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谁是黄河源的“发现者”?这是一个本来不成问题的问题。恰好在这个问题上,从沙皇时代到如今,俄罗斯帝国和苏修统治集团制造了极大的混乱。沙俄总参谋部军官、臭名远扬的间谍普尔热瓦尔斯基在他的《从恰克图到黄河源旅行记》一书中,自称黄河源是他在1884年第一个“发现”的。他还“根据第一个考察者的权利”,将中国河源往下的扎陵湖“命名为‘俄罗  相似文献   

2.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持中国护照析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籍考古学家斯坦因(SirAurelStein,汉名“司代诺”)分别于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5年、1930-1931年间在中国新疆、甘肃等地进行过四次中亚考察。斯坦因在这四次中亚考察期间均持有由中国政府颁发或加印认可的汉文旅行护照(即通行证),我们一般笼统地称之为“中国护照”,以区别于英届印度政府为斯坦因发放的“英国护照”(即证明其国籍、年龄、职业等项的英文证明书)。1995年,笔者应英国科学院的邀请在牛津大学整理研究斯坦因中亚考察档案时,发现了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期间使用过的两份中国护照以及其它一些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 位于新疆,青海交界处的7720公尺的“莫诺马哈皇冠峰”,简称莫诺马哈峰,是1885年沙皇参谋总部少将普尔热瓦尔斯基依照该山的形状象俄国十一世纪基辅大公莫诺马哈的帽子而随意命名的。普尔热瓦尔斯基一生专搞对我国领土的“地理考察”,紧密配合老沙皇军事侵略和领土扩张计划。1867—1885年曾四次率殖民主义“探险队”窜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搜集情报。1884年入侵我黄河源地区时,曾下令用“密集的齐射”打死打伤我藏族同胞四十余人。他杀了人,反诬我受害同胞为“强盗”,把杀人场所弄朗公河改名为“强盗河”。此人最后病死在企图第五次侵华的路上,他给我国西北地区的山山水水强加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名字。普尔热瓦尔斯基搞“地理考察”  相似文献   

4.
近年后苏联国家受到具有所谓“民主”意义的“颜色革命”的袭击,文章对此的反思是:(1)2005年中亚经历的是与格鲁吉亚、乌克兰大不一样的“革命”。(2)革命是什么?革命是近代政治的产物,它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革,从这点看,2005年中亚发生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3)最近30年来的“民主化”运动、“伊斯兰革命”和民族分离运动的互动,直接或间接地与西式“民主化”为背景的现代化“革命”相关。喧哗一时的民族分离运动似已退潮,“颜色革命”也受阻,恐怖主义和被认为“邪恶轴心”的伊朗却让美国头痛不已,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华盛顿搬起“民主化”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相似文献   

5.
陈肖利 《理论界》2008,(6):110-111
全球化的今天,理论的发展异彩纷呈,并且是运动、旅行着的,多种理论和观念发展共存并相互批判和借鉴,那么如何分析理论或观念怎样旅行以及怎样阅读进而把握这些“远道而来”的理论和观念呢?爱德华·赛义德的文本理论、“理论旅行”理论作为他东方主义后殖民批评的理论基础,也为我们应对现代多种旅行理论的全球化趋势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角度。  相似文献   

6.
王智娟 《西域研究》2007,(1):116-120
浩罕国,一个已消逝了的中亚汗国,鲜为人知,但它在中亚史、新疆史及中国边疆史上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俄国共同边界大致走向为:“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走,往西直至斋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尔图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①问题便是,浩罕是个什么政权?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与清代中国有什么关系?这是研究中亚史、新疆史、中国西部边界沿革和中俄关系史时不容回避的问题。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潘志平研究员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撰写了《中亚浩罕国与清代新疆》,于1991年出…  相似文献   

7.
“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者是怎样反对封建主义的?我们可以举拉吉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以下简称《旅行记》)作为一个比较激进的例子来加以回答。拉吉舍夫(1749-1802)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铲除专制农奴制的革命思想家和文学家。列宁把他看作大俄罗斯民族的骄傲。他在著名的文学作品《旅行记》中,采用十八世纪欧洲的感伤主义文学中颇为流行的旅行记体裁记述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描绘了一幅十  相似文献   

