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是两汉时期出现的一则神话。据《路史·后记》卷二引《风俗通义》云:“女娲、伏羲之妹,祷神祗置婚姻,合夫妇也。”然而,这并不是伏羲和女娲神话的原始面目,从有关古籍的一些零星记载的资料来看,两汉以前,它们应当是几个来源不同和性质不同的神话。  相似文献   

2.
刘安《淮南子》的文艺观曹晋在曹丕《典论·论文》问世之前,先秦两汉尚无专门的文论著作,文艺思想只是零星而不系统、片断而不完整地保存在各种典籍之中。《淮南》一书便是保留了相当数量文艺观点的古籍,它虽作哲学思辩却兼包文艺,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应占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丰富的古籍中,保存着不少有关非洲国家的史料。这些史料,对于研究非洲古代史和中,非交通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在《我国古籍中关于非洲的记载》一文中,曾对“正史”(“二十四史”)以外的我国古籍记载的非洲史料,作过一个概略的评述;“正史”中的记载,则未涉及。在“二十四史”中,虽然并非每一部都有关于非洲的记载,但有关非洲的材料也保存得不少。因此,这里打算再将“二十四史”中有关非洲国家的记载,加以介绍,作为前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一在日本古代文献里有不少关于“吴”的记载。《日本书纪》中的这些记载,主要集中出现于应神到雄略大王时期。根据天皇世系表,该时期共有应神、仁德、履中、反正、允恭、安康和雄略七位大王。而据中国史书记载,此时期与中国交往的有讚、珍、济、兴、武五位大王。至于他们分别相当于那几位大王,目前尚无定论,日本史学家采中国的记载,笼统地称该时期为五王时代,年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6.
放眼日益兴盛的伦理学园地,我们会惊愕地发现:人们对于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控制)过程中的道德现象,只是在个别领域零星地、粗略地提及,而尚未七日以集约式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憾。为此,本文首次冒昧提出“生育伦理学”的概念,并力图在宏观上阐述建构这一新学科的初步设想,以求引起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7.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得到八种莆田郑氏家谱与族谱。这八种郑氏家谱与族谱,分别零星记载了有关郑樵家世、生平、遗迹、遗物的一些资料,可以证实和补充郑樵研究的文献记载。这里,根据我们的调查,简略介绍各种族谱残钞本的内容,略评它们的史料价值,并着重介绍它们提供的关于郑樵编《灾漈宗谱》及其他方面颇有价值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据甲骨卜辞和金文记载 ,商周在其南土有一个归国。有人笼统地指出这个归国是楚王熊渠之后熊挚建立的楚国附庸。笔者从古文献、考古、古文字和民俗资料等方面论述这个归国是殷革夏命、夏人南逃后建立起来的一个方国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UFO研究是一幅横亘古今的历史长卷,现在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不明飞行物现象的国家之一。除民间传说外,大量有关不明飞行物的记载散见在各种古籍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字文献资源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作用日显突出.但对古籍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未能引起业内人事的重视.本文就地方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的意义,及对地方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措施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明初自耕农的大量存在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曾有大量的自耕农存在,尤其是在明初,这种自耕农经济还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无疑会帮助我们对历史上自耕农的地位和作用作出适当的评价,对明初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强大作出正确的解释。一、对明初自耕农数量的估计关于明初自耕农的数量,文献上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的材料作大致的推测。明初最高土田数字,据《明实录》、《明会典》等书记载,是八百四十九万余顷。最近,王其榘同志进行了周密考证,证明这个数字是错误的,他考定明初全国土田总数,最多不会超过六百万顷。我完全同意王其榘同志的论断。明制,土田分为官田和民田两种,官田据韩国磐同志推算,总数在一百一十万顷以上,余下是民田,应当有四百九十万顷。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日渐广泛。在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机器人呢,大量古籍的记载告沂我们,中国古代是有机器人的。 所谓机器人,就是模拟人的动作的机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用到数字时,有的是表示它的实际数值,但有的并不表示它的实际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很多”或“较少”的意思。这种用法我们称之为“虚数”。《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和“十二”,就是这样的虚数。这里说“十年”也罢,“十二年”也好,同样只是为了说明木兰从军时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罢了。可是根据这首诗在形式上的要求,这两处都必须是五字句。如说“壮士十二年归”,岂不成了六字句?或说“同行十年”,便成四字句了。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中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千里”和“万里”也都是指“北国”说的。但是,并不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北宋“养兵之费”的数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北宋“养兵之费”的数量,学术界已作过一些研究,但大部分是根据蔡襄、陈襄、张方平等人奏疏中所记载的禁军平均每兵岁费五十贯,厢军平均每兵岁费三十贯的数字,再乘以禁厢二军的兵额总数推估而来的。在缺乏较为确切的统计数字的情况下,这种推估是可以的。问题是五十贯和三十贯并不是一组有代表性的数字。仅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而言,宋代至少有十四处文献记载了有关这一方面的一些数字。而这些数字之间  相似文献   

