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添生 《理论界》2008,(9):23-24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意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奋进意识。江泽民的忧患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危机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历史意识:拓展广阔的时代视野;责任意识:把握内在的时代逻辑;奋进意识:坚持先进的时代取向。  相似文献   

2.
于学强 《学术界》2023,(4):116-123
政党的历史自信就是政党对于其奋斗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认同与肯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和时代自觉建基于自身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历史与时代对自身的合乎实际的主观意识和科学判断,这种意识和判断既源于自身性质,也源于政治实践。中国共产党不仅重视历史自信与时代自觉,还注重将历史自信与时代自觉结合起来,在总结历史中认识现实,在认识现实中把握时代,并结合历史与现实科学决策,实现自身和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注意将历史时空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转化为历史自信,并结合时代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转变为时代发展的力量,真正做到昨为今用、外为内用,进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朱骅 《兰州学刊》2008,(8):194-196
赛珍珠作为一个伟大的跨文化作家,对西方的中国观曾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认为其作品的独到之处源于自觉运用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与社会功能,有人认为源于对普遍人性的把握。文章通过历史分析指出其作品的特点在于将西方知识话语中的“农业中国”原型与美国海外扩张的“新边疆”梦想相结合,麻醉了美国读者的时代伤痛,并在不自觉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音规范化源于先秦 ,全面奠基于东汉。许慎、郑玄结合时代需求 ,强化正音意识 ,使得正音体式渐趋完备  相似文献   

5.
陶冬梅 《理论界》2007,(12):61-62
在世纪之交,面临日益突变的世界形势和国家形势,面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青年作为时代的先锋,作为党的生力军,必须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成长成材,要把握大局,认准方向;增强法制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表率意识;做团结的表率。  相似文献   

6.
忠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伦理道德范畴,但关于忠观念的起源研究一直以来没有形成共识,甚至存在忠观念与忠概念的混淆。五帝时代"中"的意识是"忠"观念产生的文化源头,"忠"源于"中",忠观念起源于五帝时代。忠是五帝时代军事首领或酋长为了本群体利益所产生的中正、不偏、公正、无私等的意识和观念,体现了为民的价值导向;也是氏族成员对军事首领或酋长这一权威中心的归依和服从,反映了对群体利益的维护和公平规则的期求。  相似文献   

7.
国家利益概念原本就有争议 ,而在全球化时代更面临着来自国际制度、全球问题、全球利益与全球意识等方面的挑战。在此情况下 ,民族国家必须树立新的国家利益观 ,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全球利益观照下的国家利益 ;注重把握国家利益的层次性和动态性 ;在确定国家利益的优先顺序基础上 ,在国际制度的框架中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化来自于对时代的准确把握,对国情的深刻了解,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和对问题意识的强化,其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和人民性等基本特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跟时代主题的变化,把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融合中华文化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货币的本质规定与拜物教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物教"是一种典型的文明病症,拜物教批判构成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思想,必须深入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层面;进而深入到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历史运动的层面。马克思的分析表明,货币之谜源于商品之谜,货币的神秘性源于商品的神秘性,货币拜物教源于商品拜物教,而商品之谜、商品的神秘性和商品拜物教则产生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此,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才能消除人们的拜物教意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睡虎地秦简《日书》和秦汉文献史料,系统阐述了秦汉时代优胜劣汰、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其中包括秦汉社会对男女婚配体质、年龄谐调的重视;对授精受孕时间季节的选择;对胎养、胎教、幼育及新生婴儿的把握与抉择等。并揭示了秦汉社会的优生意识的时代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党章意识,就是党员自觉学习党章、认同党章并进而实践党章的观念。把握党章意识的内涵,必须把握好它的五个要点,即主体的特定性、客体的广泛性、地位的先导性、养成的递进性、高度自觉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基于其主要创立者邓小平的强烈的时代意识.这种时代意识,既表现在他对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形势的科学把握,更表现在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并据此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教育者信息化能力、信息获取和分析过程、学科交叉研究等方面剖析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转变意识、把握着力点、创新研究范式等方面对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讨,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解答时代课题而学习,立足中国基本国情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宽广的时代视野和强烈的国情意识.中国共产党人是在解答时代课题、把握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是在宽广的时代视野和强烈的国情意识中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国城 《学术研究》2007,3(7):79-8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农民主体力量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分析了树立农民主体意识观,包括科学地认识农民的主体性,辩证地把握农民的主体性,历史地看待农民的主体性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若干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如何看待经济活动,如何看待经济利益,这对一个社会的文明,不仅不是无足轻重的,而且是整个价值观念系统的一个核心问题。正是基于对经济观念形态和民族文化及时代精神之间密切联系的这一基本认识,我们要把握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文化特征,特别是要把握这个时代种种观念和价值的裂变以及选择趋向时,经济意识必然地成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17.
1993年12月10日,河北省社科联邀请了几位中青年理论、新闻工作者就我省理论界、舆论界和领导干部怎样学习、研究、宣传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进行了座谈。 理论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理论的生命力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的文体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说新语》在文体特征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根源于由来已久的分类思想与分类体制,也得益于传统的语录文体、答问文体,更表征着雅尚清谈的时代风尚,当然也与编撰者远实用而近娱乐的赏心目的与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时代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坚定理论信仰与破除迷信相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认真反思并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牢牢把握理论创新的历史意识;立足中国现实且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牢固树立理论创新的国情意识;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不断夯实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契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理论创新的鲜明民族特色;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培育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固本与包容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始终贯穿着对固本与包容关系的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彰显了非凡的智慧.列宁固本包容的智慧源于对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深刻领悟和把握,源于对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和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永不懈怠精神.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坚持固本又勇于包容,并把二者统一于党执政和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