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以娱乐为主的视听艺术,动画承载着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观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并日益超出单纯的娱乐功能成为文化扩张的重要载体。文章以美国动画的成功为参考,从文化层面探讨改变我国动画不利现状的对策,以期使传统文化在动画这一艺术形式中重现魅力。  相似文献   

2.
小说作者通过人物话语表现方式的选择,可以加强或削弱“讲述”和“表现”的效果,能有效地引导读者自由出入小说阅读的不同审美空间,从而调节读者与小说人物之间的距离,控制文本作用于读者的情感效果。小说的叙事负载着种种社会关系,作者表现人物话语的策略蕴涵了丰富的社会意义。本文以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宠儿》为例,阐述了小说人物话语的不同表现方式及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孔子形象在文革时期被重塑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以及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连环画和漫画中的孔子以丑化、变形、矮化的美学形式以建构其反动的形象。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使孔子的形象彻底扭曲、一落千丈,批林批孔作为一场声势浩大、配合当时政治斗争的全民运动,其癫狂型和非理性令人唏嘘,这一民族文化的根本性创伤和隐痛应该被历史所记忆。在寻求普世价值的全球化的今天,孔子这一文化符号所蕴含的文化资源理应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5.
岳纯之 《兰州学刊》2010,(9):178-181
唐代政坛上活跃着一群将相子孙,从史书记载来看,他们主要是通过门荫和科举考试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的。他们步入政坛后,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有的奋发有为,无愧先人,延续和超越了父祖的雄才伟业,有的为非作歹,禽犬其行,与其父辈形成强烈反差,还有的则是碌碌无能,无所作为,惟靠父祖的大树乘荫纳凉。看来父祖的功业虽然对后代子孙有着无可否认的影响,但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乃至青史留名,最终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和打拼。父祖的功业只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而从起点到辉煌的终点还有着漫长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布鲁诺·鲍威尔片面夸大了黑格尔哲学的自我意识方面,把自我意识提高为历史发展的独立主体,为了确立自我意识的普遍性,鲍威尔批判自我意识之外的一切独立实体,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概念是同自然相分离的人的漫画。鲍威尔把全部人类历史都归结为自我意识形成的历史,把群众置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对立面,其对精神和群众关系的理解是黑格尔历史观的漫画式的完成。鲍威尔扭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中自我意识与实体的关系,把黑格尔具有现实内容的哲学变成了毫无内容的漫画,是"以漫画形式再现出来的德国思辨"。  相似文献   

7.
王一夫  李颖 《理论界》2013,(2):180-182
微博以其快捷、便利、服务平台广泛、消息发布的及时,迅速成为现时代大众媒体的新宠儿。它理应成为网络时代人与人交流的新工具、新媒介,然而由于使用者的错误利用而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温床"、"虚假信息的发布平台"。本文从微博对人的独特影响着手,以人在微博操作中的负效应和微博对于人类社会生活图景的改变为主线,揭开微博的神秘面纱,公正、客观、辩证地还原微博的本来面貌,使微博作为一种工具更好地为人服务。  相似文献   

8.
徐艳 《北方论丛》2006,(1):48-51
在正始文学的研究中,由于着眼点主要在社会环境及文人心态,属于文学本体的内容反受到不应有的忽视。正始时期以哲理玄思为背景的对个体现实情感的抽象概括和哲理升华,将以往文学中的真实情感反映推进到超越的情感表现,使文学内容在有意识的审美提升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从而使文学语言本体意识发展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情感地理”(EmotionalGeographies)是都市空间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情感表现与地理空间关系的具体化。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都市亚文化的情感-空间-身体结构呈现出“杂糅感”和“抵抗欲”等包容性特质。同时,传统文化中的“游民心态”也参与到了地理身份的构建,并且借助“群落生态”的亲缘聚合效应在亚文化中重构了社会关系。这种激进的人文地理学孕育出了集体主义均分式的空间观,进而形成对“五四”传统中指向个体解放的存在主义空间观的压制。这对当下都市亚文化的研究和规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振谦 《船山学刊》2006,(4):152-154
“以骈文为诗”是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特征,这种骈文化特征表现在:语言句式的骈偶化;隶事用典的工稳化;词汇辞藻的华丽化等。这些诗歌的骈文化特征既与李商隐擅长骈文和唯美诗风关系密切,又与道教文化的诗性特征紧密相关。同时,其诗的骈化不仅影响晚唐、宋初诗坛,而且有开启唐宋婉约词之功。  相似文献   

