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理论在其恢宏、博大的理论体系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却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当代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意义。“社会”不同于只在人类特定历史阶段上才有的“国家”,它是人类永恒的伴生物且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方面,因此,应树立“社会”本位的思想。在“国家”占据着人类历史舞台中心地位的当下,需要警醒,“社会”依然发挥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应自觉地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的科学理论,积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和整个社会更好地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晚年的理论生命并没有终结,其晚年笔记蕴涵着丰富的国家起源思想。文章从国家起源的生产关系基础、社会关系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制度基础及阶级实质等方面展开马克思对国家起源问题的思考。文章还从国家起源的标志、国家的性质和职能两个方面比较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公正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他们揭示了在阶级社会中,尽管公正的要求和阐述层出不穷,但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公正;所有以往哲学家、政治家的正义观念,无一不是社会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反映,无一不是阶级利益的代言。他们指出社会公正正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所在,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实现人人自由而平等。他们还论证了社会公正的实现是渐进的,指出资本主义是社会公正历史前进的重要阶段;强调即便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不可能存在“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理想及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贡献,试图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二个方面的思想关联,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有共同的社会理想的,这就是人类的解放,这种社会理想又制约和规定着他们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因此,理解他们的理想构成了理解他们的思想前提。恩格斯对唯物史观是有重要贡献的,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其创立上,更表现在后来的发展和阐发中。 相似文献
5.
杨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
母系氏族社会是典型的氏族社会,在与之相对应的对偶婚制度下,夫妻也是生活在一起的,“走访婚”不属于对偶婚。母系氏族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单位是“家户经济”。父系氏族社会是氏族社会瓦解时期的别称,不能视作与母系氏族社会并列的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在所谓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部落联盟发展为军事民主制,出现个人性质的权力并从此开始了向国家的演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过程因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的《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文本比较分析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分歧,只是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并进一步反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论"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视阈下,"社会公仆"并不是个孤立的政治概念。在他们看来,社会公仆是借以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政治形式,作为社会公仆的政治权力应当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去起作用,社会公仆建设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并没有如一些人所说的,放弃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7篇序言中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所做的修改、说明和补充中,一方面可以充分看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那种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可贵的理论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确实看不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放弃《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的丝毫痕迹。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的《提纲》与恩格斯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界有的学者认为,恩格斯于1888年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在1845年撰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思想上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对立的。实际上,《终结》与《提纲》在根本的思想观点上是相同的,但在形式上和有些具体内容的阐述上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他的著名论著《哥达纲领批判》中,分析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源头,深刻批评了拉萨尔主义者所提出劳动所有权理论和分配上的正义观,明确地表达了他直接对分配问题的解读.马克思认为要能公平地解决分配问题,就要跳脱于政治哲学范畴里面的公正与平等,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上客观的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性别平等是两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多部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更是包含丰富的性别平等思想,详细论述了导致女性地位发生变化的家庭形式的演变,指出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根源和思想原因,对我国目前还在为之努力的性别平等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突破过去单一的从哲学的角度去审视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思路,探究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建构的影响。认为,自《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进入批判市民社会的理论领域以后,英、法、德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于马克思哲学"社会"概念的运思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弄清这一点有助于完整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思想本质。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篇重要文献。这一文献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作了分析。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这一文献对马克思踏上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复杂内涵的理解的角度考量,甄别和辨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有助于改变过去国内学界存在的过于宏观和笼统的毛病,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化水准,另一方面有助于矫正西方学界有的学者过于纠缠细节和个案而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注重实证,但又不唯实证论。就《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看,马克思是其核心思想的主导者和首创者,恩格斯参与了这项理论建构工作,是绝大多数文稿的誊写者、修改者,二人在思想的容量、视野的扩展、思维的推进、逻辑的力量和思考的深刻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又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终结》是恩格斯在晚年集中阐述马克思哲学的专题著作.在《终结》中,恩格斯从容而自由地阐发了他对马克思哲学性质、产生和内容的理解.虽然,这种阐发带有一定的恩格斯自身的思想色彩,但从总体上看,恩格斯在《终结》中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是对马克思哲学及其精神实质的忠实展现.因此,《终结》无疑是马克思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纲要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17.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它的发表使唯物史观在史前社会的历史中摆脱了假说状态,成为真正的科学。列宁曾评价《起源》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重量级的、根据大量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科学巨著,恩格斯却仅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撰写完成,因此,读者不免产生困惑——《起源》的写作何以可能?笔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从历史的视角详细考证了《起源》写作当时的理论背景,以期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来理解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人既与自然有同构性特征,同时又创造了禁锢自身的文明.文明的诞生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制造了人类性别意识两极的冲突.文章由此重审<简·爱>和<呼啸山庄>两部经典作品,探讨了人的本性、性别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并初步提出人理想生存状态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现代社会的起源进行了集中分析。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是以资本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形式,是一种具有历史暂时性质和过渡性质的社会形式。现代社会在形式上起源于传统社会的解体;在本质上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客观条件之间的分离;现代社会的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马克思对现代社会起源的分析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社会起源的历史性说明为人类通过自身活动改变世界提供了根本的可能性,指明超越现代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扬弃劳动与劳动客观条件之间的分离,指出超越现代社会是现代社会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指向现代社会自身,不外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关于辩证法的争论促成了西方“马克思学”的辩证法研究.在1956年以前的史前史阶段,西方“马克思学”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成果数量不算多,但后来广为人知的那些代表性观点都已基本发育成型;第二,多数研究的形成与发展和同时代某些马克思主义思潮,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等,保持密切互动;第三,20世纪30年代末期以后,相关研究的重点日益从马克思的辩证法转向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批判矛头直指斯大林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其意识形态内涵日益明显和强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