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必经之途.邯郸成语典故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功能,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求同存异的对话原则.一方面,要通过多种传播策略与媒介,在符号编码、文化认知及文化心理结构层面最大限度地达成信息对等与文化共享,展示邯郸成语典故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应照顾到文化差异,在历史习俗、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层面深层沟通,促进双方的交流与碰撞,在对话中实现地方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通过多种途径与媒介的跨文化传播,可以使邯郸成语典故成为地方文化对外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广告传播不仅传播商品信息,也传递和塑造文化。广告传播客观上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人们解释行为的参考标准,也是人们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广告内涵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广告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广告信息在不同文化域之间的运动,其研究范围是文化相异对广告传播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如何正确处理广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如何进行国际跨文化广告传播应作为研究的重点,力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高我国的对外广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力 《北方论丛》2013,(4):58-62
媒介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是当今世界全球化语境下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文化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与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递、新闻资讯的往来,更是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文明交换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意义共享的过程。对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间性"问题加以理论思考,从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文本间性的角度可审视媒介话语跨文化传播实现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大庆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大庆精神对外传播意义重大、可行性强,在大庆城市国际化建设和国家文化相关战略实施的当即,应加强大庆精神的对外传播.跨文化适应是大庆精神的对外传播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当前应努力提高大庆精神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美国电影的跨文化的强势传播,得益于其移民文化背景下电影取材的多元化、富有特色的全球化电影产品营销以及平民视角中的普适价值观念诉求.  相似文献   

6.
7.
罗幸 《广西社会科学》2012,(11):172-174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在东南亚的跨文化传播势在必行。文化的接近性使得广播电视在跨文化传播中得以顺利进行,但在传播中存在语言障碍。新传媒时代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应该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和传媒业的交流与合作、以跨文化传播需要为基点,进行人才培养研究、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实现实战式教学。  相似文献   

8.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成为一个本体论的事实。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一旦发生碰撞,自然就产生跨文化传播问题。胡适身处新旧思想升腾喧嚣的转折时代,他对文化的移植问题十分敏感,也颇多感触。其中不乏精彩之见,本文于此稍加梳理。(一)工具合理性行动近代以来,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主要不是主动的,文化的交流从一开始,就带有救亡图存的现实目的。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传播工作方成为知识分子的自觉。学贯中西的胡适对此有切身的体会。他认为,中国处在这个现代世界里,文化上比不过西方;既然国门已被打开.双方的交往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钟新  蒋贤成 《东岳论丛》2023,(2):49-61+191
面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使命,跨文化共情传播因其以共鸣点桥接中外文明、以创新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巨大潜能,逐渐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点。回顾共情与跨文化传播理论诞生的原初语境,当前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研究过于偏重传播的“传递”属性而忽略其共享、仪式属性,且对复杂的共情机制存在过度简化的认知倾向。通过对世界各地17位孔子学院院长的深度访谈以及对多所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参与式观察,探析文化桥接社群如何在平等互惠的文化场景中达成共情的传播目标。研究发现,跨文化共情传播并非一蹴而就的单向构建,而需经历基于文化势能的双向跨越、基于文化融通的情感桥接、基于文化比较的认知升维等阶段,继而实现从情感共情、认知共情到联想共情的层级递升。本研究对于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中华文化创新出海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果一种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据了主导和支配性的地位,具备了影响和渗透他文化的能力,这种文化也具有了一种渗透性的软实力,但这样的文化软实力很容易滋生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但是当我们从跨文化传播中的个体、群体、社会、大众媒介、国家和国际社会等各个层面对文化软实力做出考察时,就能够找到通过跨文化传播形成和传递的文化软实力之于不同层面的意义,而这种软实力也因此成为一种可以层层推扩的和谐力量。  相似文献   

11.
谢征 《云梦学刊》2012,33(2):122-125
从全球范围来看,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现象由来已久,电影和电视剧诞生不久,便有着跨文化传播与之相伴相生。历史和现实地来看,影视剧的跨文化传播主要在两方面表现出重要影响,一是形成经济贡献,二是表现出文化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影视剧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四大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礼 《理论界》2014,(5):128-130
韩国综艺节目一直以幽默、新颖、富有内涵见长。在韩国综艺节目中,充斥着各种韩国文化。而这些文化以轻松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深入了韩国观众,甚至他国观众的内心。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通过韩国综艺节目认识韩国,了解韩国。在当代,综艺节目不仅供受众娱乐,更肩负着承载文化价值的使命。本文通过探讨韩国综艺节目的文化内涵,分析它的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总结出对中国综艺节目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跨文化语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学艺术交流活动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翻译最困难的是文化的翻译,文化与价值观的传播是翻译的关键.作为中外文学艺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翻译是审美信息的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是可读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日益受到各界学者的重视。本文旨在对其近些年来在中国的传播作一概括总结,并由此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和意见,希望对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文化的选择与互动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这严重制约着跨文化有效传播。造成跨文化传播冲突的主要原因是高度语境文化和低度语境文化的差异;文化是软实力的载体,挖掘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增强跨文化传播的传导能力,从而消除误解与偏见,以达到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向世界推介中华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话语力问题是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尤为重视对外话语力的构建。不过,由于国家发展程度不同、与国家关系疏密不同和文化差异等因素,我国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话语力赤字。提升国家话语力,不仅要继续提升跨文化传播主体的硬实力,同时更要在打造软实力方面精耕细作。打造软实力首先体现在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传播者要熟悉外国人会感兴趣的中国故事,还要能跨越文化差异障碍,了解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媒体的运行规则,知己知彼,方有胜算。其次,中国故事的基础是中国的事实,跨越文化障碍要构建国家修辞并准确翻译。最后,在传播中国特色的同时不忘要以文化共性弥补差异,做好国际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符号和文化传播形式,在跨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中,文化认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金六福""轩尼诗"等广告为例,从文化认同与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认同与广告策划和文化认同与广告传播方式等视角分析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柯路19世纪外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我国一直获得高度的评价,这毫不奇怪,因为它既是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高峰,又是外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其杰出的成就。可是...  相似文献   

19.
白长 《理论界》2008,(4):1-1
程义伟的《辽海文化镜像——辽宁当代文学、美术作品研字窃,是一部研究辽宁地域文化方面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项具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和开放的文化视野的文化建设课题。作者通过社会文化的视角,以文化镜像的审美维度和解读艺术家的创作的研究路径,审视了辽宁当代的文学、美术现象,对辽宁地域文化的特征和时代审美价值,进行了一种个性的,具有学术创新性的历史审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西方心理学的缺陷在于其强硬立场和高傲姿态,拒绝包括文化在内的外来资源介入所带来的学术上借鉴;本土心理学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西方心理学文化缺失不足,但又易于陷入封闭性和保守性,无力于拓展文化边界.跨文化研究以文化品格为前提,取文化比较之长,舍心理学无文化之短,有望为开辟心理学研究新视野、新方向和新途径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