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学会创新、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内在的学习品质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而未来社会正需要这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独特思考、判断以及在集体中能协同工作的人才。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究活动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学会倾听是教师和学生必须的要求,是科学教学成功的保证。在科学课教学中,我们已非常重视学生倾听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然而教师的倾听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习惯的养成。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该如何做好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文中从"做好学生提出问题时的倾听、推测时的倾听、观察中的倾听、讨论时的倾听,关注学生记录的倾听"等方面着手,论述了科学教师在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的倾听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今的中小学生普遍嫌教师和家长“管得太多”,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是教师“教得太多”。教师经常会片面地认为学生这边不懂,那边不行,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越俎代庖”的角色,从而“一包到底”。这就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我们倡导教师要学会“偷懒”,把握好课堂,给学生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利用小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倡导学生实现“四个学会”,即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评价。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合作学习的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也是中高年级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而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现今小学音乐课堂“不重视倾听音乐”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围绕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的语言”,从“听什么”和“怎样听”这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早晨,经常在学校大门外听到家长这样叮嘱自己的孩子:"上课要好好听讲,要……"也经常在课堂中听到老师这样要求学生:"唉,老师在讲课,要注意听……"一直这样唠叨着,学生就会倾听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的。"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时间,学生在英语堂的有效倾听,不仅能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同时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9.
“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倾听”的注释。其实这只是表层的、肤浅的、泛泛的理解。对于教学“倾听”就意味着“以生为本”,相信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中,让学生质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但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的一些老师是否也总是“心太软”,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呢?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问题也是课堂的一种资源,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资源。我们教师没有理由用自己简单而片面的解说把这种可贵的资源扼杀在课堂中,累了自己,又害了学生,而应该艺术性地看待它,处理它。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正确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学语文,不单单是能读懂文章,还要学会写文章。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单纯依靠课本上每学期八次的习作训练,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如何既不给学生增加负担,又使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同志也说过:“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这些年,我开始在教学中进行读中学写的尝试。我为每篇阅读课文找到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练说、练写的机会,力争每节课都让他们练练笔。实实在在,轻轻松松坚持下来,还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由“怕文”到“乐文”,习作水平明显见长。  相似文献   

12.
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明确提出了生本观、课程建构观和课堂生成观,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运用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辅助者。基于此,探求匹配英语新课标、益于学生身心健康、“轻负担高质量”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培育素养教育之土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英语课要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并在课堂活动中平等参与,感受合作与信任,享受精神愉悦。其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课堂人文素养教育的实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这一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素材仓库中的“米”十分匮乏.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如.写“一件难忘的事”.不是老师周末给“我”补课,就是妈妈雨夜送“我”上医院。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不是捡钱包,就是让座位。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课堂生活、课间游戏、同学间的趣事、街头见闻、邻里情、父母爱……为什么五彩的生活难以进驻学生的习作?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把身边发生的事一带而过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我指导学生写生活随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出蓬勃生机。作为教学改革主渠道的课堂以一种崭新的面貌登上舞台。自主、合作、探究,以人为本这些新的教学理念闪亮登场。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现自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文新课标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学会倾听。有人说:认真倾听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纠正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中培养专心、耐心、细心、虚心、用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的好习惯,让他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将他人的方法转为己有,将他人的意图理解明了,将他人的观点和错误准确提出,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竞争者,这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我们研究发现,在课堂当中,上课的前15分钟学生最能认真倾听,比较喜欢听有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的前提——课前预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常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醒学生:“注意听。”家长也总嘱咐孩子:“上课要注意听讲。”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而倾听成了学生最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敏 《新天地》2011,(12):106-106
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共同追求。可是现在在不少课堂中,教师讲得过多、过杂,支离破碎地分析将一篇语言流畅、逻辑清晰、语言优美的教学材料无情地肢解了,导致教学没有重点,学生没能扎实地掌握的知识,对原本弄不清楚的问题仍然是一头雾水。那我们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唤醒、激励,引导学生喜爱读书,主动读书,学会读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应当是“小身材”,“大味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频繁,口语交际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主要交际形式。因而,“口语交际”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课型,同时它也向语文老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双向互动,可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那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并且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发展合作精神。”盲生由于视力残疾。生活范围狭窄,从小习惯用方言说话,刚入学时发音常常不准确.说话不规范。给口语交际造成障碍。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课堂中,优等生精彩的发言,总能赢得老师的欣赏和喜爱;而那些学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成了陪衬那些优等生的“绿叶”,完全体验不到丝毫成功的喜悦。然而,数学课堂毕竟不是优等生的“专利”,身为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这些“绿叶”身上呢?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唤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应该给他们创造机会,增加希望,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