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岳霖在建立其元学体系时,以深厚的民族情感承继中国传统哲学,而尤其青睐老庄道家哲学。在鞭辟入里的分析基础上,他以学理和情感的两种标准,对老庄哲学进行了较为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现了辩证的价值取向。他多角度、多层次地对老庄哲学予以考察吸纳,并经过改造后有机地熔铸到自己的元学体系之中。他以极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以纯粹的逻辑推演方式建立了一个独创性的元学体系,不仅克服了老庄哲学的不足,而且弥补了中国传统哲学"逻辑意识不发达"的状况,从而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老庄哲学身心修养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是对老庄哲学身心修养模式的继承、扬弃和发展 ,它继承了老庄哲学中按规律办事、以社会为本位、主张和为贵的积极因素 ,扬弃了老庄哲学中摒弃知识、回归原始、避世养真的消极因素 ,并针对中国人的特点 ,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理论进行了再创造 ,因而具有了科学性、可操作性 ,并充满时代气息 ,成为中国心理治疗本土化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角度对道家的语言思想进行论述,阐释老庄语哲思想中的言意观,论证老庄关于“言”与“意”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结构并解构中国古代诗歌的“言意之困”,从而拓展老庄言意观的哲学和美学意义,扩展中国诗歌阐释学阐释向度。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向西方宣传道家文化并非以阐发老庄哲学的要义、宣传民族文化为最终目的,而是利用道家哲学中的某些因素,意图解决现代西方世界的生存困境,生存而不是学理是林语堂关注的中心,林语堂笔下的老庄思想是一种幽默、平和、和谐的“生存哲学”。林语堂尝试用老庄哲学解决现代世界由发展竞争及战争所带来的种种生存困境,使老庄哲学在现代背景下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学术史上,道家老庄最早建立了以“道”为核心和自然无为的哲学体系,老庄在哲学问题的阐释中又触及到了关的本质、关感、关的创造等多方面问题。他们以“道”为哲学基础,以“道法自然”为依据,由此及彼,推物及人,围绕自然、社会、人类活动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关学思想。老庄的关学思想是其哲学之道的延伸,蕴藏在哲学体系中,以互为联系、互为交织的形态呈现,但具有着潜在的逻辑体系性。老庄关学思想潜在体系的研究对人们认识关、感受关、创造关及中国现代关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老庄思想,人们大多从老庄哲学对中国艺术之影响切入,或延伸为文学观念的讨论。由于老庄诗学是理性思维,注重理论批评,不同于孔子式的实际批评,所以,人们很少论及《老子》、《庄子》与中国古代诗学及艺术理论的关系。文章从道家文化的角度,研究老庄诗学思想的核心,它主要表现为倡导诗学艺术的自然性、形象性、抒情性与含蓄性。  相似文献   

7.
王弼等人授道入儒开创玄学,史家既谓之“祖述老庄”,义称为“新道学”,那是有根据的。王弼对于老庄哲学确是既继承保持又改造发展的。他们一多关系(本体与万物、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思想的差异,集中表现了其哲学逻辑框架的不同,并从而在逻辑与历史统一上反映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某些特征。一先秦,老子以精神性的“道”作为本原,以说明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庄子进一步发展了它。老庄都把“道”作为不可分割的、无限的整体置于万有之外、之上。在发生论上,讲道派生万物,万物有限,所以毁坏了道。在运动观上,讲道作为“外在  相似文献   

8.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主干,共同成为构筑传统文化大厦的基石。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书《老子》与90年代初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出土,学术界掀起了对老庄本人、著作及其哲学的研究的热潮,特别是老庄哲学一直成为学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禅宗受老庄影响十分明显,但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经过哪些环节,是如何深化的,则很少见到专门的论述。该文认为,禅宗思想和风格的老庄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端是慧能禅;其展开是牛头禅、保唐禅、洪州禅,而以洪州禅为主流;其定型化则是五家禅中的临济禅。为此,重点讨论了洪州禅学对老庄哲学加以吸收、融合的具体内容,揭示它在禅宗老庄化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及其原因。论述过程中,旁及了牛头、保唐与老庄的思想交涉,洪州与荷泽两家的哲学差别,并进而推及临济与曹洞两宗不同历史趋向的哲学渊源。  相似文献   

