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山泊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晁盖却中毒箭而死,学界由此产生了一种看法,认为宋江排挤晁盖,致使晁盖早死。但是在宋元水浒故事、杂剧和明代刊行的《水浒传》中,二人都是江湖结拜兄弟,是江湖兄弟结义的典范,并无任何隔阂。清初金圣叹在“金本”《水浒传》做了一些改动,使“宋江排挤晁盖”有一些依据,而这只是金圣叹纂改的结果,并非施耐庵的本意。  相似文献   

2.
所谓《水浒传》的悲剧结局,当然是指宋江们的毁灭而言。梁山泊农民起义军的前身,原先只是四位头领,“七、八百小喽啰”的一小股队伍。在严峻的现实斗争锻炼过程中,这支队伍与官府开展了六次大规模的武装对抗,逐渐汇集成一百零八位头领,建立成完备严密的组织。到招安之时,已经发展成“十万之众”。如果不走招安道路,梁山泊起义军也就不可能导致《水浒传》式的悲剧结局。可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描写宋徽宗时期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聚义于山东梁山泊,发动叛乱,反抗官军,而后来投降官军,镇压农民革命的故事。宋江实有其人,曾在宋代发动过叛乱。从此,这一史事就在民间传讲的过程中,逐渐地象滚雪球似地膨胀起来并被故事化了。现在,有关那个时期宋江等的故事是作为《大宋宣和遗事》的一部分来记载的。在这部《大宋宣和遗事》里,我们能够看到“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晁盖等投奔梁山  相似文献   

4.
在“水浒文学”发育史上,元代水浒杂剧把《宣和遗事》“反叛”与“忠义”之间的外在矛盾对立内化为宋江的身世、行迹及性格特征,对《宣和遗事》一带而过的梁山泊及好汉群象从故事情节及思想意蕴方面做了创造性的拓展,还提炼出了“替天行道”这一体现元代下层民众之政治文化理想的哲学理念,这一作品群是中国文学谱系当中一个有着自组织系统的文学现象,是《水浒传》先在诗性结构历时发育过程中有着特殊重要地位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一部《水浒》,可以多次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每当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赢得胜利,俘虏到北宋王朝官军高级将领时,窃踞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首领的宋江,每每都是慌忙离开座位,亲解其缚,卑躬屈膝,甚至俯伏于地,叩头便拜,并口口声声要让被俘者来坐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而自己“情愿让位”,甘居下位。五十八回在呼延灼面前,宋江这样做了;六十四回在关胜面前,宋江是这样做;六十七、六十八回在卢俊义的面前,宋江也是这样做。宋江在小说中的多次“让位”,初看起来似乎表现了宋江本身的一种“虚怀若谷”。但是只要稍微仔细地了解一下宋江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全部活动,就不难窥探出里面的  相似文献   

6.
王珏等著的《水浒传中的悬案》、《水浒大观》两书中断言“宋江史无其人”,而我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一点可在《折可存墓志铭》、《王师心墓志铭》及其他相当多的历史文献中得到充分证实。本文亦不赞成《水浒传》人物“朝真野假”之论;并考证了历史上方腊、宋江被擒、被杀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7.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艺术形象之一。对这个形象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整部《水浒传》的理解和评价。深入考察宋江形象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正确理解《水浒传》的一把钥匙。古今的“水浒”论者们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并花了大量气力剖析、品评宋江其人,提出了许多毁誉不一的意见。本文不想在此评判宋江,而是试图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当时的文化材料之上,尽可能明晰地勾勒《水浒传》以前宋江故事产生和演变流传的大致过程,并考察其对于《水浒传》中宋江形象塑造的意义,以期为正确把握宋江形象的美学意蕴提供一个较为现实的基础。在《水浒传》产生之前,从南宋以来直至元末明初,宋江故事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在社会上流传。这两条线索,一是以南宋以来的史志文集笔记为代表的官方和史家的历史记载;一是以《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代的水浒杂剧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宋江故事就是在这两条线索的相互交织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水浒传》研究中,争论最多的是对宋江形象的评价问题。“四人帮”利用评论《水浒传》,大搞篡党夺权的阴谋,更制造了许多混乱。本文想围绕对宋江形象的评价,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向专家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9.
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水浒传》据以为书,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在历史上宋江等是否接受了朝廷招安?是否参加了打方腊?结果怎样?《水浒传》是否宣扬投降主义?对这些问题,看法却有分歧。分歧由来已久:明末清初的怪杰金圣叹,就认为《水浒传》七十回以后是罗贯中续的“恶扎”,因而删去,另加了卢俊义梦见梁山全伙被长人嵇康擒杀作结。清道光时的俞万春也在《荡寇志》的开头说:“想当年宋江,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水浒》是描写我国北宋末年梁山泊起义的一部古典文学作品。梁山泊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在起义军内部,起义军首领宋江推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把梁山泊起义引向了失败的道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七十一回本《水浒》中宋江在梁山泊起义中所起的反动作用,了解、汲取梁山泊起义军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当前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1.
三个宋江面目各异──《水浒传趣话》之一章刘世友我说有三个宋江,你可能感到奇怪:《水浒》上不就是写了一个宋江吗?怎么说三个宋江呢?其实,我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确实有三个宋江:一个是《水浒传》成书之前来元传说中的宋江;一个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宋江,一个是金...  相似文献   

