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日益体现为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竞争。能否吸引来、使用好、留得住人才已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人才管理方式的改进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的健全和完善。对直辖以来重庆市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的演进轨迹、重庆人才公共服务政策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并客观评估其总体效应,设计重庆市人才公共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西人才公共服务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服务规模和水平、服务资源和信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要构建广西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应转变人才公共服务理念,搭建广西人才公共服务基础平台,并加快体制改革,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加大经费投入,规范服务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加强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等等。 相似文献
3.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人才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前途的大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都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审时度势,出台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发展培养人才的相关机构,不断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入新时代,人才资源逐渐成为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人才建设历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立足于本国国情,找出人才短板,结合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1]。 相似文献
4.
WTO框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塑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加强,有利于一国的农业发展.由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是由公共服务的公共产品特性所决定的,由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属于WTO规则所规定的"绿箱"政策,同时,在我国农村对公共服务体系也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重新构建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的建设既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服务的完善又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力和保障。目前,贵州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又担负着民族文化、生态特性的保护重任。因此,需要探索一条适合贵州实际的公共服务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的分类框架: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服务分类,就是根据公共服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公共服务分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科学的公共服务分类,有利于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政府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实现对公共服务的分类发展.本文对现行公共服务分类的现状及局限性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试图以新的视角突破现行公共服务分类的局限性,构建符合具体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分类框架. 相似文献
7.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广播电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使每个社会公民都能均等化地享有广播电视信息产品,这是公民的基本文化信息权益之一,也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渠道建设和内容传播都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造成城乡和地区的二元结构.因此必须加以规制,以实现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维护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述评——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自提出之日起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供给模式、现状、存在问题、制度保障、国际比较等内容.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梳理现有研究,从公共政策的本质特点出发,这些研究可以从价值取向、政策制定和行政执行三个维度加以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制约全面小康实现的主要因素就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农村的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问题将是影响统筹城乡、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十一五”规划背景下 ,以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为对象 ,在分析了重庆目前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重庆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四个战略思路、机制创新和应该首先安排的几大项目 ,拟为重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受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影响,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创新日益受到关注。30年来中国许多政策创新都是通过政策试验这一方式进行的,政策试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为实践和理论所证明,近年来中国在公共服务制度方面的创新也有所成就,然而这些成就虽然能为未来各地相关制度变迁提供参考,但是就目前而言,适用于全国的经验不多。此外,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制度方面试验的举动和幅度相对更大,而在公共服务创新方面,除了个别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的领域外,地方政府试验政策的动力不足,效果不好,这是由政策试验的本质以及中国政治系统的干预造成的。不揣鄙陋,文章试图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改制中社会保障政策衔接和配套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解决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的退休待遇差问题。退休待遇差问题来源于我国碎片化的社保制度。碎片化社保制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同时碎片化社保制度导致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阻碍劳动力流动、影响社会和谐。因此,解决待遇差的关键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发展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我国政府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本文认为,应对落实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共政策的价值理念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即公共政策应在理念上确立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彰显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突出其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努力开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引进外资,在过去的11年里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以重庆市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出发点,结合当前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重庆市引进跨国投资政策的调整方向,为重庆市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整套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体制概念及其研究维度的缺失,妨碍中国政策学界对政策活动过程做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被忽视的环节。公共政策体制的概念界定于三个前提性假设基础之上,即民主条件下的政策共同体、政策共同体的结构化及其状态的稳定性、结构—功能间的关联性。公共政策体制可被定义为政策共同体的结构状态和关系模式,它通过转换者、约束者、仲裁者、确认者和变革者角色作用于政策过程。公共政策体制研究维度,有利于填补政府—社会这两种政策活动领域之间的沟壑,衔接正式与非正式的政策活动及其规则,融合静态与动态、个体与集体分析,统合对各个政策环节的理解从而超越政策阶段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政府借助人工智能的精准技术手段实施公共服务精准化财政政策,但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在现实中出现了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与制定财政政策目标的初衷有明显出入?面对这样的“二律背反”现象,须研究当前流动人口的新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实现人工智能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精准财政政策目标的有机统一,促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的精准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部分。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下一步,社会政策的发展重点在于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公平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也就是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分配,也是国家和政府的活动的依据与目标,因此公民参与既是公共政策的基本要求,又是检验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民意的指标。本文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角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传统社会公共政策过程中对公民参与角色背离,转型社会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角色的复苏和现代公民社会中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带来角色回归。结合具体情境剖析其得失,为我们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如何吸纳民意和在多大程度让公民有序合理的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政事关系是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要素。政事关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准社会化趋向和新世纪的管办分离的艰辛探索。这个过程推动了政事关系逐渐从高度合一走向政事分开。分类改革的探索将从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对政事关系施加双重影响。为此。重构“分开+互补型”的关系模式是分类改革以后政事关系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9.
20.
政策滞后是近些年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多从制度供给视角对政策滞后的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讨,但仍然比较抽象,缺乏层次性、系统性。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政策滞后概念综述的基础上,从类型划分、基本特征方面提出了公共政策滞后的学理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