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种子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传统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无法适应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要求。种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科学技术和成果迅速而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当前我国种子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所发挥的作用太小,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受困于法律地位、人才、科研体制、经费等问题,要改革传统的创新模式,使种子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从政策法规、财政金融、科研人才、知识产权以及协同创新等方面为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复杂国际环境挑战的重大现实课题,其中,与重要农作物相关的种业"卡脖子"技术是涉及中国种业安全乃至粮食安全的总体国家安全问题之一.从我国现有种业资源和生物育种研发技术角度探讨国际种业竞争形势下种业创新的核心问题,可梳理出种业竞争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根据我国种业发展的现有创新优势,应将种业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并将突破种业技术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和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的战略管控目标.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重视种业创新底层技术、加强种业科技研发投入、保障种业知识产权.本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发展,将种业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体系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种业企业是种业发展的主体和组成细胞,我国种业企业总体上表现为“多、小、散”的发展格局,种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球育种研发平台、塑造种子价值营销体系是国际领袖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用做法。构建我国种业企业包含上游研发价值链、下游客户价值链在内的种业价值链系统是做强我国种业发展的关键。选择“精品种子”进行研发与生产、打造过硬的种子育种研发平台、建立种子价值营销体系、推行精细化服务、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培育我国种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我国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1980年代末跨国种子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威胁着我国种子产业安全,也使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种子商品化不足、种子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种子检验监管不力等问题逐一凸显出来。为促进我国种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议采取如下举措:加强对国内种子公司的扶植力度;提高种子商品化率;加大种子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改进种子储备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种子法》和“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种子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为农业丰收、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当前我国种子产业仍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品种选育科技含量低,种子生产加工环节滞后等问题。种子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改革和完善种子管理行政体制,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发挥企业主导作用,而对种业实行倾斜扶持政策则是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关于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行业位于现代农业产业链最上游,是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根本。发展现代种业,核心是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围绕国际种业发展趋势,在分析国际种业巨头发展成因、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困惑、商业化育种体系驱动力量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种业发展及其实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振兴中国种业,既需要基于特定视角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从产业整合的视角分析整个种子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结合高质量发展和战略实施两个视角,从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分析入手,构建我国种业的战略体系。研究表明:种业发展战略由种业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两个层次构成。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发展思路层面,提出我国种业应采取种业精品定位、“育种+服务”双核、“互联网+种业”、精细化服务种业、种业全面质量管理、种业科技创新支撑六大发展战略,作为发展战略体系的核心;在战略实施层面,提出我国种业应采取企业并购整合、企业联盟、构建“种业平台型公司”、企业差异化、企业集中化、企业“归核”化六大实施战略,作为种业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种业发展战略体系对各地制定种业振兴方案、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全国公共育种科研机构与育种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有关新品种研发的数据,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植物新品种保护能够促进育种单位增加对育种研发的自主投资和融资,从而改善育种单位育种投资结构,而育种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的育种投资组成部分对其投资结构改善的作用又各异。  相似文献   

9.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是在国家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海洋产业区域创新则是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在特定区域海洋产业中的应用。通过梳理环三都澳区域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以创新体系构建带动环三都澳区域海洋产业的跨越发展: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创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研究开发体系,引导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我国油料产业的生产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科技研发、国家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建设集群化油料生产基地、规范企业行为和完善油料市场体系、控制油料转化生物柴油等建议促进我国油料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系统整理了包括产业政策激励在内的政府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相关文献,旨在为学术界相关研究提供文献基础性概要分析,也为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导向性视野,内容涵盖了政府政策激励(包括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对政府激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研究评述、产业政策与企业研发投资的研究框架探索、产业政策激励与企业研发投资后续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试图将产业政策、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等纳入一个理论框架,并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果给予某种程度上的理论解释,以弥补现有文献在研究系统性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能促进区域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建设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等技术创新主体,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组成的网络系统.本文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和政府机构等不同的创新主体出发,提出方针政策、改革举措和实施办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政府公共科技资源投入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其使用效率也一直受到质疑.以往研究对政府创新支持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企业创新已有较多探讨,但结论并不一致.基于制度理论的观点,认为政府掌握着一些关键的资源,这些资源对企业创新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加强与政府间联系,获得政府创新支持对企业创新会产生积极影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则认为政府创新支持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降低创新效率,不利于企业创新.事实上,制度理论侧重于探讨创新资源获取问题,委托代理理论侧重于创新资源的利用问题.因此,有必要将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进行整合,以全面揭示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文章以2011—2013年安徽省科技型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政府创新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产权性质对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各级政府投入千亿资金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的消费补贴,培育了消费市场,但是否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进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2010~2020年间A股上市的汽车供应链238家企业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对新能源整车上游零部件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传导和激励效应。研究发现,设定技术门槛的消费补贴能够推动新能源供应链的技术创新行为,专利增长率和研发投入未跟随技术创新难度增大而呈现规律性波动,消费补贴促进了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产出,在补贴退坡之后,企业的研发强度依然能够保持。研究表明,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需要继续重视新兴产业的消费补贴,利用资金传导传递市场预期的积极信息,激励企业技术研发行为; 当产业发展趋向稳定,政府的消费补贴可以逐渐退坡,通过非货币补贴政策、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继续传递政策支持信号,激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创新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特征,从行业、企业及政府三个视角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其中,行业的视角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产业类型、行业技术水平等因素;企业的视角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政府的视角则主要关注技术创新政策的效率。相对来说,从政府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R&D行为影响的文献少得多。由于R&D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溢出效应,政府支持亦是影响企业R&D行为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我国国情有别于西方国家,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从政府的视角探析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R&D行为的影响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研发创新能力是种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种业公司加快新品种研发创新、扩大种子市场份额、提升经营绩效水平、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种业上市公司特点,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五个维度,构建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模型,对其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种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差距较大,大北农、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好,发展较为稳定,敦煌种业经营绩效水平相对较差。据此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种业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种业公司经营绩效,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在推进技术创新中的功能及实践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国家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本国技术创新 ,培育高技术产业成长 ,这是目前我国创新政策中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本文从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出发 ,借鉴国外经验 ,分析我国现状 ,提出应把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政策 ,运用政府采购支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并作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8.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是科研单位改革的重要部分.科研单位只有深入进行科研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提升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本文针对重庆市工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引发的工业公共技术供给主体缺位和院所自主创新能力衰退等突出问题,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对重庆工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 利用1995-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实证分析我国科研投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科技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与科技创新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 R&D人员占就业人数比重和研发资本占GDP比重越大, R&D人员拥有专利申请授权数越多, 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越大; 科技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 文章提出加大我国科研投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