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地方性知识是指各民族的民间传统知识,其使用范围要受到地域的限制。通常的科学研究虽然也会接触到地方性知识,但是很少将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文化人类学及其当代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则不然,它不仅高度关注各民族的各种地方性知识,而且致力于发掘、整理和利用地方性知识去开展生态维护。这样的研究取向容易引起世人的误解与责难,也因此造成了地方性知识保护与利用的困难。为此,文章列举我国各民族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性知识事例,说明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借以重申生态人类学关注地方性知识的深层考虑。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和人类学构成了生态人类学当代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学科背景。主体一元化和谐的生态结构、主客耦合并进的生态关系、天人圈态良性循环的生态自由,表征了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田野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当今的人类学在延续着异文化研究传统的同时,也掀起了本土研究的浪潮。对人类学的异文化研究和本土化研究进行反思,分别找出二者的优点和弊端,成为当代人类学田野研究的新趋势。就从事本土研究为主的中国学者而言,怎样在本土文化和异文化中寻找契合点,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藏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藏民族对人类、自然以及二者互动过程的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在内化为民族心理特征之后,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至今仍作用于藏族群众的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基于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在藏族所处的特殊认知情境中,对影响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认知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纲要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为的生态行为直接影响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有效利用。因此,开展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非常必要。为此,本文立足于人类生态行为在田野调查中的实际与运用这一原则拟定了《生态人类学调查大纲》,并在文中对此《大纲》的调查操作要求进行了说明,为今后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生态困境与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期以后,人类学开始关注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而形成了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经过今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决定论”、“互动论”等学科理论,但面对当今的人类生态问题,这些理论显得无力与无奈。本文从当代生态问题的实质出发,分析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是两个并存的自立复杂体系,都具有自组织能力。从这样的视角去探讨其间的互动关系,应该成为生态人类学的学科取向。  相似文献   

8.
以2010-2015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人类学20934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 III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分析了国际人类学的研究主体、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通过研究发现:首先,国际人类学研究领域的20位高被引作者和5个较大的作者聚类群,以及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主要机构和国家;其次,由12篇高被引文献和9篇高中心性关键文献构成了国际人类学的知识基础;再次,近六年来国际人类学研究热点分别是政治、儿童、进化、移民、考古、人群;研究前沿主要涉及考古学、遗传学、骨学和符号学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生态人类学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支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生态人类学的学科任务是致力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实现生态与环境、人与环境的科学的、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国外生态人类学发展的分析框架出发,着重对国内生态人类学相关文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地方性知识是格尔茨人类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在其卓越的民族志实践中,格尔茨从地方性知识的独特视角出发,以深描的民族志方法,对地方意义世界中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行为进行了极富深度的考察和描述。这些艺术和审美研究的经典范例,正可以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本土美学建构提供极富价值的启发。本土美学的建构,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世界美学和美学史书写中西方美学一统天下的极端不合理格局。  相似文献   

11.
知识生态是生态学在知识管理背景下形成的新概念,是信息生态概念的继承与发展。文章以CSSCI收录期刊为检索来源,通过文献计量考察了1998-2017年间我国知识生态相关研究的演变。相关结论如下:1.过去20年间知识生态相关研究逐步变热,主要集中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知识生态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建模及要素分析两个方面,由信息生态逐渐过渡为知识生态;3.从发文来看,形成了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吉林大学管理学院为核心的科研团队;4.从文献引用来看,围绕信息生态链这个概念形成了一批高被引论文。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生态知识对区域生态资源维护与利用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本土生态知识都是特定民族文化在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发育起来的生态智慧与生态技能,都系统地包容在特定族群的文化之中,本土性生态知识的本质在于对生态环境的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生态资源靠文化去定义,生态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靠文化去实现,而达致区域的生态安全.因而,具体的生态问题需要依靠特定的文化去解决.如果忽视或者在无意中丢失任何一种本土生态知识,都意味着损失了生态维护中不可替代的生态知识与技能.因此,利用本土生态知识去维护生态安全是一种最有效的生态维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生态人类学角度,运用某些人类学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分析了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的根源。笔者认为,生态人类学的整体观帮助我们从整体到个体地把握并研究生态、技术与人或社会之间的真正关系。从这一视角考察,我们了解到造成宁夏西吉县长期贫困的根源有以下几点:生存战略或生存方式极其有限;人口密度大,土地承载力过量;文化素质低下,科技知识贫乏。  相似文献   

14.
略论学科意义上的生态人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人类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生态环境及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一门人类学分支学科,以人类、生态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在人类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发展生态人类学既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要求,又是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客观需要。应当按一定的路径发展我国的生态人类学。  相似文献   

15.
近日,适逢“’99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之际,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在南宁召开了首次学术规划会议,会长郑元者(复旦大学)、副会长廖明君(广西艺术研究所)、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杰(广西师范大学)、刘祯(中国艺术研究院)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建设、田野调查、知识教育、学术园地、学术交流、年会筹备和组织工作等议题展开了切实有效的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目标,就是要立足于当代人类学美学或美学人类学的理论高度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向绿色供应链转型过程中通过对所处发展阶段的定位,采取不同维度的知识嵌入措施实现生态知识与绿色供应链的结合.环境、战略、要素、生产和能力是企业用来确定生态知识嵌入的动态要素;每个维度生态知识嵌入的阶段和嵌入模式均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根据动态嵌入的特征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知识嵌入绿色供应链的路径问题.研究结论为企业有效实施生态知识嵌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立足于全人类与民族文化的差异,去探索和总结人类生态行为的差异,及其生态后果的差异,揭示生态灾变的成因及形成机制,以便从中找到既能高效利用生态资源,又能确保人类社会生态安全的对策。根据上述研究对象,本文还提出了生态人类学近期急需完成的四项任务。  相似文献   

18.
以《设计结合自然》和《生存的艺术》为背景依据,分析了景观设计在人与环境认知关系中的定位;阐释了景观设计所面临的危机;引出了景观设计在社会定位上的变化。从生态人类学的整体论出发,归纳了景观设计理论创新求变以应对新挑战的生态人类学基础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外来生态知识指的是从一个共同体外部传入其内部的生态知识体系.从外来生态知识侵入龙脊壮族地区的历程来看,外来生态知识不仅带来很大的破坏作用,使龙脊梯田稻作农业产生很严重的灾变;同时,它也发挥着维护的功能,通过政府政策的保证和外部能源的输入帮助梯田文化生态系统恢复了良性运转.这说明外来生态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在本质上不是互相冲突的,强制性割裂两种知识实际上是极端文化相对论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生态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新进化论者之一的斯图尔德(Ju lian Steward)是该门学科的创建者。生态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生态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学科,历经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主义认识论、系统生态学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将生态人类学理论应用于对教育问题的分析不但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研究的视野,而且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