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宋初九僧诗零拾(一)周本淳简长籍贯《全宋诗》卷一二五云“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按周辉《清波杂志》,《四部丛刊续集》影宋本作“州简长”,《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并作“州”,各种辞典均无“州”之条,而个别...  相似文献   

2.
《辞源》(修订本)1757页“河汾诸老诗集”条注曰:“元房淇撰。八卷。集录麻革、张宇、陈赓、陈飏、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据汲古阁本断句并用四部丛刊本和粤雅堂丛书本校勘、由中华书局1958年12月出版的《河汾诸老诗集》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作“元房祺撰”,旧《辞源》亦作“元房祺编”。故作“房淇”,误。房祺,平阳人,大概为房皞后裔,曾任河中、大同两路儒学教授,著有《横汾集》,已失传。他因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未录当时尚在世的河汾诸诗人之作,便收集八人之诗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青玉案》词云:“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相逢各自伤迟暮,犹把新词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黄梅雨。”首句“邯郸路”用典,自来注易安词者,有两种不同看法。(1)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  相似文献   

4.
姚小鸥  李拓 《云梦学刊》2011,32(2):46-49
丛书集成初编本《离骚草木疏》,为该书现有唯一标点本,但该本有一些断句错误,且使用旧式标点,对今人阅读理解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全明词》(2004年第1版)收录陆容词12首,“小传”谓陆容:“有《式斋集》三十七卷,词杂厕诗集中。惜阴堂裁为《式斋词》。”(第1册,第360页)编者注:“以上《惜阴堂丛书》朱印本《式斋词》。”(同上,第362页)其所辑陆词未尽全功。现从陆容笔记《菽园杂记》中辑得二首。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10册)丙签卷五引陆容《菽园杂记》忆往事:“予未第时,未尝作诗余,天顺己(‘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作‘巳’,误。见四库全书第1041册,319页)卯赴会试,梦至一寺,老僧出卷求题。予为一阕与之。既觉,犹记其半,云:一片白云/人留不…  相似文献   

6.
<正> 《点绛唇》“蹴罢秋千”一词,是否出自李清照的手笔,历来看法不一。《词林万选》等七种古本认为是李清照作,《古今词统》等七种古本认为是无名氏作,明人杨金刊本《草堂诗余》认为是苏轼作,明人茅暎撰本《词的》认为是周邦彦作,近人赵万里辑本《漱玉词》批云:“词意浅薄,不似他作”。19S9年版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认定是李作,评价颇高。1962年上海中华书局辑本《李清照集》和同年脱稿的王学初先生《李清照集校注》  相似文献   

7.
《天妃娘妈传》作者吴还初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人小说《天上已娘妈传》(又名《天妃济世出身传》),中土久佚,日本双红堂藏有明万历建阳乡。1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复印本出版了黄永年先生的标点本,作为《中自古典小说研究资料丛书》的一种,作者标明“[明]吴还初”,其余米详。书前的黄永年先生《校.点说明》中说:“上卷卷首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速士余德年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择’。下卷卷尾有‘万历新春三岁忠正堂能氏龙峰行’o行牌记。”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也记作者为吴还初,但版记“万历新春三岁”作“万历新春之岁”。《…  相似文献   

8.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9.
卷186《雍泰传附张津传》(页4932):“[张津]预平富贺贼……”(中华书局本,下同。) 按:“富[川]”、“贺”,都是当时的县名,同隶于广西平乐府,见卷45《地理志·广西·平乐府》。这里把两县混而为一,不妥。“富贺”中间应加上顿号,标点作:富、贺。卷199《李承勋传》(页5266):“临安、蒙自盗贼复兴……”按:“临安”是府,“蒙自”是临安府之属县,见卷46《地理志·云南·临安府》。临安和蒙自是从属  相似文献   

