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二重性:对立与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关系问题是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课题,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究,有益于从广角度和深层次揭示社会经济的变迁态势。近代以来,以对外开埠通商和新式工业在城市兴起、发展为契机,传统城乡关系开始转型,旧式城乡“无差别的统一”关系日益明显地向“对立统一”关系转变,城乡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二重性关系成为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一方面。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有效地增强了城乡间的经济联系,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半殖民、半封建的畸形社会经济结构,又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性拉动作用。城市的发展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其对乡村剥削与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致使两者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并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历史真理论     
对应于历史认识的三种形式,历史真理有三种,它们都有广义的符合特性,都由广义实践检验:事实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它以经验事实为标准,由客观实践检验;理论性真理是认识结果与逻辑体系相符合,它以逻辑体系为标准,由理论实践检验;价值性真理认识结果与主体的实际价值取向符合,它以主体价值取向为标准,由思想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莱布尼茨对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有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另一种是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的反面是可能的。休谟、卡尔纳普、罗素、维特根斯坦都继承了莱布尼茨的思想路线,坚持在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作出严格的区分,并试图在两者的对比中说明逻辑真理的独特性质。文章通过对逻辑和西方哲学史上逻辑真理研究的回顾,指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不可逾越,二者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样,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马克思的观点,从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经典论述出发,结合对哲学史上相关论点的梳理,将教育也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知识与美的统一体,教育具有二重性,其具体表现是技艺教育和创新教育。教育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劳动,是人的劳动实践把自身的哲学意义赋予于教育,我们切不可颠倒其中的因果联系,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而要避免这危险,就要把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贯彻到底,一分为二地看待教育,认清其二重性。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时代语境的变迁,先后为《共产党宣言》著录了七篇序言,作为《宣言》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此部经典著作所蕴含的绝对性真理与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从真理二重性视阈来揭示《共产党宣言》从正文到序言所流露出的传承与创新的价值意蕴,更好地从哲学视野诠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汉末清议思潮,是两汉日益成熟的儒学清流为挽救汉帝国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进行的思想争鸣。 清议中存在温恭和激进,作愚和承担是非,志在保家和破家为国两种不同的风格。清流内部存在着的对 政治人物德行特征的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解,共同构成儒学阶层才性观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论实践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真理是实践唯物主义真理观的根本范畴,它的提出既是实践唯物主义理论自身完善的内在要求,又是解决当前理论界关于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争论的关键。本文在创造性地用实践真理去概括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基础上,阐明了实践标准是理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而生产力标准是实践真理的检验标准,并阐明了理性真理观发展为实践真理观的必然性和实践根据。  相似文献   

8.
9.
论技术异化的二重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属生产力范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本身成为控制社会和人类的一种异己力量,这种现象叫技术异化.技术异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从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探讨技术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在祝允明的古文观中,明道、宗经与抒发性情的文学思想相提并重,师古与师心的观点也同时相提;他提倡行文时当“文被质”,同时又注重文质相协;平揽十代之文而于唐后之文又极其呵斥;在文风方面,他追求典雅敦厚的风格,而实际创作则又多有激扬刚猛之言。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考察两大类逻辑系统:实在论逻辑系统和反实在论的逻辑系统,发现Henkin的方法能够给出这些系统的完全性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构造出包含所有系统逻辑真理的集合,而这个集合就是逻辑真理的范围.所以完全性是一个划分逻辑真理和非逻辑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真理的内容是由认识对象、语言、文字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是对认识对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是指真理的认识内容与认识对象的一致性,真理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同谬误有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真理本质特性的认识来分析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实质内涵,阐述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区分的相对性和对客观事物规律反映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在由实词和实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中,同时并存着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两种结构关系;因而句中的实词也同时具有语法性质和语义性质。这种二重性使句子在语义上的陈述功能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6.
17.
论真理的实践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理的实践形态是真理存在和发展的必然形态,必须通过实践者现实地掌握真理来实现,而掌握真理的关键是要做到系统而非零碎、确实而非任意、本质而非形式、辩证而非绝对.从实践的过程来看,真理的实践形态是实践者实践着的真理,即实践者实践真理的过程.实践者在此过程中,转换了真理的形态,获得了真理的内容,使自身的实践活动成为真理现实存在的形式,并使真理获得验证.真理获取实践形态,进入实践领域,内在地影响着现实的实践活动,从而展现真理的品位,发挥真理的作用,表现真理的价值.但实践活动对真理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促使真理的实践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真理实践形态.要促进真理的发展,就必须使真理更多地获取实践形态,提高实践的品位,让真理更好地进入实践活动.没有真理的实践形态,便没有真理与实践的矛盾运动.因此,形成并发展真理的实践形态,对我们捍卫真理、发展真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可能利大于弊,又可能弊大于利,这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发展中国家应为维护自己的共同利益,为争取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团结一致地进行有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哲学界一般认为:真理、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三者的范畴是等同的。但我们从认识论发展史的实际,从支持三者等同的基本理由,从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方面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着相当多的逻辑悖论和理论混乱,其观点、论据和解释都自相矛盾、彼此否定,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的"科学不能等同于真理"的论断有可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导致标准的多元化.目前理论界在真理问题上存在着误解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倾向,表现为第一,把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真理理解为永恒真理并加以反驳;第二,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上,忽视对立统一的精髓问题;第三,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绝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