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大陆方面对"文化台独"在岛内的演进关注较多,对外文化交往方面则少有关注。全面梳理1949年以来台湾地区对外签订的文化协议,旨在归纳其签订文化协议的类别、特点以及其中可能隐藏的"台独"元素,并结合岛内"文化台独"背景及其外部影响因素,厘清台湾地区文化协议的呈现样态和隐晦指向,警惕潜在"台独"元素植入的现实风险和深切危害。  相似文献   

2.
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为了在国际社会寻求"台独"生存土壤和活动空间,突显台湾的"国家主权",热衷于在国际场合"拼外交"。对外援助被民进党当局视作扩展国际活动空间的重要手段。在执政的8年时间内,民进党当局大搞"援助外交",在国际社会引发海峡两岸激烈的政治斗争。然而,台湾当局耗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并没能开拓出更大的国际空间,也没有巩固其"邦交关系",反而破坏了海峡两岸的关系,搞坏了台湾的国际形象。本文对民进党执政时期台湾当局的对外援助行为、特征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是对台海形势发展的特点、国际社会的可能反应以及岛内政治生态进行综合、缜密思考和评估后所做出的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鉴于"台独"分裂活动的特点与性质,以及现阶段我们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反分裂国家法>而不是<统一法>,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助于推动岛内反"台独"力量的重新崛起与壮大,更有利于赢得国际社会对我们反"台独"斗争的同情、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试论台湾地区的民族关系——兼评台湾当局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台湾当局的民族政策问题,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考察了台湾地区民族关系在历史上的嬗变及其特点,评析了台湾当局民族政策的两大组成部分——所谓“蒙藏政策”和“山地政策”,并对80年代以来岛内兴起的“原权运动”的性质、原因和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台湾地区的民族关系具有不同于祖国大陆的典型特点;国民党台湾当局的民族政策是以反共和敌视大陆为出发点的本末倒置的错误政策,是台湾少数民族沦为“弱势族群”的根本原因;而“原权运动”的兴起,则标志着台湾少数民族的觉醒,同时也给岛内未来民族关系的发展增添了变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台湾分离主义运动即"台独"的起源、发展演变、产生与膨胀的背景原因的分析,指出台湾分离主义运动无论在岛内还是国际社会都属于非主流,是不稳定因素,不仅危害台海和平与中国安全,也对地区与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由来已久。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既在台湾岛内豢养出一批具有浓厚“日本情结”的“台独”分子,也在战后日本国内形成一股具有浓重“台湾情结”的“台湾帮”;二是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视台湾为事关日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并把支持“台独”作为谋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三是台湾当局设立多个秘密“专案基金”对日本右翼势力进行拉拢。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会与台湾问题--简析台湾当局的国会游说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会在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决策上发挥着重要影响。为此,台湾当局对其游说活动不遗余力,成为台美关系的重中之重。在冷战结束前,台湾当局就充分认识到美国国会在对外决策上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国会外交”。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格局变迁和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变化的影响下,台湾当局加大了“国会外交”的力度。在台湾当局的游说活动下美国国会作出了诸多消极的涉台立法活动,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恶化,日本极力拉拢台湾当局以图分化两岸,其主要手段就是不断派遣国会议员赴台活动,并日益呈现出"规模大、级别高、组织性强、两面性突出"等趋势。日本不仅始终对台湾地区具有较强的历史情结,并更加重视其较强的经济价值及敏感的安全价值。再加上台湾当局的"外交公关"活动,这些都成为日本国会议员不断赴台活动的主要动因,并给中日关系及台湾问题带来了重要影响,应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与外交公关活动。  相似文献   

9.
在1月份召开的国台办新年首场记者会上,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进行领导人换届选举,结果是马英九获得了大胜,成为台湾地区新一届领导人。在他当选的前后,发表了一系列的关于两岸的政见,例如提出要开放大陆的游客来台观光,从节日包机直航到周末包机直航,与大陆签订和平协议等等。笔者认为即使是马英九胜出,两岸和平统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国民党虽然承认“九二共识”、“一个中国”,但是更强调“一中各表”的部分;虽然马英九承诺不会支持法理台独,但是也不会很快与大陆谈两岸的统一。任务的复杂性与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台湾问题最终解决做好长期的准备工作。以笔者之见,当前应该研究如何“发展国内,争取岛内,团结海外,联合国际”来促进最终统一,这四条是辨证统一的,前面第一个是基础,中间两个都是对台统战一定要做的事情,争取岛内和岛外所有中国人对统一的认可,最后一个是在国际上作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一、发展国内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树立我们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笔者认为这是最根本的一点,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内在因素。只有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了,中华民族真正强大了,真正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才真正具有感召力。中...  相似文献   

