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转变问题的提出,是以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前提的。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起飞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我国社会真正在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诸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变。它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思潮与观念,对于...  相似文献   

2.
金春寒 《社科纵横》2012,(9):142-144,152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背景变革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复杂深刻变化,生命观是大学生基本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总结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力图为高校建立有效的生命教育模式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8,(4):126-128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完成价值转型。本文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以及不同价值取向在当代社会制度下的利弊得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完成从个人价值向社会价值转型。  相似文献   

4.
沃意琳 《社科纵横》2014,(6):102-106
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女大学生价值意识领域变化发展的实体性基础,尤其是资本逻辑、规训式价值教育和西方价值普遍化间的彼此媾合是当前女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异化的现实根据,而一小部分女大学生对于异化的价值观即个体价值本位化、功利化和虚无化的扬弃则将是综合社会进步、学校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等的社会历史性运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3):13-17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给中国,使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变化,影响他们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87名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研的形式,从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四个层面来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新状况。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当代中国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的形而上的哲学命题;如年代思考“人怎样活得更好”的形而下的哲学命题。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从传统向自我向他人价值指向的转变。这一转变在苦乐观、幸福观、友谊观等方面已出现较鲜明的特征。作者强调入生价值观的转变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更深刻的宏观历史背景有着内在逻辑联系。在他人价值指向滋长出来的时候,倡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观念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与和谐有序价值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新探曹景文,韩素芝,李耀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格局有了新的调整,各种人生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有充分的表现,显示出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给予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以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几个新特点1.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学术交流》2003,(7):167-169
新时期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 ,他们的价值观如何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性地思考和审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现状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蕾 《社科纵横》2011,26(1):125-127,143
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财富观问题研究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和财富观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形成理性地追求财富,合理地支配财富的健康财富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也将有助于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全社会财富观的确立,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牛跃平 《唐都学刊》1997,13(4):90-92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客观描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科学地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入地探讨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影响的实现和规律,并为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用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客观描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状况,科学地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入地探讨市场经济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影响的实质和规律,并为我们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道德价值观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4,(9):160-16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新型传播媒介的普及,现代社会制度文化的镜像逻辑和评价尺度遵循功利主义的原则,普遍和典型思维是"以结果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受其影响,思想处于选择阶段的青年大学生,呈现出了价值迷惘、信任焦虑和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学习异化等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功利观的视角、观点与方法辩证分析功利主义价值观,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功利主义社会思潮之引领作用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生观是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它决定人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一代人,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大学生,他们将成为下世纪我国科研、管理等各个领域的骨干,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如何,是关系世纪走向的大问题,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软实力。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任。可是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状况,特别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亟须解决,而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客观要求。因此,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就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也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9,(6):133-137
习近平青年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基础,涵盖了青年的本质和特征、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养、组织与运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根本方法和实践路径等有着重大而深刻的论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单个主体轻多方协同、重理论认知轻实际践行等新情况新问题,要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联动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新时代大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郭迎选 《社科纵横》2009,(7):145-146,152
当代大学生信仰与价值取向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是有部分大学生信仰迷茫,由此导致政治价值观扭曲、直接影响人生价值选择、造成道德认识模糊。其矫正对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为帮助大学生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的扭曲进行矫正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力度,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做到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陈克娥 《社科纵横》2007,22(5):145-146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现代社会中具备高智力、高学历和较强自尊的女大学生群体的成就动机。对女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家庭收入、城乡位置、性格等因素所导致的成就动机差异的分析,说明当代女大学生实现成就动机,一方面有赖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女性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和关键。女大学生们只有敢于迎接挑战、自强不息、有理想、有追求,才能从根本上赢得社会的尊重,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用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梳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为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路海华  余华 《社科纵横》2013,(1):129-131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承的困境入手,展开分析,提出大学生具有宣泄、多元发展、注重自我表演等要求和特性,这三方面的特性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良文化的阻碍、树立正确价值观、创新传统文化,进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10):86-88
当代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不容乐观,对基本生态常识了解不全面,生态道德与行为脱节。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仍然面临着高校生态教育失当、社会重视不足、生态法治意识淡薄等诸多困境。因此,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优势,进行生态价值观渗透,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生态意识培养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法律素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