10.
惠栋《汉事会最人物志》目前常见的是《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外,上海图书馆藏有两卷稿本,5卷写本;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旧抄本一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2套抄本,其中一套之母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旧抄本,另一套为清吴清如抄本;上海图书馆所藏写本与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抄本为一套抄本的上下册。抄本系统反映了惠栋的辑录意图与思路,并对《丛书集成》本有重要的勘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之炯作《蓝桥玉杵记》辨赵俊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卷九“下编传奇一”杨之炯名下,著录《玉杵记》一本。并云:“明万历间浣月轩刊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浣月轩刊本影印。”又云:“共二卷三十六出。标曰《蓝桥玉杵记...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引他的先生寿镜吾念的:“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这是出于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赋原载于清南菁书院刊行的《清嘉集初编》(王先谦编),因印数少,行世不多,故在鲁迅著作研究中长时间未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又名《中原音韵类编》、《北腔韵类》。此书明刊本与讷庵本《中原音韵》比较,有三条显著特征:一、东钟等八韵有30处53个字注“收”,二、平声分“阴”“阳”“阴阳”,三、字数少。分析、解释上述三条,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王华宝先生点校本《诗集传》,是通行本中点校质量较高的一个本子。据该书"整理说明"所言,本书以《四部丛刊三编》本所收的宋代二十卷本《诗集传》为底本,同时也参校了《诗集传》的其他版本,以及中华书局版的《十三经注疏》[1],使得该点校本为当今学者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虽说是大醇小疵,但终究不便学者使用。本文特对本书的校点疏失加以纠正,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亦是为了便于学界更好地利用本书。本文揭出其中  相似文献   

15.
《苍霞草全集》是晚明叶向高的一部诗文集,天启间刻本,由于内容涉及建州史事,在清初修《四库全书》时列为查禁销毁之书,世之传本极少。谢国侦先生在撰述《增订晚明史籍考})时,只查阅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目中伊《续纶扉奏草》十四卷,《后纶扉尺续》十卷”,系全集的零本。谢先生叹息道:“古籍沦亡,考史者无微,可胜法叹!”①但实际上国内图书馆仍有珍稀藏本,福建师大图书馆即藏有一部。近年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为抢救地方珍稀古籍文献,编辑《福建丛书》,《苍霞草全集》被列为《丛书》第一辑第二种,由杨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根…  相似文献   

16.
汉代乐府《长歌行》,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这里的园中青“葵”为何物?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向日葵”(上编第一册第406页,1979年第一版),汪济民、段德森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新编》持同样的看法(下册第133页)。  相似文献   

17.
《布依族文学史》已经出版了三部:甲,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大学中文系编,田兵等主编,1982年初内部铅印,再经修订由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乙,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何积全等定稿,贵州人民出版1983年9月出版。丙,《布依族文学史》编写组编,何积全、陈立浩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甲乙两本都是80年代初的研究成果,各有优点,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丙本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本,遵照“丛书”编写要求,在甲、乙两本基础上,既保留其优点,又有新的探索,是80年代末的新成果,反映出新的研究水平。这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8.
《吴越春秋选译》是刘玉才先生译注、倪其心先生审阅的一本书 ,由巴蜀书社在 1991年出版 ,为该社“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之一 ,及“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书第三页第二段有这样一段话 :《吴越春秋》过去一直被列入杂史类 ,清代修《四库全书》 ,认为此书“近小说家言 ,自是汉晋间稗官杂记之体” ,才归入小说类。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其卷六六之史部载记类可以见到纪昀对《吴越春秋》的叙录 ,其中有如下的语句 :“其中如伍尚占甲子之日、时加于巳 ,范蠡占戊寅之日、时加日出 ,有‘蛇’、‘青龙’之语 ;文种占…  相似文献   

19.
本卷编入《政治学》、《家政学》、《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等,计五篇。亚里士多德这些著作大多都已存汉语本,但有的是节译本,有的标题与本卷所收译法不同。这些著作编入全集时,它们标题的译法应考虑与其他各篇相一致。譬如“修辞学”在标准本中其标题有着tekhne 即“技术”的字样,考虑到这一具有显明特征的词性,我们在这里译为“修辞术”,而不似在单行本上和其他文献中译作“修辞学”。又如《诗学》这个通用的译名,本卷译作《论诗》,因为在标准本里,它的标题被冠上了 peri;在作全集规划时,对标题的译法,为求其一致作了一项  相似文献   

20.
南北朝时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开篇第一句“唧唧复唧唧”,其中“唧唧”是象声词并无异议,但究竟象何声,见仁见智其说不一。当代注本主要有两种解释:多数注本认为“唧唧”是“叹息声”,中学语文课本则注为“织(布)机声”。余冠英先生选注的《乐府诗选》、《汉魏六朝诗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挂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季镇淮等人选注的《历代诗歌选》;林庚、冯沅君主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