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不能回避以下问题:哪些因素使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成为可能?生产的社会性与私有制的统治之间的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所有制关系的演变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划分出这种演变的几种主要因素,它们形成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1、新的经济发展性质和新的竞争环境引起的经济上的必要性;2、企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劳动与资本的合作;3、国家范围的阶级斗争和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势力间的调和;4、世界市场和国际舞台的竞争与合作。可见,一方面,所有制关系的变化不是直接的:它是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发生的;另一方面,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又是直接的:它是由于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主体。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运动过程表现为资本的形式变化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资本的演变及其新旧形式的更替过程。根据资本主体性考察资本发展形式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变革,是本文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除极少数外,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种资本主义可称为“后发资本主义”,它产生的历史条件与老资本主义迥然不同,它也未经过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发展阶段。它具有一系列新的特征:市场不发达,与前资本主义成分并存,对外依附,国家干预有着特殊作用等等。按其发展水平,可分为初级、初中级、中高级等阶段,其发展模式更是多种多样。后发资本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二者的关系有两重性。后发资本主义有可能以较快速度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最后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这个上升运动将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全球资本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从资本形态看,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其有望成为数字资本主义阶段的主导资本形态;在生态危机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自然资本被大力鼓吹;金融资本在遭遇挫折后迅速恢复,并与前两种资本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剩余榨取机制看,资本日益脱离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转变为食利资本,主要以利息、租金等方式获利。最后,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化的深入发展,资本逻辑全面展开,主导了从日常生活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运动的新变化能给我们以下启示:规范资本行为必须正确认识各类资本形态,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节作用,发挥社会价值规范的引领作用,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成功驾驭资本。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它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说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但是七、八十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并没有日趋衰落,走向灭亡,而是一直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与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密切相关。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任务。本文试图通过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新变化,对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孙世春 《日本研究》2006,53(2):28-32
法人资本所有制并非是日本资本主义特有的企业组织形态和市场组织体系,但日本的法人资本所有制却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制度完备、体制完善、体系完整、机制运作最有效的国家,战后日本的经济制度从家族资本主义演进成法人资本主义后,以银行为中心,以法人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形态便逐渐建立起了多层次、环绕型、系列化的法人资本体系。战后以来,日本的法人资本体系曾以独特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剧变,日本的法人资本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体系链条出现了明显的松动,旧体系趋于瓦解。旧体系的瓦解并不意味着法人资本体系的终结,目前,日本正以一种新的体系模式变革着旧的法人资本体系。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还是法人垄断——日本型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辩析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江瑞平日本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过上世纪后期短暂而不成熟的自由竞争阶段、本世纪前期以财阀为主体的私人垄断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阶段。而在现代发达国家的资本...  相似文献   

8.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研究重点在于把资本主义作为社会经济制度来加以批判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井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它辩护的伪装。马克思主义者比后来研究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家,更早揭示了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现象,并全面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50年左右为周期的长波运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现象。在统计上,长波应定义为经济增长的长波;在经济上,长波则应定义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结构性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或周期。长波上升阶段的主要动因源于资本的结构性扩张,其下降期则以资本的结构性收缩为前导。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二重结构转换——军事生产部类出现和科技资源地位上升以及高度国家垄断和经济一体化趋势改变了长波运行的机制、模式和形态。  相似文献   

10.
田明孝 《浙江学刊》2012,(4):128-132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提出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包括与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决裂的思想,其物质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社会民主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经历了从坚持、认同公有制,到逐渐修正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主张的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甚至放弃了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十九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对于资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做了许多详尽的科学论述.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论证了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相似文献   

12.
刘利峰  伍旭中 《阅江学刊》2023,(3):35-43+172-173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构画了未来社会的分配正义理论,指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重构个人所有制是实现分配正义的生产性前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基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影响、资源禀赋的差异以及我国实施先富带后富的相关政策,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以及分配领域特别是初次分配中劳资之间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上既需要坚持马克思分配正义观,又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前提下,重点聚焦生产和初次分配领域,从发展型制度转向共富型制度,从提高劳动力等级到抑制资本无序扩张,从劳动力产权的确立到权益实现等方面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个实际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其本质的必然性,即就是说有其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态既保持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又增加了国家垄断资本的新职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现代条件下资本关系的重大调整,是资本形式的再次转化,但绝无任何意义上的性质的改变,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思早已指出的那样:“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是扮演了名副其实的总资本家的角色、成为整个资产者阶级共同事务的“大老板”。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认为,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作为“生产社会”,不仅代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意味着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再生产了工人对资本的依附性。但生产社会并不是一个自足体,由竞争规律的强制所导致的低收入和充分消费之间的悖论,使再生产遇到它的内在界限。为了克服这个界限,早期资本主义以帝国主义运动开启了对“外界”的内在化;在后工业社会中,又以构建“消费社会”来实现对“主体”的内在化,进而把整个经济过程都纳入资本内部。20世纪晚期以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资本的内在化运动达到极致,资本主义进入“控制社会”阶段。在控制社会中,大数据技术不仅掌控了生产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并且以精神政治调节主体对资本的依从性,由此造成更严峻的生存异化。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资本对整个社会的吸纳既再生产了自身关系,也孕育了更深刻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对私人资本主义而言的,由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而成,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资本的大规模建立,二是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节制。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看,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之后才出现的现象。而在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很多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相比,仍拥有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和产业结构等优势,仍处于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影响是贫富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提高竞争能力,以避免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形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述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钟涨宝  黄甲寅  万江红 《社会》2001,(10):29-31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 ,在资本概念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概念。以下我们从资本概念拓展的演变脉络来考察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资本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其内涵逐步由窄变宽。马克思从阶级分析出发最先对资本这一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他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反映了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同时从动态的角度 ,进一步分析了资本的运动过程及其价值增殖过程。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规律。随着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以及经…  相似文献   

18.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日本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然而,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它却后来居上,较早地发展并确立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何在?这一经济制度又是如何发展确立起来的?研究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刻地认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属性,显然是大有裨益的。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萌芽——国家自由资本主义(1868—1905年)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两者紧密结合的产物,因此它  相似文献   

19.
论战后日本法人资本所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人资本是在个体资本广泛、大量存在的基础上,通过资本间的相互融合而结成的资本联合体,表现为个体上有形存在而总体上却无形所有的一种社会化了资本所有形态。可以说,这种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相当高程度后而出现的一种新形的资本所有制形态。当法人资本所有制形成后,不同形态和不同规模的资本主体便自律地和他律地组合成一个个带有宠大社会性的资本群体网络体系,实施一体化和共同化的资本运作活动。因此,探讨战后日本法人资本所有制,对我们合理运用资本、科学调整资本组合,进而完善和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都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20.
张晓明  王豪 《创新》2021,15(6):12-22
《共产党宣言》是指导共产主义运动和寻求人类解放的纲领,而它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性批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自我否定逻辑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判断.《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政治性批判,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生成和发展过程,指出其本质特征,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商品化,生产力发展的合理化和资本的全球化,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和由此导致的危机.《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性批判对于今天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动规避资本主义商品化的发展陷阱;二是有效借鉴资本主义合理化的肯定性成就;三是积极应对资本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