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一个人的战斗经历拍成两部电影,这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恐怕不多见。原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坦克 4团 2连排长杨阿如,就是《英雄坦克手》和《英雄坦克兵》这两部电影主人公的真实原型。今年是志愿军入朝作战 50周年,笔者走近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  1945年 7月, 20岁出头的杨阿如在家乡浙江黄岩加入了革命队伍。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担任重机枪班班长。 1947年 5月,他参加了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一人扛着重机枪打狙击,荣立一等功,受到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野战军成立坦克团,杨阿如…  相似文献   

2.
刘杰 《女性天地》2008,(12):19-21
一交手就被摔倒。德国青年服了中国美女 1986年春,一部名叫《武林志》的中国电影在德国荷特斯特市上演,5岁的德国小男孩迈克被中国功夫深深吸引。之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人主演的电影接连上演,迈克的中国功夫梦也由此点燃。  相似文献   

3.
余良星 《现代妇女》2014,(12):347-348
李安及其电影不仅在世界影响极大,而且已经成为一个重的文化交融现象。李安的成功,对于解决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化如果走向世界,也具有重的实际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作为台湾最重的导演之一的李安,不论是拍英文片,还是华语片,表达东方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是他的一个鲜明的追求。他的影片探讨的始终是围绕文化与伦理道德这类主题,这使得李安的影片包含了相当的深度,处处渗透这文化的思考与文化的精神,而绝不是肤浅的展示生活的外在袁象。李安其独特的文人气质,所传达出的也正是一贯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接受儒家的思想,显示在李安身上,则是以洞察的眼光和悲悯的情怀,带有人性的视点,关注人本身。李安的影片不仅关注人与文化,更注重传达一种情感和情绪,给人以无穷回味。李安使中国传统精神在电影中充分表现,并且将这种精神推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不管你是否相信21世纪是一个娱乐的世纪这一说法,但有一点至少是可以肯定的,今天的娱乐和从前的“找乐”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导致其中诸多差别的关键在于中国人娱乐观念的变化,很多人已经觉得“寓教于乐”之类说法,不仅老土而且太不尊重娱乐。回头看看中国人在娱乐观念上走过的坎坷之路,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乐的事,但千万不要太瞧不起当年的自己--谁还没有幼稚的童年呢? 第一次看见公开亲嘴  1979年《大众电影》第五期的封底登了幅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的接吻剧照,一个读者看过后气得哆嗦起来,哆嗦之后他奋笔疾书,…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疯了。一向头脑清楚的他,居然费了好几年工夫,花了6000多万人民币,找遍中国甚至远到日本,就为了拍部中国人不爱看的文艺片《千里走单骑》。连一向和他合作愉快的制片人张伟平,都悲壮地说,去年中国拍了212部电影,能进电影院的就30部左右,其余的都死掉。为什么?就因为它们都是文艺片。在这点上,美国人和中国人不一样,他们就很喜欢文艺片。像去年,《耶酥受难记》在北美,疯了似的大卖3.7亿美元,换成人民币是30多个亿。而这一年,整个中国电影市场也就41亿的规模。在中国,火的是《康熙》之类的宫廷戏。但长此以往,对人的心灵健康恐怕不会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一百余年的历程,电影的制作和营销都有了很大进步。但让人忧虑的现象是,当下的国产电影往往"叫座不叫好"。口碑和市场之间的极大不平衡暴露出了国产电影深层次的问题,即使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找到良性的电影发展路径。我们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的出路首先在于如何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就这一点而言,中国早期电影对影戏传统的成功借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民营影视公司从1997年经营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积累,在这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中,中国的民营影视公司也在逐渐成长,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经营模式。能够走到现在的民营影视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其特定的优势,能够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以及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分得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杯羹也实属不易。从依托张艺谋电影品牌优势的新画面公司到全面发展的华谊兄弟,还有专营于电影发行的保利博纳公司,都走出了一条自有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1932年冬,中国留学生熊式一到英国学习戏剧。那时,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极为不堪,而这一切,都要拜西方电影所赐。他决定改变这种偏见,用什么方法呢?最便捷的武器,自然是戏剧。  相似文献   

