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清“抑商”二分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既是王权政策,也是社会现实,但同时也一直存在着重商恤商的思想与呼声。到了明清两代,重商恤商既成为一种经济思想主流,也成为王权经济政策的主要部分,而“抑商”则偏重于伦理方面的社会影响。本文在考察这一问题时,着重分析了明清时期“抑商”内涵的变化和重商的实践特征,指出:明清两代的商政理论与实践都是有悖于传统“抑商”思想的,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2.
探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情形下,收入差距、消费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匹配了一套高质量收入不平等国际数据,并使用经典模型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进而从理论层面分析“外循环”和“内循环”发展模式下“收入不平等—消费内需—经济增长”路径,在经典模型中引入内需变量,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系统GMM)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以“外循环”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收入不平等加剧与内需占比下降同时发生会促进经济增长,以及以“内循环”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收入均等化与内需占比上升同时发生也会促进经济增长。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应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3.
明清汉水上游山区的开发与水利建设张建民明清时期,伴随着大量流移人口的聚集落居,汉水上游山区出现了持续的开发高潮。前后数百年问,山区的种植业及林材加工等急剧增长,大面积“深山老林”一变而“木拔道通”、“悉成熟地”。在这个过程中,人口、水利等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此研究以人格特质理论的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学基础,从心理学视角尝试对明清晋商巨贾的人格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同时由16名晋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评定产生“明清晋商巨贾人格检测表”,自编了《明清晋商巨贾略传》阅读材料。在要求被试对晋商巨贾人格进行评定后,152份有效数据的因素分析表明:明清晋商巨贾的人格由“诚信义礼”、“聪慧自信”、“稳重坚毅”和“果敢有为”四个因素构成;并且使用305份有效数据对明清晋商巨贾的4因素人格结构进行验证,各项拟合指数均在合理范围。此研究的结果与已有“中国人人格”和“古代中国人人格”的研究成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重叠性。将此结果进一步与徽商人格对比发现二者存在差别,且晋商巨贾人格具有深刻的山西人人格特征印迹,表明了人格特征的文化传承性与区域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及延续性。  相似文献   

5.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超越与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演化增长理论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强调技术变迁、制度变迁、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阶段。它批评了新古典增长理论采用“完全理性”、“一般均衡”等脱离实际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应采用的演化机制。演化增长理论克服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在经济理论上具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协调度,并将其作为两类产业协调发展的度量指标;从理论论证与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分析两类产业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尚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还未能实现阶段的跨越;两类产业的协调发展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水平两条渠道,进而提升经济增长动力;两类产业的协调发展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水平效应”具有负向影响,但对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与“绿色效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商业伦理的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商业伦理的构成是在继承传统商业伦理的基础上,又在“敬业自重”、“义利互动”以及商人素质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儒家经济伦理对商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是明清时期商人阶层角色心理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明清山陕商人在甘肃的经贸活动,论述了明清以来山陕商人在甘肃进行会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并进一步评述了这种经贸活动和会馆建设对于推动明清甘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增长、加强中西部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陕西1995--2009年人均CO,排放量与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利用EKC理论和脱钩理论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演变预测和短期变动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长期之间并不符合EKC理论的倒“U”型假说,反而呈现出“N”型关系。同时脱钩理论进一步证明短期内二者之间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脱钩,如1997--1999年陕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处于“强脱钩”状态,2001年、2003—2006年二者呈现出“扩张性负脱钩”特征;进入2007年以后二者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所以,无论长短期都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陕西的碳排放量将维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讨综述王海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目前已成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经济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展开了讨论和研究。一、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概要“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用语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并不多见,在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助推器,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大背景下,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湖南人力资本贡献度进行计量测度,并结合全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要综合利用湖南人力资本优势,加强物质资本投资的使用效率,以促进湖南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美国出现的“新经济”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怀疑 ,出现各种各样的“新经济”理论。结合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来进行考察和分析 ,结果发现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依然能够有效解释美国持续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 ,技术或知识因素的作用增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实质,讨论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发展的正向作用和逆向作用,分析了满足人口增长需要后的经济增长“余值”经济增长,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论证了“余值”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需要协同发展。衡量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度,可从经济增长与要素协同入手统筹考虑,将传统经济增长理念置于要素协同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下,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作为内生变量,构建一个经济增长与生产要素协同发展的“两层次、四函数”分析框架,按照“经济增长-要素协同-要素生产”逻辑,阐明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为了避免中国重蹈加入WTO以后碳排放量急剧增长的覆辙,防止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打“低碳牌”来遏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必须平衡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的关系。从协同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了中国的协同度并探索了影响该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2000—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协同度先降后升,协同度较弱但整体趋势向好;能源强度以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低碳化的“一带一路”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批判理学教育思潮的动因系统探析任绪斌明清之际(明隆万至清乾嘉时期,即公元16世纪中至19世纪初),是中国“天崩地解”的封建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动,以“胜与天道”为论究对象的理学面对日趋加剧的社会动荡也陷入危机。理学家们尽管秉执着“...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的就业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在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的基础上,从其与增加就业量是否矛盾及其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如何正确理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两种基本类型,最早是由苏联经济学家在本世纪60年代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而划分的。他们认为,所谓“粗放增长”就是依靠增加投人实现产出量增长,而所谓“集约增长”则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要解决苏联经济增长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要实现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  相似文献   

18.
一、所谓填补经济增长论“空白”的“尝试”经济增长问题很早以来就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研究课题之一。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和一门比较系统的理论,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最近二十年来,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一些重要流派都在大谈经济增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经济增长模型,企图借此说明经济增长的原因、过程和潜力。然而就连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自己也对纷纷出笼的经济增长理论感到不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这些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考虑制度变革所起的重要作用,各种经济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看,明清八股文存在着“境界八股文”与“功名八股文”的对立。在明清文人的八股文理论中,区别八股文的不同品位成为一个很突出的主题。衡量八股文的首要标准应该看其作者是否文行一致———文的理论与行的实践的统一。明清两代一些有识之士是“境界八股文”的倡导者,也是八股文道德境界的实践者。承认八股文不同品位的客观存在,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八股文的有效职能,了解八股取士制度能延续近五百年的根本原因,进而回答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存在如此长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围绕着东北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模式的探讨始终是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中心议题。因为选择一个符合东北亚情况的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将东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引向深入,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健康顺利发展的需要,并对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增长三角集成”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这里“增长三角”一词并不是笔者的发明,这种提法在有的文章中已经出现。但冠以“增长三角集成”并称其为“模式’侧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了。所谓增长王角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