12.
反动封建文人金圣叹,站在地主阶级立场,对《水浒》干了几件事:一是砍掉原著七十一回以后的文字和原著中若干诗词骈语。二是增加三篇序文、《宋史纲》和《宋史目》中有关宋江的记载、《读第五才子书法》和伪造的施耐庵自序。三是改原第一回为楔子;改“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梁山泊英雄惊噩梦”;改了原七十一回内的若干文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主流是墨家思想,这主要表现在:《水浒传》中的人际关系与墨子所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相符合,《水浒传》英雄的“替天行道”主张与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相符合,而宋江性格的多重性表现出墨子社会思想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4.
《水浒》是一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大军一到,便受招安;以至最后充当封建统治者的奴才,镇压农民起义,是宋江搞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宋江就是沿着这个过程,改变梁山泊义军的性质,叛卖农民革命事业的。充分利用《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剖析宋江投降主义的“三部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识别什么是投降派,进一步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中关于梁山好汉的描写,有许多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其故事情节的描写和展开也特别精彩。但是,《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也有败笔,特别是梁山泊二号人物卢俊义的上山,就是《水浒传》的一大败笔。第一,卢俊义的上山非常勉强,根本没有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性,纯粹是事出偶然。只是因为宋江与一个和尚闲聊时,偶然想起河北大名府有个卢员外,便想把卢俊义拉上山,指望此人去攻打曾头市替晁盖报仇。在这样毫无缘由的情形下,卢俊义便在小说中匆忙登场。第二,卢俊义的第二把交椅坐得也十分勉强。卢俊义在小说中,原本是个与梁山毫无关系的局外人,是宋江硬把此人拉上山,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宋江,人们自然会想起他的“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等绰号;想到那个义释过晁盖、令天下英雄望风归顺、带领一百单八将在水泊梁山呼风唤雨的英雄寨主;想到那个一心想招安、招安后又四处奔波、没得善终的屈死的冤魂。然而,再一次读完《水浒传》,掩卷而思,又使人对宋江的“忠义”产生了怀疑:作者为这部书定名为《忠义水浒传》,难道真是为了宣扬宋江等人的忠义之举吗?宋江也真的象他自己所剖白的那样;“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宁肯朝廷负  相似文献   

17.
《水浒》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作者喜形于色地专为宋江篡权得志写了一篇“单道梁山泊好处”的《言语》。这篇三百零三个字的《言语》,很值得一读。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作者的政治倾向,点明了《水浒》宣扬投降的主题,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投降派梦寐以求的“君子国”,批判《水浒》研究中的“阶级调和论”,大有帮助。在过去的《水浒》评论中,对于这篇《言语》一般评价很高。其中一个引入注目的观  相似文献   

18.
过去,有些评论《水浒》的文章说:“宋江是梁山泊政治领袖,他有组织才能”,“能团结群众”,因此“使得革命有了空前的发展”。 宋江果真是促进革命队伍团结和发展的杰出农民领袖吗?否。宋江是分裂梁山起义军的罪魁,瓦解农民革命事业的蛀虫! 搞团结,还是搞分裂,这是一个路线问题。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一定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19.
《水浒》七十一回的“菊花会”,是在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大聚义,宋江篡夺了起义军领导权,为推行投降主义路线作好了輿论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的情况下召开的。这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革命派与投降派第一次正面交锋的会议,它关系着起义军的成败存亡。因此,这次会议在梁山农民起义军内部两条路线斗争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菊花会上,宋江为自己大权在握而踌躇满志,得意忘形,公开拋出“愿朝廷早降恩  相似文献   

20.
“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卷头语) 《水浒争鸣》编委会《水浒》的真人真事 王利器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 周绍良《水浒传》与《宣和遗事》 高明阁鲁迅的“施耐庵”为繁本《水浒》作者之托乞说无可置疑——兼忻关于施耐庵的墓志、家谱、诗文、传说之俱准征信 张国光宋江形象的分裂性、统一性及其他 唐富龄从《水浒》成书的过程谈对《水许》的评价 黄瑞云《水浒》四论 常林炎 常河《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吗? 王齐洲谈《水浒》的“忠义” 葛楚英从“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发展 熊文钦 石麟宋江性格结构试探 陈周昌《水浒传》词语汇释选例 李法白 刘镜芙谈谈《水浒》的语言艺术 何士龙《水浒》的情节安排 林文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