9.
林青霞:情路漫漫终有归处文朗瓦在中国影坛,能守红20年屹立不摇,并保有绝代风华的女明星,林青霞应是第一人。从70年代到90年代,林青霞把岁月奉献给电影,她所拍的电影作品累积至今,创下100部纪录。台湾是林青霞发展电影事业的起步点,但近年来她主要在香港...  相似文献   

10.
这一届柏林电影节上,王小帅的《左右》再擒银熊,在宣读获奖感言时,他以“相信电影,相信爱”为开场白,说“我将会继续坚持拍最好看的电影。”我想,王小帅在出征柏林之前一定抱有足够的信心,毕竟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独立电影在欧洲电影节上备受青睐,有报道称“中国最优秀的电影都是在三大电影节上让世界知道的,它们真正代表了中国身后的文化底蕴,也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1,(28):10-15
这是一份堪称奇迹的职业:在国外存在多年,管理有序,地位高尚;在中国存活了近三十年,至今没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保守估计从业人数不少于1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陈新 《老人天地》2010,(1):26-27
2009年国庆期间,电影《建国大业》在全国热播,这部由172位明星零片酬演出的电影不仅让人过足了眼瘾.而且投资只有3700万元却卖出4.2亿元的票房更令人咂舌。这不能不提到大导演韩三平,他创造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好莱坞20世纪美国人的梦幻工厂文小张图可人1990年前后,当世人得知日本人已凭借其经济实力,吃掉了三分之一美国电影,而美国人仍在他们的电影国度好莱坞,持续他们天真乐观的电影梦时,谁都曾替美国政府和每一位美国人捏过一把冷汗。然而几年之后,好莱坞非但没有...  相似文献   

14.
潮来潮去,时尚流转,美女辈出。这100年的中国,不同的人也许有着不同的解读。不过有一点却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那就是在这一百年中,中国女人的改变远比中国男人来得精彩、现实。女人改变了自己,女人也改变了中国。而时尚改变了女人。时尚是女人的梦想。名女人刚是时尚的引领者。因为名女人总是让别的女人爱恨交加。一个男人的名字如果能让人联想起某个时代,接下来的记忆也许就是血海飘香了。可一个女人的名字如果能让人联想起某个时代,伴随这份记忆的却往往是风花雪月和万种风情。世纪末的时候盘整一下这100年的时尚和这100年的名女人,还有什么样的“回顾”比这个更轻松愉悦的呢?  相似文献   

15.
电影早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影中儒家文化思想的色彩越来越浓郁,这不仅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同时也是由于电影这种外来事物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本土宝贵文化思想的影响,而百年的发展历程更是使得这种外来事物完全的本土化,更加彰显出中华民族的独有特色和风格。经过近些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类题材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和赞扬,中国电影与中国儒家思想的融合成为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方向,彰显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电影才是未来立足于世界的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2009年6月报道,北京最大的办假户口案宣判,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富长宁等4人有期徒刑5年到3年。这4个人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假落户流程,3年间,先后办理了92份假北京户口,获利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蓝柚 《女性天地》2005,(3):13-14
2004年,电影《暖》代表中国电影参加国际四大电影节之一的东京电影节,最终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外国影片奖。也正是因为这部影片,让大家认识了山东人郭小冬。而刚刚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时段热播的中韩合拍大戏《北京,我的爱》中,郭小冬饰演的龙腾公司张总,又给了观众另外一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至1980年的31年中,中国大陆的电影,没有一个“接吻”的镜头,因为那时认为接吻是有伤风化的,是大逆不道的。一直到1980年的电影《不是为了爱情》中,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意大利留学生裴兰尼克莱达,在影片里出现被剪剩的三秒钟接吻镜头,才终于结束了新中国电影此前31年没有接吻镜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电影《喜宴》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李安的第一个剧本,而且也是十分西化的电影题材剧本。在经历了其首部电影《推手》的成功之后,《喜宴》一片则显得更加轻车熟路,这也是留美电影艺术家李安第一次纯粹的美国式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20.
史莹 《现代交际》2010,(5):45-45
中国功夫电影《叶问2》上映以来,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该影片将中国功夫由竞技层升华为中国文化精神,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国功夫电影的二次定位,这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