10.
老庄哲学把对自然现象、人类生存状况及生产经验的观察、研究,作为切入点,建立起了道家的自然观,展示了老庄在自然科学方面最初的理论自觉。老庄坚持"道"生万物说、道为宇宙万物的本体的理论;庄子提出了生物起源、循环演变的猜想、万物一体的生态论;老庄尤其确认了人的自然本质及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由此衍生出了老庄的养生论,所有这些都显示了老庄哲学独有的理论品质以及它在理论上的前瞻性、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道"是老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一个用逻辑理念难以界说的哲学概念,但其所内涵的本质特性,可以通过对老庄话语体系中"大"、"一"、"无"等关键词的分析研究概括出来--这就是超越界限的无限包容性、超越分别的整体性、超越现实的内隐潜藏性,从而实现了对"道"全方位、多层次、本质性的体认.这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老庄论辨     
老庄以道为哲学根基。老子是道本原论者,道在物外,庄子之道兼具本原、本体双重意蕴,道在物之内外;老庄的认识对象是道,老子“虚”、“静”倾向于向外认知,庄子“心斋”倾向于向内认知;老子哲学主体是圣人,以治世、治外救世,庄子哲学主体是神人、真人、圣人等,以治己、治内救世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 ,由《易经》、老庄到《易传》所建立的一套完整而独特的东方哲学体系 ,塑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周易》、老庄哲学中宇宙生成的“元气”学说、“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人类进入 2 1世纪的今天 ,以“天人合一”观念为核心的东方哲学思想 ,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的丰厚礼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的重点在人生,而人生问题的核心是理想人格的建构,所以张岱年先生称中国哲学的“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中国哲学大纲》第255页)。儒道同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影响最大的两家。先秦儒家重视人生而略于天道,其思想意趣在于成贤成圣,这自不待言。即使是老庄道家,虽然多有关于天道方面的议论,但其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5.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相对立又相互补的儒道两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如果说儒家哲学偏重于人伦的关注,那么道家哲学则着力于自然的探究。自然主义是老庄思想体系的特质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对其理解往往失之疏略而又囿于天道范围之内,未能全面地展现老庄这种学说的内涵和意义。笔者不揣谫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粗挈其纲,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7.
老庄思想自古是中国知识分子遭受挫折后藉以调节心理,安顿生命,养护心灵的哲学,老庄著作自19世纪末翻译成英文传入西方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进入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视野。文章撷取了奥尼尔、王尔德、毛姆三位英美作家的代表作品加以分析,综合评述了有关他们的创作与道家思想的某些契合关系,揭示出他们各自生活中不同的精神创伤是老庄思想与他们取得共同的心灵契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一) 庄周直觉思维的心理构建,对“道”的认识及其“气”与“道”的原则把握。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较难辨识的恐怕就是老庄哲学了。这是因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创立的宇宙本体论,都是通过具有神秘性的传统“天道”观念来研究自然、宇宙,以此作为把握“天伦”根源规律的。  相似文献   

19.
学界一般认为,现代作家对老庄的批判是出于拯救民族命运的现实目的,而未在学理上加以考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现代作家并不是"无暇返回东西文化的本原",他们对老庄的批判其实已经超越了改造民族命运的功利目的,并且深入到文化深层进行本体论的考量——以充满力感的尼采哲学置换消极落后的老庄思想的潜在文化目的。鲁迅及众多作家的老庄批判透露出他们进行文化更新的潜在意图,只是这样的文化目的混糅在民族救亡的强大话语中,并为后者所遮掩。  相似文献   

20.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权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