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山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再没有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所以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以西方的制度作为一种普遍适应的制度,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这与世界正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迹象不相符合.科技在不断发展,尚不存在一种制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历史尚未终结.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全面胜利,世界加速进入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代表西方的美国式自由主义价值体系,随着美国主导的这一轮全球化进程而成为具有全球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西方一些学者也称"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历史的终结"。然而,人们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有理由反思,"意识形态终结论"统摄下的"全球化即美国化"的发展方向不是一条正确道路。在现阶段,不同地区、国家都应确立以自身为根据的意识形态。当然,这一意识形态并不是以政治斗争、阶级矛盾为旨归,而是基于符合共同利益,以指引经济发展和民族强盛为目标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缘起到"终结",大致经历了从"观念学"到"虚假意识"、马克思的" 意识形态"观、再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意识形态三次嬗变.弄清这个发展主脉,对于从事意识形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的形成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一过程中,“自发分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自发分工”的逻辑建构,马克思在存在论层面上阐述了意识形态产生、形成和终结的过程,实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论”策反.马克思认为,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它源起于“自发分工”;它的真正内涵是“活动”;它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它的终结之途径是“革命”而非“批判”.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艺术本体论.在大众文化兴盛的后现代语境中,意识形态理论却受到严峻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诸多关于大众文化批评理论的分析,阐明意识形态只是出现转型并未"终结",并呈现出日常性和实践性等新特征.面对新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来看,“意识形态终结论”认为意识形态所借以证成政治合法性的基本价值、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都无法成立,因此意识形态无法承担起为政治合法性提供客观和主观证成的任务,应当用非意识形态性的普遍价值、“普遍共识”等作为新的政治合法性资源。但是无论从其理由还是替代策略来看,“意识形态终结论”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意识形态无法被终结。  相似文献   

7.
发端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是一种国际思潮,其引起激烈争论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触动了现代政治最为敏感的神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一个是现实可行的方案?"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所谓客观的社会学研究背后,隐含着特定的意识形态立场,它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在方法论上具有形而上学性。其理论缺陷主要表现为对精神分析与社会学方法的误用,滥用精神分析使得"社会心理化、心理生物化"成为解释社会历史的公式,而其意识形态的立场则使得社会学的实证方法不再客观,充满了先入为主的偏见。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流行着一种意识形态终结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意识形态就自此而终结。相反,悄然建构起来的是新自由主义精神与消费的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精神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而消费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文化方面的意识形态。之所以将二者界定为意识形态,在于二者的实质都是要建构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假象,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层面采取了不同的建构方式。通过研究此两种意识形态及其建构方式,由此揭示当今泛意识形态化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政治生活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意识形态所构建。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生存空间为意识形态所解构。人们时刻体验着所谓的自由、民主,却又无处不在枷锁之中。  相似文献   

9.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的艺术终结研究主要围绕"什么是艺术终结"以及"艺术会不会终结"展开.通过评析总结二十年来国内艺术终结研究的状况认为我国的艺术终结研究存在缺乏对话争辩、缺少艺术批评、缺失理论建构等问题,可从方法性、历史性、当代性等方面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终结"是当前国内外文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要理解艺术终结这一命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产生该命题的现代性语境.一种现代性的定义就是一种理解艺术终结的钥匙,不同的现代性定义会提供不同的考量艺术终结的线索.从"时间"流变角度来考量"现代性",艺术终结是"现代"来临引发的问题;从社会变迁视角来考察"现代性",社会的转型带来艺术的转轨,这意味着古典艺术的终结;从文化反思角度来拷问"现代性","艺术终结"是艺术通过否定自身来应对现代艺术危机与凸显价值批判立场的一种策略.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的"现念"是启蒙现代性的产物."艺术"的"终结"是审美现代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