8.
一位朝鲜古代诗僧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古代诗僧“慧超”,是朝鲜三国时代的新罗人。他到中国和印度学习佛学知识,游历了当时印度的东西南北中五天竺,走遍了当时印度的佛教圣地,他在从印度到中国长安一路上还考察了伊朗、叙利亚、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写了一部《慧超五天竺国传》一书。他是一位献身佛教事业的学者、旅行家,也是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9.
谈陶渊明的“乞食”与“躬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渊明的形象似乎也经历着一个发展过程,由“隐士”、“徵士”到田园诗人,再进而到农民诗人,甚至成为“农民社会主义”者。总之是越来越“革命化”。为了使这一论点具有说服力,就要论证他的生活是劳动化、贫困化的,是与一般普通农民一样的,于是,一些人硬给他穿上了几件带有现代化痕迹并不可体的衣服,被描绘成了与他的本来面目并不完全一致的形象,似乎归隐后的陶渊明真的成了衣褐荷锄躬耕陇亩的农民诗人,晚年甚至还作了沿门乞讨的叫化子。 事实真的完全是这样的吗?我们还是用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考察他,还他以本来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由中原通往西域各国,有一条横贯亚洲的交通大道,我国大量的丝绸便由这条道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细亚以至欧洲各国。十九世纪末,德国地理学家、柏林大学校长分李·希霍芬先后七次来中国旅行,他第一次把这条大道叫做“丝绸之路”。时隔不久,另一位德国学者写了本专著,书名就叫《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名字便不胫而走,成了这条中西交通路线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阿富汗战争后的里海能源与中亚地区国际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是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 ,不管是从经济还是从政治的角度看 ,控制世界陆权的关键是控制欧亚大陆 ,而控制欧亚大陆的关键则是控制中亚地区。近十年来 ,连接中亚、西亚和高加索的里海地区一直是美俄进行地缘政治和能源争夺的热点。阿富汗战争后 ,随着塔利班政权的垮台 ,美俄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很可能会不断上升。这不仅使里海能源之争更趋激烈 ,凸现出新的特征 ,而且将影响中亚地区的国际关系及其走向  相似文献   

12.
(续2005年第3期)(五)美国的介入 2000年。吉尔吉斯斯坦大选前,将两名反对派政治家抓进监狱后,西方不再称阿卡耶夫为“中亚民主战士”,说他是“自由的扼杀者”。美国对中亚国家领导人的期望一直不是很高。2004年美国希望在中亚地区掀起一股“天鹅绒革命”,出现更多的“萨卡什维利”。2005年“郁金香”在吉尔吉斯斯坦“开花”之后,美国迫切希望在中亚出现更多的“阿卡耶夫”。  相似文献   

13.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1862——1943)究竟是学者还是强盗?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发表王冀青撰写的《斯坦因对东方学研究的贡献》一文中指出,他是世界著名的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但是,他在中亚探险过程中,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发掘并劫走力量的珍贵文物,其最主要者如甘肃敦煌莫高画、刺绦品;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窟藏径洞中一万余卷古文书和数百幅绢的古文书;新疆和田、米院诸遗址出土的古代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克思从1841年3月大学毕业开始,或更狭义地说从1842年4月为“莱茵报”撰稿开始,至1843年3月退出“莱茵报”编辑部止,是他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莱茵报”时期。这个时期他世界观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是唯心主义的还是唯物主义的?一般认为,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已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尽管还留有黑格尔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某  相似文献   

15.
程小牧 《河北学刊》2003,23(6):133-135
研究 2 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对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有何意义 ?通过对其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流派影响的深入研究会对我们有何启发 ?这些思潮进入中国后有怎样的文化过滤和文化移植 ?这种文化的理论旅行在新世纪中国文论转型中有怎样的意义 ?这些都是必须弄清楚的。在我看来 ,研究 2 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的关键在于 ,在研究各种西学“主义”时 ,力求弄清其思想文化“语境” ,追问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 ;它们仅仅是西方的问题还是人类的共同问题 ?是国家民族的本土问题还是全球性的问题 ?是现代性文论问题还是后现代性文论问题 ?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 ,将有助于新世纪中国文论批评的借鉴和自我反思 ,并对我们的文化理论策略和文学理论价值维度的确定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 ,主持人特组织了部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解青 《晋阳学刊》2015,(3):3-8,75
一、并没有一种“后现代主义” 解:尚杰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访谈!您的专业领域是当代法国哲学,这包括了如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后现代主义”.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学术专著都常常会提到这个词,无论是做文学、社会学研究,还是“时髦”的闲谈,大家都不假思索地使用着这个词,而不去弄清楚它的确切含义.您认为应该怎么定义“后现代主义”?哪些哲学家算是“严格的”后现代主义者?除了利奥塔,他承认他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以外,德里达、福柯都一直否认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以来,王振武同志在报刊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论述了他提出的“选择论”,随后又写了《选择哲学导论》一书,系统地阐发了他的观点。他强调指出:“选择论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不同于经典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王振武:《以选择论为框架建立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4期;以下凡引此文均不注出处) “选择哲学”是不是新的现代哲学?它发展了还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有益于还是有害于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不能不辨论清楚。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民主内容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题目,似乎无需再作文章。然而实际上,社会主义民主内容究竟包括哪些?人民究竟享有哪些民主权利?这些民主权利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一致的还是有差别的?是象某些人所说的“社会主义民主内容很贫乏”还是象我们所说的“民主内容很丰富”?等等,人们并不都清楚。因此,对民主内容做一番多视角的考察,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民主信念,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都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赛义德指出任何个人、民族对他人、他民族理论成果的借鉴有四个主要环节 ,从而实现从他人向自我的“理论旅行”。中国现代引进和借鉴西方精神分析文学批评理论的过程符合赛义德“理论旅行”的解释模型。由此可以进一步利用赛义德的“理论旅行”论分析现代中国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鲁迅前期的社会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中,社会改革思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他早年对建立“人国”①的呼唤,前期他对开辟“第三样时代”②的号召,还是后期他为“无阶级社会”③的实现而奋斗,热情渴望中国社会的改革,积极倡导改革,坚决和反改革者斗争,这一思想和行动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鲁迅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本文着重对前期鲁迅的社会改革思想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