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丘 《社区》2014,(35):55-55
我和同学在结束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交流学习后,开启了我们的美国之旅,途经了美西的九大州、美东的五大州、黄石国家森林公园、优胜美地国家森林公园、大提顿国家森林公园、尼亚加拉大瀑布。此外,在旧金山,我们感受到了华人街的中国韵味;在洛杉矶,我们感受到了迪士尼的梦幻精彩,感受到了环球影城的奇妙万分,感受到了斯坦福大学的悠久历史;在拉斯维加斯,我们感受到了赌城的歌舞升平;在纽约,我们感受到了国际都市的繁华辉煌,感受到了华尔街的商业气息,感受到了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的学术氛围,感受到了自由女神的友好微笑;在费城,我们感受到了自由钟的正义之风;在华盛顿,我们感受到了白宫的平和庄重,感受到了各种纪念堂的庄严与惋惜……  相似文献   

2.
杨公在日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成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重庆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道路,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科学的实践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3.
杨間公在日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在成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重庆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伟大道路,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探索中形成了科学的实践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4.
荀子既在人禽之别上肯定了人本质在善,又在人伦实践中分析了材性知能、仁义质具、人能思虑,看到了知性在道德教化中可以为善的潜能。虽然荀孟在人性论持不同的观点,但在德可教化的观念上是一致的。孟子向内发掘了人的德性本能,肯定了德性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他的道德修养提供了前提条件;荀子向外扩展了人的德性能力,在知性的诉求中渗透了情感的因素和伦理的关切,道德教化的价值设计也有了坚实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其哲学中全面关注了想象,对想象力进行了集中阐释,肯定了想象力在其批判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纯粹理性批判》的两个版本中,康德对于想象力的论述发生了很大变化:想象力从奠基性的基本能力变成了感性直观的方式,成为知性的附庸。不同类型的想象力与感性、知性概念结合,分别形成了形象、感性感念和知性概念的图型。在判断力领域,想象力的作用则更加突出:在审美判断中发挥自由性,在崇高判断中体现统摄力,在天才的创作中构建审美理念。康德对于想象力的研究使想象摆脱了感性的印象式的缺陷,在想象的研究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转折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与其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是辩证统一的,在实现本体论革命的过程中,他同时推动了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变革.在本体论维度上,马克思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创立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本体论;在认识论维度上,他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思辨性、直观性,创立了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在辩证法维度上,他改造了黑格尔辩证法,创立了...  相似文献   

7.
笔者把“貌似”在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和新浪论坛上的语料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它们的差异。在当下,“貌似”继承了它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同时,又与时俱进,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用法,丰富了语言,特别是“貌似”单独使用,在年轻人的语言中非常流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体现了语言的发展规律,即:语言的发展变化首先体现在口语中,约定俗成之后,便固定在书面语中,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经过了一个比较长期复杂的过程.他在少年时期就树立了救国救民、"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南开学校读中学时,奠定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素朴的唯物论辩证法的哲学基础;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找到并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夕回国,在革命斗争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初步树立了唯物史观;旅欧时期,1921年春在巴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秋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哲学在方法上擅长演绎而不善分析,在价值取向上重人伦而轻物理,直接导致了中国知识论的不发达.20世纪40年代,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写成了<知识论>巨著,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论体系,从而在知识论领域进行了一次新的开拓,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知识论研究长期薄弱的状况,奠定了中国知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中国知识论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倩 《国际公关》2023,(13):23-25
技术革新并不总是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有所改变,但技术革新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机会。Web3.0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Web3.0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本文简述了Web3.0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系统归纳了其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Web3.0在创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