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媒体素养教育肇始于国外,素来遵循自由、平等、民主等基本价值观。当前,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在制度、文化、价值和教育等层面还分别存在着一定的政治保护压力、严重的信息主义思维和精英文化思维、"妖魔化"媒体和灌输式教学的倾向。这表明在中国当前语境中,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非本土媒体素养教育在我国本土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无疑是对过于严格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沿袭。因此,在我国推行一种主动的、赋权式的、批判式的、参与式的"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媒体素养教育势在必行。其中,"赋权"无疑是该价值取向的核心,可视为现代公民利用媒介维护自身利益,积极主动地争取个人自由、幸福以及社会民主、公正的一条正途。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是一个受媒体全面影响的时代,部分未成年人形成了对媒体的过分依赖、认同甚至盲从的心理,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迷失。如何让他们从"媒体崇拜"和"媒体伤害"中解放出来,这就亟待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教育自20世纪30年代产生以来,产生了四种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范式;而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刚起步,当前的教学行动可借鉴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依托社会力量来实施。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变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为使受众具备媒介素养而开展的教育.目前欧美国家的媒素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已超越了传统的保护主义,进入到强调受众主动探索的新阶段.在教育目标上,已从"保护"这种单一目标扩展为包含"预备、保护、享用"的三重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看.在于追求与"学习型社会"完美对接的终身教育;从中观上看,在于通过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从微观上看,在于引入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实践与反思基础上的行动学习法.当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在初始阶段,需要通过社会力量多元化和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化等途径来真正落实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是社会转型时期的迫切需要。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各方配合与协调。本文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以及农民自身建设的角度提出建构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初步设想,以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语境的媒介素养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5.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势必引起中国传媒教育研究和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热的升温。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或传媒教育已经步入实质性阶段,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国的传媒教育及其研究正处于奋起直追阶段。在中共中央及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关注下,相信媒介素养教育必将很快在中国大陆提到议事日程,以适应和满足媒体时代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文化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开展大规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了师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但由此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具体表现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博弈;入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问题;教师文化素质观念和课程内容之间矛盾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会进一步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重大。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的认知、信息的辨别和应用能力以及网络道德和安全素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形成受到大学生本体、家庭、高校、社会和网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大学生内化自律机制、家庭良性影响机制、高校教育引导机制、社会导向治理机制四个"三位一体"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组织保障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本文认为,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就要提高认识、达成共识,确立多元参与的思想观念;要加强领导、归口管理,构建协调运作的三级教育网络;要建设队伍、规范培训,塑造专业素养高的教育团队;要营造情景、突出主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载体;要三极防护、主动干预,建立心理问题学生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媒体具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潜在功能,但此一功能的发挥至今仍处于自在自发样式中,效果不够理想。如何实现高校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功能由自在到自觉的样式转换,由潜在到显在的价值彰扬,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本文在广西五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之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际,对高校媒体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尽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但对媒体素养的掌握水平显然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大学生媒体素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帮助他们提高面对媒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邀请其他院校进行交流,促进媒体素养的贯通,倡导学生积极加强媒体素养的学习,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体素养教育模式是当今大学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