11.
连赛君 《江汉论坛》2020,(6):132-139
仁理念以"和谐共生"为要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法律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仁理念运用于法治实践的正当性在于其具有历史经验性和道德情感追求,其与西方法律价值之权利、功利、自由、平等及尊严具有内在关联。仁理念在法治中的意义体现为:仁理念之精神至上可防止法理之功利至上、情感关照可防止法理之教条僵化与冷漠、共生精神可防止法理之个人主义、和谐追求可防止法理之斗争思想,仁理念在法治中的运用有助于人们自愿爱国、自律守法,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以往"两军对战"的中国哲学研究模式中,董仲舒大概是最为人们所诟病的人物了.他被许多人视为最荒唐的唯心主义者与最典型的形而上学家.当我们摆脱了这种从前苏联搬来的教条式的研究模式束缚之后,从中国哲学自身出发,紧紧把握天人关系这一中国哲学自身的基本问题,从新的视角研究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就会发现一个有别于以往成见的董仲舒,而且从他的天人学说中可以解读出一些新的内容.董仲舒作为一个有原创力的政治哲学家,提出了一种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新看法.他的天人学说一方面是对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思路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对先秦儒墨两家思想资源的整合.董仲舒天人学说的第一个基本论点是人上有天,通过整合孟子和墨子的思想资源,提出由天、君王、臣民三维组成的政治架构.其第二个基本论点是以天论政,通过整合儒法两家的思想资源,倡导"任德不任刑"的施政原则.其第三个基本论点是天人感应,表达了以教权对君权加以限制、约束与监督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从伦理层面看,恐怖主义源于对道德价值的颠倒,双重道德标准;教主膜拜与精神控制;末日情结与暴力行为;功理上的狂执偏差是邪教恐怖主义的四大特征。“神赐恐怖”导致了邪教恐怖主义犯罪方式、目标上的不加区分性和残忍毁灭性。  相似文献   

14.
为抵消佛道二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朱熹以《仪礼》为本经,以《大学》修齐治平的理想进阶为依据,对传统儒家礼学进行重建,改变了传统礼学自上而下的路径,使之由政治转向生活.自下而上的礼学重建注重日常生活的践履,强调传统宗法社会秩序的构筑和行为方式的规范,并在实践中固化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法观念,使儒家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是儒家往儒教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诗学对中国诗学范畴现代转型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刺激并促使中国传统诗学范畴的现代转化;其二是西方美学、诗学的某些因素或范畴直接进入中国诗学,成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梁启超等人以佛学格义西方哲学、美学、诗学,使得中西两种审美诗学在对接与互释中走向新的对话和融合,从而刺激并促进了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型。晚清佛学复兴在诗学中的表现,一方面是此期诗家引佛语以入诗;另一方面是在这种以佛学与西方美学的对接中产生了中国现代诗学的许多范畴,或者是在某些原有的中国传统诗学范畴中同时渗入了佛学和西方美学(诗学)的某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徐锦辉 《理论界》2022,(6):98-104
布朗肖无论在文学空间抑或在哲学反思中,都没有简单地将中性视为一个阐释的整体概念。他认为,首要前提是将书写引进对中性与域外概念的哲学思考,因为不能以哲学的普遍化逻辑诠释文学的整体视域,同时也不能以文学的封闭性措辞进行哲学表达。在此基础上,布朗肖介入中性的范式重新审视作为文学的书写形式,以及试图形成一种不确定的游离状态,进而在思想的界域中形成文学的异在表达。换言之,布朗肖正是借由虚拟、否定与多重叙事,将书写从哲学表达转向文学空间之内,以此进一步追问文学何以可能的真理之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均衡地区发展,保证各社会群体平等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地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初步建立了省域城乡统筹、全民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这为"十二五"规划期间,加快省域社会保障从区隔到统筹的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和制度基础,并有可能领先全国实现省域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朴槿惠是韩国乃至现代东北亚地区的第一位女性国家领导人。她的成功当选,可以说是"雌雄同体"的胜利。"雌雄同体"是激进女性主义的理想,是希望个体能够将男性和女性有价值的特质结合在一起,以此消灭两性差异,实现两性的平等与公正。国家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要积极促进女性参政,使国家的政策制定能够实现妇女运动的诉求。朴槿惠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雌雄同体的性格,她既有男性的坚定冷静,也有女性的温柔亲切等特质。  相似文献   

19.
龚刚 《社会科学》2022,(1):175-183
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实现理论创新与中国话语建构是学界难题,后东方主义为此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作出阐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建构是一种叙事可能,然而,真理观与身份、视角之间的"悖论"以及从话语理论到话语霸权的"转变"使其陷入窘境。后东方主义力图从中拓立出另一种叙事可能;以代言政治衍化、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消费群体多元化的形成为主要特征的后东方主义叙事语境加深了好莱坞的叙事焦虑,为中国传奇重构提供了契机。中国人逐渐成为中国故事的主角,这一过程将伴随东方主义叙事的解构与后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开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