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与完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是国企公司化改造的关键及难点之一。本文就国企改制的企业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制度性措施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其在实施中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缺乏科学合理的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制约西部国企经济效益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阐述了建立西部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必要性,探讨了改革西部现有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难点,包括观念上的障碍、市场的制约和所有者缺位的制约,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国企变革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老大难课题。本文从产权经济学角度论述了企业改制的理论基础,提出国企改制不应仅考虑企业的经济属性,还应考虑其社会属性。本文认为,在国企改制中,我们应注意应优先建立改革配套的环境和机制,建立、健全国企改制监督机制,明晰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以及国企股份制改革不一定要民营化。  相似文献   

4.
能否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关系到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在分析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报酬制度,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规范与健全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培育经理市场,以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是企业改革的重点。文章以功能定位再思考为主线,从本质和实现内容上明确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竞争性国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作用,放大国有资本整体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对国有红利的优化分配进行探讨。指出应当完善国企收益分配市场化决定机制、进一步规范国企内部收入分配秩序、积极推进国企内部职工持股机制改革、矫正国企利润分配非民生化结构。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整体营销机制并实施名牌战略 ,是国企面向全球大市场 ,主动适应知识经济的战略选择 ,也是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实施战略的新构想和整体营销机制这一新概念 ,主要对国企建立整体营销机制和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年薪制有其自身的产权、市场和经济体制等背景 ,因此国企年薪制难以借用国外的做法 ,实践中的国企年薪制也难以摆脱以往承包制的窠臼 ,还存在着年薪标准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和客观标准、年薪制实行范围不统一的问题 ,以及缺乏客观公正选拔评价合格经营者的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国企经营者人格的现代化,进取创新、公平竞争、惜时高效、人本观念、开放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等是经营者现代人格的显著特征。国企经营者现代人格特征越明显,道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建立以市场化配置为核心的经营者竞争机制,健全经营者的培育机制与激励机制,完善经营者的自律与约束机制是塑造国企经营者现代人格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相似文献   

9.
从股东合谋的视角,考察非控股股东董事对国企高管更换与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董事显著增强国企董事长更换对业绩的敏感性,但其效果只存在于地区法律保护好、未发生关联交易与非国有股东制衡的公司;此外,研究还发现,更换董事长后公司业绩得以显著改善。这些结果表明构建防合谋的非控股股东董事机制才是提高国企治理效率的关键,从而为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培训动力的生成机制及其弱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动因源于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需要 ,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源自员工实现自我发展目标和不断适应职位工作的需要。企业实际追求的目标是由经营者确定的 ,或隐含在经营者的管理行为中 ,国企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差异是导致国企办培训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国企当前绩效评估和收入分配状况严重削弱了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应从根本上再造国有企业的微观机制 ,以增强国企办培训和员工接受培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家族化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几乎被忽视的问题.国企家族化的实质是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改制不彻底、监督制度的缺陷、外部监控机制的缺乏都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其源头和温床则是目前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遏止国企家族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超大城市郊区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类型,其振兴路径尤其是产业振兴的经验对于广大乡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启示意义。本文聚焦地方国企参与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合作机制,以上海市F区“百村”模式为例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发现,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政府一元主体结构,以股权为纽带,构建起政府、地方国企、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合作组织机制,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但“百村”模式作为将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载体,其治理在实践中仍表现为一种“作为管治的治理”。由于缺乏合作治理理念的价值引领,各主体之间的冲突与搭便车问题使得地方国企尚未完全发挥其在市场中的比较优势。“走向合作治理”可以被视作在众多不同利益共同体发挥作用的领域建立一致、取得认同、达成集体行动的过程。在此理念下,需从组织机制、制度机制、价值机制三个维度着手进行全面优化,真正将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多元主体尤其是地方国企的活力,实现乡村产业更有效、更全面、更充分的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3.
完善国有企业监督机制,最根本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国企所有权监督机制,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机制、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和经理纵向监督机制、股东大会--会计--审计财务监督机制;同时要高度重视国企经营者自我监督的压力机制和动力机制;修改<公司法>,建立包括职工代表进入国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职代会进入国有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监督权的职工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国企集团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决定财务战略管理的决策和运行效率.文章揭示了基于BSC的财务战略风险管理观下国企集团整合型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涵义,分析了理念全面性、结构系统性、过程互动性、状态依存性、效率可控性等特征,剖析了其集成系统化的生成机理,提出了共同管理、相机管理、平衡管理、理念管理、边界管理及全面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有效实施机制,以此确保国企集团有效驾驭财务战略风险而实现财务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所有者权的虚幻化及由此导致的廉价控制权的存在,使外部型激励约束机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以延迟或有性报酬为核心的内部型国企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双赢的效率机制,是摆脱当前国企外部型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导致了经营者约束的软化,加上国企高管与所有者利益的不一致引发了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缺乏有效监督情况下的高管权力扩大导致了国企高管的超额薪酬问题。本文以国企总经理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五十家国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国企高管超额薪酬实现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企总经理领取了超过民企总经理的超额薪酬,并且国企高管超额薪酬的实现路径受到任职时间、政府投资力度、总经理股权、是否有政治关联、是否在其他公司任职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研究结论,本文从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两个角度提出了约束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国有企业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随着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变迁 ,国企的弊端日益突出。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难点 ,本文阐述了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必然性 ,批驳了一些错误的观点 ,分析了国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其中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是深入推进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基于此,选取2004—2019年中国A股地方国企与民企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国企现金持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增加了地方国企的现金持有,其主要途径源于对过度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效应显著存在于位于国有资本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和东中部地区、控制链距离较短、内部控制较弱的地方国企中。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增加地方国企现金持有,能够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最终提升企业价值。因此,地方国企应把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的契机,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增加创新投入,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供应链,已成为能源国企发挥使命担当的重要责任,更是国企电商化履约的全新探索.为进一步深化能源国企绿色供应链体系,可依托PDCA循环,构建包含计划、执行、诊断、处理四大交易时期在内的能源国企绿色供应链体系深化策略,并通过量化采购指标、可视化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机制、科学奖惩措施,促进供应链体系深化策略落地,形成能源国企绿色数智供应链建设合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激励机制包括报酬激励机制和声誉激励机制 ,报酬激励机制重点是完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度 ;约束机制则是强化产权约束、职业经理市场的约束、产品市场的约束、资本市场的约束 ;最后就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