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2年宪法是在改革开放大业蓬勃开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传统得到恢复的背景下制定的。整个过程历时两年多,期间在不同范围内进行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商讨,充分体现了协商民主的精神,而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则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法理依据。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界别协商作为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又一大创新,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即界别性、专业性、协商性和平等性。同时,界别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又一创新,在协商民主审视下,还存在协商主体参与意识、协商能力不足,协商客体公共利益性、平等性缺乏,协商过程开放性、公开性欠缺的问题。从原则、形式、难点等维度,探讨界别协商的推进思路,能够弥补上述不足,并能将界别协商打造成人民政协又一大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协商民主理解的实质,是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民众参与要求日益高涨和多党合作逐步活跃的情况下,对如何整合群体利益、扩大政治参与、推进社会和谐而作出的一种政治选择。随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已逐渐显现出协商民主的某些特征和趋势。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制度上的建设相配合,要大力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要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还要处理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同其他民主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市场化、社会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推进,一种新型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正在中国大地迅速发育与生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党的十八大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并为之长期奋斗的结果。无论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建设,还是实现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以及坚持彰显中国特色,中国协商民主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内在要求,反映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只有牢牢把握并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其核心概念是公民参与和政治协商。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在公共利益、政治参与、妥协包容、尊重少数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对于人民政协更好地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深入地推进协商民主注入了崭新内容,赋予了新的使命,对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本刊组织了这组笔谈,从不同角度对“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进行探讨,希望对深化认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政协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不断得到规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要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协在履职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比如,立法协商问  相似文献   

9.
中国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政治协商实践发展的逻辑必然。我国《宪法》从序言到正文、从国家根本制度到公民权利义务等篇章的具体条文对协商民主作了系统的规定,协商民主有深厚的宪法规范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发展,协商领域不断拓展,从政治协商、政党协商走向社会协商和公共政策协商,协商民主由民主形式深化为制度实践。依宪法为基石的协商民主呈现制度化和程序化、协商方式日益拓展及基层民主协商渠道日趋活跃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理顺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平台,即人民政协。从人民政协角度分析了协商民主理论实践的中心环节是公共协商,探究了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困境,并提出推进协商民主实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及其宪政价值——以支持政治协商制度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是一种以公民社会为背景,以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和社群主义等为理论渊源的重要民主形式;它与立宪政治在生存条件、运行范式和精神意蕴等方面具有诸多契合;它在弥补自由民主之缺陷、促进权力秩序之合理化和推动公民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宪政价值.借助干协商民主及其宪政价值之研究,重新审视政治协商制度的宪政地位,对于支持和推动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两种民主类型,但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民主的不同表现,是互相兼容的,二者的合作建构和共生发展既是践行我国民主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新型现代民主的必然路径。二者的合作建构与共生发展尤其在促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和政治现代化、提高基层治理绩效方面意义重大。我国民主政治的未来走向将是以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为核心推进四个民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的核心要素是公共政策协商的民主平等、公共利益对话的自由理性、公共治理活动的公开公正,协商民主理论对基层民主建设是一种较好的契合模式。通过实地调查,目前安徽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蕴藏着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系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程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政策执行问题等。在农村基层推进协商民主的治理,要在完善选举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以决策、听证、协调、咨询等为重点的协商机制建设,构建以人员纵横流动和基层社会信息交流为内容的交流机制,构建以两委合作、村民合作、乡村干部与村民合作、基层政府与村自治组织的合作为内容的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科学化是人民政协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现实中其存在着党政协商不规范,民主监督有"缺位",制度建设不完善,协商程序不科学等问题。根源在于没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认识政协科学化建设;没有正确认识政协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性;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政协履行职能建设需要一个过程。推进人民政协科学化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健全协商制度,细化协商程序,建立学习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5.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一致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精髓。协商民主和票决民主相结合,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它既存在于政治体制安排及其运行机制中,也体现在各级各类选举和领导班子的决策中。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坚持协商民主并不等于排斥票决民主。协商民主相对成熟,但它不应成为我们故步自封、不思改革的资本,更不应成为我们怠慢票决民主的理由。在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各级各类选举和领导班子的决策中,既要进一步坚持协商民主,更要进一步完善票决民主的具体制度、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始终强调“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逐步形成了“商量式”民主的重要思想。“商量式”民主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既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内涵,又为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基本的政治遵循,既丰富和创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又反思和超越了西方“争吵式”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到底什么样的政制才是最理想的?民主与宪政孰重孰轻?民主论者与宪政论者对此看法不一。民主着重关注的是由谁来行使权力亦即权力的归属问题;宪政重点强调的是对政府(国家权力)的限制和防范,即权力运作的规则、程序和制度问题。民主与宪政虽然都是现代政制的基础,但它们的内涵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因而,理想的政制不能只是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必须既是民主的,又是宪政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层出不穷的邻避冲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为邻避冲突治理提供了基本方法、价值导向和制度平台。目前我国邻避冲突及其治理的突出问题是严重的协商不足,其原因在于协商意识、协商能力以及协商制度不足等。应从树立协商理念、提升协商能力、拓宽协商渠道、丰富协商方式等多方面来寻求以协商民主破解城市邻避冲突治理困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政治发展的维度,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协商政治传统和当前的政治协商制度,既为中国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本土资源,同时也更容易形成路径依赖。指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更可能走协商民主先于选举民主,前者带动后者,从而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道路。事实上,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看,当前中国还处在从协商政治向协商民主的过渡阶段。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推动这一转变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