15.
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族语言、民族习俗关系紧密。历史上,它不仅是传统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媒介。民族古籍以韵文体和散文体的形式记载了各民族的史诗、谜语、谚语、神话、故事、传说等,其中很多内容记载的各民族和睦共生的故事是增强各民族团结的历史印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体现。民族古籍承载的内容具有良好的文化教育功能,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越王世系序列,是越文化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该文根据古籍中的有关记载,爬梳考索,并对影响越王史系问题正确认识的"越为禹后"、"越亡于楚"等传统说法提出质疑,然后整理出从句践先祖至秦灭越前的越王世系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国古今文献记载,对"百合"植物的中文名称及对应的原植物进行了研究考证。结果显示:"百合"作为植物名称,异名颇多,在现存文献中多达三十余个异名。现代使用的百合科的"百合"名称是根据《尔雅翼》记述的百合鳞茎形态得名,及《本草纲目》记述的该植物可治疗一种名为"百合"的疾病而来。在中国古籍文献中,百合所指的原植物也有多种,除对应百合科百合属的卷丹、百合和细叶百合等种类外,还有古籍记载的木兰科或豆科植物。可见,"百合"在中文古籍中的名称和原植物均较多,而且复杂,在现代百合研究中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8.
海瑞,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清官,以其直言敢谏为民请命名留青史,以其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世人称颂。大凡研究海瑞的人,无不注目于此,然而对其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至今尚无专文论及。为补阙起见,特撰此文,不妥之处,期以赐教。一、海瑞性格特点海瑞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史书无明确的记载,所以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加以抽象、归纳。海瑞,号刚峰。他之所以取此号,主要是表现其“刚”者之志。天启时期黄秉石就曾明确指出:“公讳瑞,……自号刚峰以见志”。海瑞的同乡曾任礼部尚书的王弘海也说:“其学一切以  相似文献   

19.
对于缺乏详细记载的学者的思想,囿于材料和认识水平,很容易出现执其一端而以为得其真谛的看法。我们只有将零星片段进行综合考察,将有限材料与当时情况系统比较,从思想史的整体视角来把握零星记载,才能对缺乏详细记载的学者的思想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根据同时代人的看法,陈仲子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思想中有墨家和道家节俭原则,以及“亡亲戚君臣上下”的道家、墨家思想,还有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大体来说,陈仲子的思想近于道家的庄子学派,兼有墨家、农家的成分。陈仲子所提倡的注重个人品德、节俭、自食其力、同情贫贱者、追求自由、顺应自然、廉洁等主张,至今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 一般说来,辛亥革命前的书籍著作,皆可称为古籍。古籍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情况和精神面貌的重要资料。其中酝藏着我国古代各族人民从事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我国历史悠久,古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门类广泛,绚丽多采,数量庞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巨大精神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数量不断增多。秦汉以来,人民创造了纸张。汉武帝时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