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党内监督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同级监督,不断健全权力监督体系。但目前“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面临严峻挑战: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尚不完善,“一把手”主动接受监督意识和纪委主动监督意识薄弱,同级监督权威不足、监督合力尚未充分构建等。为加强党内监督和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意识、构建监督合力等方面入手破解这一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2.
“一把手”只有孚众,才能产生非权力影响力,才能率领被领导者实现组织目标。本文从领导者的本质、领导者的责权利、“一把手”的职能、“一把手”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一把手”为什么必须孚众;从素养和监督两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孚众  相似文献   

3.
关恺 《理论界》2008,(6):47-48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全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各级党政组织的“一把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把执政为民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落实到群众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文从“一把手”应树立起执政为民的理念。“一把手”的权力来自人民、就应该为人民服务,“一把手”应成为勤政爱民的表率三个方面,阐述了“一把手”如何落实执政为民,让自己受到教育,让人民得到实惠,让事业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进和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勤 《中州学刊》2015,(3):13-17
改进和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既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迄今都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有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虚监""弱监""漏监"和"难监"现象依然存在。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一把手"的自律意识;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形成权力明晰、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拓宽监督渠道,着力构建"一把手"监督管理网络;理顺监督体制,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构的作用;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促进对"一把手"监督的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要位置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重要责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关键是要搞好对“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党政“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在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处于指挥地位和督导地位。如果党政“一把手”在权力的行使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势必会导致权力失衡、决策失误和行为失控,给工作带来损失,给事业造成危害。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对运行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约束和纠偏,确保这一公共权力始终在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轨道运行,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那么,如何搞好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呢?笔者认为应着力构建对党政“一把手”任前、任中、离任全程式监督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把手”在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应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机制,着重处理好党政“一把手”的关系,增强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掌握科学正确的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在管党治党中处于关键地位,监督"一把手"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一把手"监督面临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现实困境。造成这一难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权力配置因素、权力运行因素、监督体制因素、思想认识因素等方面。为了进一步规范"一把手"权力,促使各级党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必须采取强化监督教育、科学配置权力、健全监督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依法规范监督等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增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系统性、经常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十八大后落马市委书记截面数据,利用回归模型,对地方“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影响进行检视和评估。研究发现:地方“一把手”廉洁与否直接影响任职地方的政治生态,具有腐败行为的“一把手”所任职的地方,其腐败程度更加严重;具有腐败行为的“一把手”在一个地方的任职工作年限对该地的腐败程度有着显著影响,任职时间越长,对当地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产生的恶劣影响越大。因此,为消减地方“一把手”腐败的影响,落实对地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有效制约和监督,在权力的“授予”与“监督”之间保持畅达、平衡和协调,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国有企业,所谓“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最近,我们就这一问题多次与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座谈,剖析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探讨进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作为一名基层地方税务局的“一把手”,如何把握其精神实质,贯彻执行党的决定,充分认识加入WTO对基层地方税收工作带来的深层影响,用好用足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进一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摆在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我认为,关键是怎样当好“一把手”。  相似文献   

12.
史殿杰 《理论界》2005,(1):183-184
对"一把手"的监督现在仍然是薄弱环节,存在很多问题.要强化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党内监督和"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国有企业党政一把手团结的因素很多 ,表现的形式也比较复杂 ;要搞好党政一把手团结 ,根本在制度 ,关键在个人 ,重要在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完善领导工作制度 ,加强个人党性修养和锻炼 ,健全选拔、监督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朗朗上口的标语,使我们的政策深入人心,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黄山市人口计生委员会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确保了人口控制目标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力克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部分指标在全省位次前移,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回升、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这其中,全市各地经济园区所做的贡献功不可没!园区经济作为各地“一把手”工程,已在推进“十大工程”、“四区建设”和“四大体系”建设中彰显出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票否决"的考核指标得到了层层落实,由此体现的压力逐级增大;相比而言,反腐败等考核指标显得落实不力,其压力逐级递减。这是上级反腐败政策要求无法有效向镇街"一把手"传递的重要原因。作为理性人的镇街"一把手",政治仕途上升空间有限,激励不强;而腐败却有着巨额的经济利益诱惑。与此同时,上级领导希望下级完成好经济发展等"一票否决"的指标,以稳住自己的职位并增加晋升机会,从而对下级腐败问题不会主动发现甚至予以容忍。这种默契性容忍行为直接导致了镇街"一把手"腐败的频发。只有消除这种默契性容忍行为,才能真正对基层"一把手"腐败问题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北方某省会城市召开党代表大会,反思当地严重腐败案件的经验教训。该市近期被立案审查或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腐败官员中,有十六人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这是该市建国以来极其严重的一起腐败案件,其涉及的领导干部人数之多,职级之高,违纪金额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18.
党内监督是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进行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措施。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实践中,要结合开展“三风”建设,创新载体,开展“两委两询”工作和党代会代表常设制,党政“一把手”向纪委全委会述廉,推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建立切实可行的对领导干部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肖叶 《南方论刊》2003,(12):37-39
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人们常把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领导班子的班长称为"一把手"."一把手"在班子中起着组织、指挥、决策的主要作用,是举旗、把舵、发号令的."一把手"在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到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一把手"的素质、能力、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构建科学的岗位管理监督体系是激励广大年轻领导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重要途径和环节。必须清醒看到对年轻领导者加强管理监督的必要性;深刻认识当前由于社会消极文化影响、党性观念淡薄、缺乏使命感责任感等原因,致使年轻干部岗位管理监督存在的四大不足:思想认识偏差;管理内容缺位;管理手段简单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有针对性地构建起岗位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岗位管理的队伍体系,解决“谁管理”;建立岗位管理的标准体系,解决“管什么”;建立制度保障体系,解决“怎样管”;建立责任追究体系,解决“不管理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