11.
<正> 1989年10月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工作会报”通过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暂行条例(草案初稿)》。当时,由于岛内舆论反响强烈,认为其所规定的许多条款不合情理,不易施行,也不利祖国和平统一的实现。随后,又经过若干次修改增删,直至1990年9月18日才正式通过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草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却一意孤行,一定要为台湾独立制造所谓的"事实证据",并不顾岛内大多数民众及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的反对,策动"3·20公投".今就"公投"与"民族自决"的关系及"公投"的惨败,驳"台独"谬论.  相似文献   

13.
从五十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从"刚性外交"、"实质外交"到"弹性外交"的演变."弹性外交"是一种过渡性、权宜性的政策,无一成不变的模式,企图采取"通权达变的举措"达成目的.它的实质,在于利用台湾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构筑"一国两府"、"双重承认"的格局,图谋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它的现实目标是企图化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社会强化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地位,制造台海两岸"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的局面,争取重返国际社会,扩大国际活动的空间."弹性外交"的推行,是与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在国际社会也鲜有其市场.  相似文献   

14.
马英九就职以来,在"对外政策"方面结束前任极力推行的"台独外交",推行"活路外交".这一政策调整,既是响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意图.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避免两岸在"涉外"事务中不必要的内耗,就要妥善处理台湾"涉外"事务问题.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形势不但改变了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海峡两岸的政治对立轴.国民党台湾当局的“本土化”、“民主化”政治转型,带来台湾主体意识的喷发和台独政党的乘势崛起.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两岸关于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被否定,“统独对立”取代“法统之争”成为双方政治斗争的焦点.2008年马英九执政后,回归“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开始步入和平发展轨道.不过,台湾当局刻意突出“共识”分歧的做法,使两岸政治互信的积累受到干扰.两岸关系要持续稳定前行,需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更进一步,面向和平统一之未来,构筑“一中共表”的政治框架.  相似文献   

16.
台湾当局用台湾人民的血汗钱进行的"银弹外交"和军事装备只会鸡飞蛋打,不堪一击,"台独"只会给台湾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带来巨大的灾难."9.11"事件后,美国将会对其国际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台独"分子将希望寄于美国人身上只能是痴人说梦.维持现状,继续等待不失为处理两岸关系的一种选择,但绝不是无限期的拖延.两岸统一,台湾高度自治才是两岸关系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7.
沈惠平 《国际论坛》2011,(2):38-44,80
台湾"参与国际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与难题,其核心是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决定了其"参与国际活动"包括"参与联合国"活动必然受到限制,即不能冲撞"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国际框架。然而在实践中,台湾当局往往背离这一基本原则,由此导致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的产生。在不同时期,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从台湾"参与联合国"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演变中,依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线索,如一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增进双方政治互信的重要性以及"个案处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战后初期、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运动的支持自始至终、不遗余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在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是诱发其支持"台独"运动的历史原因;2.日本右翼势力仍然视台湾为日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要地,并把支持"台独"运动作为谋求日本"政治大国"地位的有效途径和遏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为驱动其支持"台独"运动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3.台湾当局设立秘密"专案基金"拉拢即大搞"金钱外交",是诱使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运动的经济动因.  相似文献   

19.
台湾涉外事务问题,是伴随着两岸关系的形成而出现的重大问题,历经"法统外交"、"弹性外交"、"台独外交"和"活路外交"四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所处的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等背景不同,因而重点、目标、政策和手段都不一样,结果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60年来的两岸关系基本规律和客观实践表明,对于台湾涉外事务,只要不搞"台独"、"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只要遵守国际法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就能得到合情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春夏之交,即将卸任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作出了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大胆的决定——率国民党代表团访问大陆。一言既出,岛内震惊。就在连战宣布将率团赴大陆访问前不久,台湾当局还威胁要对先期赴大陆访问的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以“外患罪”进行“法办”。连战此举无疑是向台独阵营投出一颗重磅炸弹,在台独势力的重重围困下,连战率国民党代表团突围而出,访问大陆,为阴霾密布的台湾海峡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气息。南京:相见恨晚这次历史性的和平之旅一路走来可谓步履艰辛,出发那天,连战刚到台北中正机场,那里就聚集了许多支持或反对他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