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如同公司治理。从熟人社会治理模式向陌生人社会治理模式变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般路径选择。陌生人社会治理模式基于人性禀赋及其市场经济要求有其人性共通性一面,但也存在不同国情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只有建立在人性基础上,才凸显其意义。中国语境下国家治理现代化既要避免是否"西方化"的伪命题干扰,也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国家,基于特殊国情,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非完全自主性社会转型现象。因此,历史惯性下的特殊国情促使中国更应当考虑通过威权政治作为过渡手段以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与代价实现社会平稳转型。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依附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革发展的过程,每一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观诸历史,可以说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教育就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事业,其中经历了挫折与坎坷。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曲折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现代化中很强的依附性特征。总结经验,明了其依附特征,对于推进21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不无益处。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学计划、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制度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无不受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依附…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正视庞大老龄人口来袭、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老龄社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走好中国特色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道路,建立起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化推进积极老龄化的中国方略,不仅体现在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上,还应从社会与文化建设高度,大力弘扬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体现老年人价值的全龄友好、全员幸福的社会风尚,在“共同富裕”的轨道上推动养老服务、老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构让全体老年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文明”,为现代化国家中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认真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集中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心理上没有依赖性、在精神上具有主动性、在行为上没有依附性,是具有独立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整体推进、富有天下情怀,是具有包容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自身独特的国情、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具有民族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必然包含实现社会现代化。本文重点讨论三个问题:(1)什么是社会现代化;(2)社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3)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包括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十个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汉全 《江淮论坛》2001,2(2):32-38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 ,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 ,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 -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所有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金融危机",即以"资本"为灵魂、为世界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无法跨过"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种种"社会"问题之"坎"而显现的危机.21世纪中国可持续社会现代化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规划缺失、社会"公共空间"缺失、城乡二元结构四大挑战.中国必须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在推进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回应"四大挑战",扬弃经济增长的逻辑矛盾,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走出发展方式中的"误区",消除西方国家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现代化痛楚"、"发展性危机"、"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而人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核心,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城市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求真意识、批判意识、理论意识和主体意识等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内容。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历史证明,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从现实路径上看,教育现代化又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展望未来,教育现代化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本土化、个性化和教育资源的社会化,才能满足培养现代人的基本需要,为实现城市现代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社会结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始终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在中外社会结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样态.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猛 《学术探索》2014,(5):9-17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现代化包括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方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的效能,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关键要靠社会治理现代化也就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谓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使社会治理体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使社会治理者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律制度治理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社会的效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我们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基本路径,进一步改革社会治理体制、不断丰富、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正全力向着现代化的目标挺进,而在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然包含着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又是这一历史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和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春雨 《理论界》2004,(1):145-145
邓小平立足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对教育现代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进行系统地全面科学的论证。邓小平教育现代化思想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科学性,是指引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社会现代化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和综合进化的过程,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意识地改变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社会实践过程。人是社会的主体,因而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先发优势视其现代化模式为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度形成路径依赖而将西方式现代化奉为圭臬。但实践证明,照搬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希望的繁荣和富强。与之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景象,为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带来了全新启示与选择,包括坚定目标与赓续奋斗的精神支撑、独立自主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驱动机制、和平稳定与生态持续的环境保障、工业奠基与并联推进的发展路线、治理贫困与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六个方面。这种全新选择并不是要求其他国家照搬中国方案,而是要在方法论上将人类现代化的普遍经验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急速转型的时期。反观欧洲近代社会发展史,西方国家当初为完成这一社会转型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而且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理应从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一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借鉴欧洲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用较长时间所走过的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认真研究欧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所遭遇的各种挫折,所走过的各种弯路,以便汲取其中的教训,能够用较小的代价走完西方国家付出巨大代价才走过的那一段路。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韩克庆 《社会科学》2023,(6):159-169
社会政策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内容。以现代化理论为视角,从政策体系、覆盖对象、待遇水平、财政投入四个方面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政策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发现:首先,我国社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不断增强。其次,社会政策的覆盖对象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对象识别更加精准、新的覆盖对象逐步被纳入。再次,社会政策的待遇水平稳步提升,主要表现为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特殊群体的福利补贴逐年增加。最后,社会政策的财政投入稳中有增,主要表现为财政投入总额持续加大、福利服务机构和设施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社会政策的未来发展还面临着城乡统筹、流动人口等诸多挑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政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会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7.
教育现代化应充分考虑到现代社会发展,使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建立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并使教育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乃近代中国的绝对主题.和绝大多数时人主要关注自上而下政治权威的现代转换不同.梁漱溟坚持并且践行了一条自下而上从社会入手的另类现代化道路.的确,从"国家一社会"的视角看现代化,实际上包括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威转型与自下而上的市民社会建构的双向过程.而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一再受挫.就因只单向度地注目政治变革,独立的、自治的社会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以至国家与社会二者之间没有形成适宜于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言,梁漱溟自下而上"造社会"之现代化路径探索,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化在资本的催生下,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化工革命和信息革命,相应地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形态和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教育方式、社会管理方式、人的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与此同时,人的发展日益依附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工具的更新,人的主体地位缺失,人服从于资本增殖的逻辑,服从于霸权霸道霸凌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有中国特色。其中,人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实质性进展。构建人的现代化建设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现代化的动力与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如果按照西方 15 0年间城市化发展规律 ,即城市化平均水平每 2 0~ 2 5年翻一番的标准预计 ,在未来的 2 0年左右的时间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接近 65~ 70 %。即将来临的中国城市社会 ,告诉我们在 2 0多年里 ,中国将有 5~ 7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与地理变迁之一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重大变迁 ,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过程。预见并把握中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与结果 ,分析中国城市社会来临前的社会变迁 ,对我们认识中国国家现代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