest·W·Burgess)开始着手进行被称为“第一次对老年的社会学方面进行描述所作的有组织的尝试”。这一工作的成果是1948年出版的奥托·波拉克(Otto·Pollak)所著的《老年的社会调适》一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老年学的各分支学科在欧美各国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门学科 ,各种事物总是在规范的意义上成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所以 ,所谓“规范对象”大致是指可以作为概念用来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某种观念系统 ,而在本文中 ,它其实就是指“社会”。因为 ,如果粗略地说社会学是以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那么 ,显然就要有一个叫做“社会”的东西。“规范对象”就是这个意思 ,而不是说谁为社会规定了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规范定义。大致说来 ,本文使用“规范对象”而不用“社会”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其一 ,关于“社会”的理解社会学诸种理论历来就不一致。比如 ,主张社会实在论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9.
青年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是青年学科群的一个组成部分.青年作为一支活跃的生力军,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青年特点、探讨青年成长规律,为党和国家制定有利于培养青年成为“四有”新人的方针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已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缺乏青年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安乐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从语源学的意义上讲,“安乐死”一词出自希腊文euthanasia,本意指“愉快的死亡”。在现代西方文献中,它成了“无痛致死”或“慈善致死”的同义语。前者强调的是死亡状态,后者强调的是死亡方式。不管人们从哪种角度去看待安乐死,它的根本宗旨都是为了尽可能减轻病人在死亡前的痛苦,或者人为地缩短死亡过程。学术界一般根据是否对死亡过程进行干预,区分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根据病人是否提出要求,区分自愿安乐死,非自愿安乐死和不自愿安乐死。探讨并实施“安乐死”不仅需要人类生死观念的变革,而且有赖于其他社会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自1891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以“群学”之名开讲社会学以来,社会学在中国历尽坎坷,延续至今已近一个世纪了。 社会学最早以“群学”命名,取意于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况(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我国社会学研究对象三种观点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有三种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代表性的观点;三种观点产生的时间不同、各自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每种观点所展示的合理内核,标志着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和理论发展的过程和动向。  相似文献   

13.
罗玮  罗教讲 《社会学研究》2015,(3):222-241,246
本文在全面解读、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追溯了新计算社会学产生的历程,将新计算社会学的主题内容划分为五个方面:大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互联网社会实验研究、计算机社会模拟研究和新型社会计算工具的研制与开发。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实例,分别对这五大研究内容或主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新计算社会学的产生会引发一场社会学的革命吗?笔者借助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奖学金制度作为高校激励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助、激励、导向等教育功能。从解释主义的研究视角对奖学金的实际评定与发放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发现集体风气、人际关系与互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领导者的作用是影响奖学金功能实现的重要因素,为高校管理者和师生如何实现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目前社会科学的大家族中,也许没有哪一个成员比社会学的面目更加模糊不清了。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分歧如此之大,简直令人怀疑它是否能够真正跃身于学术之林。可是,几年前它一经被获准恢复生存的权利,竟一下子从地底下招唤出那么多的“××社会学”,显示出一股旺盛的生命力。于是有些同志发出呼吁:不要再在定义、对象等问题上纠缠不休  相似文献   

16.
4月25日,费孝通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5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今日中国社会学影响最大的学者当首推费孝通先生。正像人们评价邓小平先生说他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那样,也可以说,费老是今日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2001:中国社会学前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1世纪第一年 ,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的情况下 ,中国却一枝独秀 ,仍然保持了超过 7%的高增长率 ,吸引外资总额、外汇储备额、人均国民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加入世贸组织 ,申办奥运成功 ,足球冲出亚洲 ,好戏连台。香港《亚洲周刊》认为 ,这是 10 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至新高点 ,中国人的自豪感也上升至新高点。“全球约 14亿中国人 ,正以无可争议的姿态 ,成为 2 0 0 1年的‘风云人物’”(邱立本等 ,2 0 0 1)。社会学研究 ,一向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 ,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极为关注。 2 0 0 1年的学术研究 ,…  相似文献   

18.
2003:中国社会学学术前沿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 0 3年是中国社会和政府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非典型性肺炎 (SARS)、水旱灾害、突发性生产事故等天灾人祸接连发生 ,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国民经济克服非典型性肺炎等不利因素影响 ,保持快速增长 ,进入新一轮高增长期 ;载人航天、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江淮治理 ,标志着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的提出 ,对未来中国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沿着新发展观的思路 ,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因单纯追求GDP指标所带来的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的相关问题 ;更加重视关乎协调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19.
20.
后社会学:探索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立中 《社会学研究》2012,(1):1-26,243
"后社会学"一词指的是一种与传统社会学有所不同的社会研究思路,"后社会史"和"多元话语分析"可以视为它的两个具体范例。"话语建构论"和"多元主义"是"后社会学"的两个核心理念。促使人们意识到作为我们人类经验、思考、言说对象的所有"社会"现实都只是一种由人们在特定话语系统的引导和约束下建构起来的"话语性实在",这是"后社会学"范式的主要意义所在。人们对"后社会学"的许多批评有的是出于误解,有的禁不起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